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學目標透析
時間:2022-04-06 03:31:40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學目標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展創業教育對改革及發展有重要意義。
現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大眾化是大勢所趨。但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畢業生就業問題較為突出。目前的就業市場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處于一個減員增效的局面,對于畢業生的需求不會很多,企業也因采用現代科技提高生產效率,同樣對于大學生的需求不會增加,這就很難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就供給方面來看,高校近幾年的不斷擴招,導致高校畢業生不斷增加,一直保持到了2010年。由此看來,供給需求的不平衡使得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故,大學生與社會與同學合作共同創造一份自己的產業,不僅是一種可能,而且是一種必須。創業教育就是要改變傳統的就業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相關創業教育,注重教學質量及特色,培養更多的基礎扎實、應變能力強的全面創新型創業人才,由此高校畢業生不僅扮演著一名求職者,同樣也是未來不同崗位的創造者。
開展創業教育是實現國家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需要。
現在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僅為6%-8%,即使在北京中關村這樣一個人才密度遠高于美國硅谷的地方,科技成果轉化率也僅有20%,而發達國家卻高達50%左右。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從業人員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不強,技術發明或科技創新缺乏方向感和創造力,導致科技創新不能貼近時代的需求,轉化率不高,生命力不強。因此,需不斷加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及能力,使得他們日后能夠更好的走向社會,為社會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與此同時,通過開展創業教育也是實現“產、學、研”結合的有效方式。創業不僅能夠創造出就業的機會,同樣能為企業提供知識技能上的支持與幫助,能夠創造出更多企業和實體,也能使大學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可以避免高校閉門教學、企業閉門生產的被動局面,激活科研技術市場,更好的發揮高校人才同企業資本之間的優勢,進而更好的實現人員與資本完美結合。
提高大學創業教育的有效方式
(1)創業教育不是一味的進行相關創業知識技能的培養,而是一個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的過程。第一,高校教育者需要對教育價值和人才觀有新的認識和理解,具備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能夠為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服務指導。第二,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培養不怕苦不怕累的創業意識及思想。通過相關教育就是希望大學生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自我就業意識,能夠使得他們有眼光、有能力、有見解,并且能夠抱有一顆責任心去為日后擇業創業做準備。第三,需要從創業教育的觀念意識上改變教育的方法。我們不僅要把創業教育思想滲透到高校的全面教育中,還要貫穿于教書、管理、服務育人的整個過程當中去。這樣才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2)通過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共同建立合理的創業教育體系,更好的交叉融合創業及專業課程。通過融入了創業教育的學科教育,能夠更好的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及素質。它不僅高效的通過課堂資源擴展學科教育的應用范圍,同樣也縮短了教育時間,更好的完成了相關教學內容,可謂是事半功倍。將在畢業前進行緊張的就業指導轉變為貫穿四年教育的指導必修或選修課程,著重創業綜合知識的傳授,能夠使得學生更全面的接受創業相關知識技能。同時,增加選修課程的比例,加強課程的選擇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及自主創業能力意識。結合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并在教學計劃及教學改革實踐中得以實施。
(3)加強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更好的提供創業實戰演習場地。實踐是創業教育的一個難點。各個班級團組織通過結合自身優勢來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一是通過建立創業基金,聘請相關科研導師,能夠使得學生通過親身進入實驗室,確實的了解參與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展示,同時要進行產學研合作,建立一批可從事創業活動的實踐場所,更好的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二是通過學校本身內部資源讓學生親自體驗,如可讓學生成立自主管理經營的科技服務公司、家教服務等,通過老師的相關指導,能夠親身體驗創業的整個過程。三是建立校外創業實踐場所,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勤工助學以及優秀大學生到相關企業掛職鍛煉等活動,使得學生從中能夠受教育、增知識、長才干,能夠提升自身整體創業綜合能力。
(4)建立和完善創業教育保障機制,增強師生參與創業教育的積極性、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組織層面上,著重建立指導機制和激勵機制。指導機制關鍵是調動導師在創業教育中的積極、主動和創造性,設立一套完善的創業教育指導體系,導師經過公平競爭、績效評價、獎優汰劣等考核,最終能夠把學生創新創業與科研成果轉化、產業培育等有機結合起來。激勵機制關鍵是實行創新創業學分制、創新創業項目管理制等,通過設立合理的激勵與淘汰制度,加強保障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高校需提供資金、環境、政策以及條件的支持與保障,導師則給予知識、項目的支持,學生本身則是靈活的發揮自主創造性,獨立自主的開展開發各種創業活動。
(5)構建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營造寬松的創業教育環境。一是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條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管理平臺。二是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校園育人環境,為學生醞釀出良好的創業學習氛圍,更好的培養激發對于創業學習的興趣,提高整體創業精神。通過開展各種創業教育的宣傳,使得大學生能夠親身其中感受摸索創業實踐;并且以學生創業教育為宗旨來開展全方位創業教育例如舉辦報告會、座談會、對話會等活動,定期舉辦創業計劃和設計大賽,并創造條件使學生成果走向產業化。三是要設立創業教育服務機構,能夠保障足夠的資金為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加強管理和服務。
作者:費美娟李霞孫巧峰單位:山東農業大學
- 上一篇:校內創業教育與就業途徑研討
- 下一篇:獨立院校創業教學的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