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9 09:11:14

導語: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

一、大學生本身個體因素差異的影響

大學生自己的興趣、技能、能力、愛好和價值觀對自主創業的管理、動機、類型與成敗起著極大的作用。個體層次對創業前期準備階段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創業機會和創業興趣認知能力的方面,他們本身的個性特點也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到資源的整合和資源的獲取能力方面,同時,對創新企業的成長管理階段表現出的經營管理能力有限。

二、個人家庭生活背景對創業本身的影響

在校大學生創業通常會受到自己家庭背景的影響,從開始創辦企業想法的產生到對于遇到機會的鑒別,以及他們從自己的家庭生活環境中獲取各種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在創業過程中的持續性。家庭中父母的地位身份、職業、人際交往、收入狀況等對在校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有著相當大地影響,家庭條件很優越的學生可能會擁有更多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源,他們的創業積極性會更高、意識可能更濃、后面擔憂的東西相對的少,并且他們對企業的發展方向的選擇通常會更傾向于他們父母的職業范圍。調查發現,在校大學生創業選擇餐飲業的,有70.7%學生的父母從事餐飲業;選擇經營行業的,60.2%學生的父母也從事經營行業。反之,家庭的經濟條件一般、從事普通職業的家庭只能給孩子提供非常少的幫助、支持和創業指導,這些學生主要是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所以,選擇的行業的范圍也多偏重于大眾化。

三、教育指導氛圍的影響

在校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與社會人士的創業最明顯、也是最特殊的差別就是他們創業的過程中必定要受到學校教育指導的影響。學校的一些創業政策和教育能讓大學生創業夢想變成實現,學校的教育氛圍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創業的激勵、促動、支持與持續性。具有開放思維、勇于創新、氣氛活躍的高校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創業。比如,一些高校每年都會舉行在校大學生“挑戰杯”項目申報、創業設計大賽,學生自己可以自行組隊、教師指導,經過專家組的層層選拔,現場答辯與考察,好的、可行性的項目就會應運而生,這樣的做法也就刺激和鼓勵了相當一部分在校學生有自主創業的想法,參加創業活動的總人數也就增多了。

四、社會的大環境對與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影響

社會大環境對大學生創業人數和創業成敗的比例也存在著影響,相比之下來自貧困地區的在校大學生,創業思想保守,不容易主動去創業;來自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生創業思維更為活躍,因為這樣的生活環境會使創業態度積極,創業氛圍濃,也使來自這些地區的大學生創業意識強,進入大學一般都會設定努力的方向,積極地為創業做準備。那么,他們獲取成功的比例也就更大些。

五、自主創業教育行業師資力量匱乏

在國外,大多都是聘請或聘用有創業投資經歷的教師或人員來講授創業教育領域的課程,因為他們對企業的運營和管理以及創業理念都有較深的理解和實踐,所以在給學生灌輸創業思想的時候能更深刻地講解創業型企業的日常運作以及發生的問題,這種講解不但理念性非常強,而且更能夠結合講課人的實際企業來進行實際案例分析,有非常強的實踐性。但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中,有許多高校雖然開設了創業教育系列課程,且授課教師多是學術行業的專家,但是他們在課堂上缺乏對實際創業經歷和實踐能力方面的講解。從而使得創業教育僅僅局限于理論層面的指導,缺乏真正的實際操作精力及感悟,對于具體實際問題的動手解決能力有非常大的欠缺,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們也是紙上談兵,或者他們在真正創業時會走很多彎路。

六、高校創業教育系列課程不夠完善

在部分高校中根本還沒有開設專門的創業教育系列課程,他們只是通過部分專題講座或者是職業生涯規劃講座進行了簡單講授,還有一部分學校雖然開設了相對應的創業教育系列課程,但是教學手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重視講授理論,輕視實踐指導,重視形式,輕視內容,可想而知教學效果非常不好,學生更是不滿意。

七、在校大學生創業載體成活率較低

當前,大學生創業是社會向前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就大學生教育而言,大學生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的前提下,很多高等學校開設了對于在校大學生創業有著推動和促進作用的孵化園和模擬公司等一系列的硬件設施來扶植大學生進行創業,在大學生中組建創業團隊,進駐學校孵化園,用準公司化的模式進行管理和運營。但是,在整個運行過程中,每個高校對創業教育都沒能夠形成系統的管控,一部分社會企業家有利可圖,導致大學生的創業團隊成為了社會企業賺取利潤的,還有一部分創業企業則是沒有真正的創業技能以及實踐經驗,這也是最終導致在校大學生創業團隊不得不流于公司形式,沒有得到創辦企業時所想得到的真正的鍛煉。這也是導致大學生創業活動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時也致使一些大學生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不敢進行創辦企業嘗試,最終導致惡性循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體在校大學生創業的高漲熱情,影響了學生創業的信心,也一定意義上影響了全國的經濟快速發展。

八、社會服務機構、國家政策支持不夠

大學生創業實體企業,按照國家的政策和條例,為了整個創辦企業過程合法、合理、規范,進行登記、核準的環節是正確的,也是必須的,也應該納入政府機構統一管理。但是,企業運行時的所有的要求和社會完全一致,就存在管理上的“教條”,所產生的各種費用,個別企業無法支付,因為企業的創辦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不做“賠本”買賣,不得不終止公司的進一步運行。所以,這也就使得,政府鼓勵在校學生創業成了一句空話,實際上并沒有給予實質的幫助。綜上所述,當前高校在校大學生創業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我們正視問題所存在的情況下,要逐步完善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體系、增加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比重,同時還要繼續呼吁地方政府加大對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條件,為大學生創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不斷推進我國在校大學生創業實踐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不斷地的動力源泉。

作者:孫賓 張景偉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