化工類專業學生職業安全教育策略探究

時間:2022-09-22 08:49:49

導語:化工類專業學生職業安全教育策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工類專業學生職業安全教育策略探究

摘要:化工行業因為生產特征具有職業危害性以及不安全因素,需要在生產的過程中注重安全因素,掌握安全生產的相關技術,保證化工職業的安全性。但是安全性的培養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從從業者剛接觸該領域的時候就加深其對于安全生產的意識。為此,對高職院校的化工專業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工作,保證他們可以掌握相應的化工安全技能以及知識,對于其今后的從業能力以及職業技能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化工專業;職業安全

化學工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性產業,為其他各個行業提供材料、化學用品以及能源,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無法離開化工產品,社會發展以及科技進步也需要有化工產業的扶持。化工產業盡管能夠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可是其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也存在職業危害與不安定因素。同時,伴隨著當前現代化工行業的發展,綠色化工理念開始深入人心,無污染生產以及零泄漏的訴求無疑對化工安全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才能夠保證化工人員清晰地認識到化工潛在危害性與職業安全之間的關系,只有在職業教育中加大化工職業安全教育,提升未來化工從業人員的安全認知。職業安全教育起源于美國,當前,我國很多職業院校中也開設了化工類的專業,可是關于化工專業學生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依然比較落后。職業類院校培養的是化工應用技能型的人才,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進入到基層崗位,從事生產勞動,因此具備職業安全素質尤為重要。

一、高職教育化工專業開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行業發展的要求

化工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需要有安全作為保障。化工生產過程中不單單存在爆炸的風險,同時從業人員還會受到有毒物質的侵害。一些發達國家所進行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在工業爆炸中,化工企業的占比為1/3。同時,化工企業所發生的中毒事故也要高于其他的企業。伴隨著化工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化工科技的進步,化學品的生產形勢以及化工行業發展的模式都產生一定的變化。現代化工企業逐漸開始朝著生產自動化與連續化的方向發展,生產形勢以及規模都在發生巨大的轉變,這對于安全生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化工行業所產生的危險性要遠高于其他行業,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了影響企業以及行業發展的關鍵元素。在化工安全事故當中,人們不僅是事故的受害者,同時也是事故的發起者,大多數化工事故都是人為原因所造成的,而矯正這些不安全行為最好的措施就是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對于化工專業的高職學生而言,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緩。

(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化學品從生產到使用的整個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爆炸、泄漏以及火災等事故。一旦化學品發生安全事故必然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同時對于環境還會產生難以挽回的危害,為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帶來一定的恐慌,為社會帶來危害,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也會產生影響。所以,對于即將成為化工從業人員的高職學生來說,對其開展安全培訓以及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與預防這類事故的產生,顯著提升化學工業安全性,為化學工作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安全教育作為維持化工產業不斷發展的基石,同時也是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

(三)職業安全的要求

高職院校所培養的是高素質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以后主要從事化工行業的基層勞作。化工生產需要從業人員具備相對較高的安全素養。高職學生多數沒有化工行業的相關從業經驗,對于物料危害性并沒有清晰的認知,缺少安全生產的理論以及實踐經驗,不了解安全生產中事故與規程的具體原因與防范的措施。在校期間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學生安全素質,學生到企業當中很難適應復雜的崗位環境要求,必然會成為企業安全生產和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隱患,也會導致現代化人才培養模式無法順利實施。化工行業自身所具備的危險性以及學生薄弱安全基礎之間存在著矛盾,需要學校對學生進行有效而又系統化的安全教育,使其能夠具備安全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并養成安全操作與生產的良好習慣,成為不僅懂專業,同時也懂安全的高素質人才,滿足未來職業崗位以及學習生活的要求。

二、高職化工專業學生職業安全教育策略

(一)理論教學

第一,在化工生產設計課程中向學生講授安全知識。化工企業生產設計過程中,從確定生產工藝條件,到設備的選型,再到施工投產等方面,都要有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對于化工生產裝置要給予安全評價。在生產的時候所用到的各類材料、中間產品和廢棄物要按照其理化性質,評判其危險性。通過對工藝生產條件以及生產危險性的綜合評價,按照事故可能會產生的危害性,劃分危險區域,對設備選型以及安全間距等內容進行合理布局。第二,在化工設備維護運行課程教學中向學生灌輸安全知識。化工企業所使用的運行儀表以及設備,必然會出現運行不夠正常的情況,同時還會產生振動、異響以及儀表指示不夠準確等問題。新投入使用的設備儀表也會因為工作不夠穩定,操作人員對其熟悉程度不高等問題,造成操作人員操作失誤,從而產生生產事故。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強調一些壓力容器、特種設備以及生產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同時還需要向學生強調各種安全環保裝置的防雷、防電性能,不能隨意拆除這些安全設施。第三,在化工工藝反應課程教學中融入安全知識教育。在化工工藝設計、運行等環節當中,需要充分考慮,即便是人員出現操作不當的行為,也能夠防止安全事故的產生。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嚴控化工工藝參數,比如控制反應的壓力、溫度以及投料速度等,保證學生可以處在安全的區域內。此外,化工生產安全性對于企業安全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實踐教學

第一,加強危險品鑒別和分類。化工企業員工在操作崗位上要明確各種化學用品所具備的風險性,按照危險性進行分類和鑒別,最終獲得相對應的安全數據,歸納可能產生的危害性,提出解決的措施,使得學生能夠對化學危險品有直觀的認知。第二,加強電氣與特種設備的安全監控培訓工作。化工類學生需要承擔企業電氣安全檢查以及監測等方面的工作。在實訓基地,利用各種無損檢測方式,比如超聲波檢測、磁粉探傷等,使得學生可以檢測化工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壓力容器以及管道的安全性,進而掌握設備的安全技術,保證設備安全生產狀態。學生還要正確選用漏電保護裝置,并檢測其性能,比如人體絕緣電阻檢測、防靜電接地檢測等內容。第三,培訓學生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化工安全事故的特征,虛擬各種化學品的安全事故,使得學生能夠按照事故的影響擬定出相應的應急方案,并對其進行模擬,幫助學生合理化選擇應急救援設備,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防止安全事故出現進一步的惡化。

(三)考核方法

化工安全方面的考核內容不單單需要對學生安全技能進行檢測,同時還要能夠體現出學生在化學生產過程中的操作習慣、思想意識。過去,化學安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課程結束的時候,通過理論考試的形式檢測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考核形式很難公平而又全面地評判學生實踐操作水平。考核內容本身就存在片面性,其考核的只是理論重點內容,忽視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但是對于化工安全而言,只要有一個地方出現疏漏,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需要使用全新的考核形式,有效融合教學和生產崗位實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出學生知識水平,提升學生環保意識。

三、結語

現代化學對于從業者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其中就涵蓋了職業安全素養。因此,對于高職化工專業的學生開展職業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通過學習職業安全課程,全面掌握化工生產的技能以及知識,不僅能夠消除化工危險所帶來的恐懼感,還能夠提升工作的積極性與從業能力,為以后畢業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玉芳,沈杰,侯國棟.在實訓課程中開展職業安全教育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1):275.

[2]劉艷華.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素質教育探討[J].時代教育,2013,(9):259.

[3]鐘飛,黨明珠,羅曉明.高職化工專業“學生入學、員工入廠”工學交替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與探索———以荊州理工職業學院化學工程系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43-45.

[4]陳建紅,蔣飛燕,盧成波.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農類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研究[J].廣西教育,2017,(31):57-58.

[5]馮學禮.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談中等職業學校化工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安全教育與管理[J].江蘇科技信息:科技創業,2011,(1):86-87.

作者:張寧 單位:棗莊職業學院化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