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創業教育與就業途徑研討

時間:2022-04-06 03:27:48

導語:校內創業教育與就業途徑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內創業教育與就業途徑研討

開設創業課程。

①把創業教育融合在學校教育中。學校教育歷史久長,在長期的發展中已形成了獨立、完整的體系,不僅涉及的領域廣泛,而且門類繁多。如果把創業教育融合在學校教育中,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以澳大利亞的創業教育為例,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案例啟發學生,教會學生分析研究市場,設計創業方案,開展考核評估,激發學生的創業動機,培養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②設置“創業基礎”必修課。教育部已經頒布了“創業基礎”教學大綱,今后各高校將更加努力地創造條件,面向院校的全體學生單獨開設“創業基礎”必修課,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

為校園創業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

①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網站等宣傳工具,宣傳創業的典型,樹立勇于創業的榜樣。劉琦開在央視《新聞會客廳》中認為大學生創業的捷徑之一是互聯網:“這絕對是采不完的金礦。”②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指導。各高校要積極開展職業發展指導和創業教育,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使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期間,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和就業觀念。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首選)調查工作,充分體現了高校畢業生對學校創業指導的內在需求和訴求,也進一步表明了加強高校創業服務的重要性。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實踐活動。

各高校應改變一貫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針對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采取組織企業進校園、召開專場招聘會和供求洽談會、開展網絡招聘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方便、快捷、直接、有效的就業信息服務。

廣泛宣傳自主創業的政策。

2011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落實和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改善創業環境,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創業,為高校學生的創業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如今年南京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實施萬名青年大學生創業計劃的意見》,從今年開始到2015年末,將扶持1萬名青年大學生創業,帶動5萬人就業,建成大學生創業園(基地)20萬平方米,并涵蓋7條創業扶持政策,包括資助優秀創業項目、支持創業載體建設、提供創業場地扶持、鼓勵多渠道融資創業、減免相關稅費、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創業指導和培訓等。

政府應加大資助的比例。

2011年就業藍皮書指出,中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連續兩屆略有上升,2010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達到了1.5%。但其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和個人儲蓄,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的比例較小。因此有創業意愿但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大學畢業生并不容易實現創業夢想。政府資助的比例雖然比2009屆(1%)有所上升,但依然很低。

作者:張軍王璐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信陽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