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時間:2022-03-03 10:45:53

導語: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摘要]面對當前高職學生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應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文章對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進而從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樹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育人環境的營造、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培養、多種形式創新創業競賽的開展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設性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任務。在新一輪就業高峰的沖擊下,高職學生面臨著職位供不應求、人才市場飽和的嚴峻就業形勢。當前國家政府大力實施人才發展戰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倡導“以創業促就業”,鼓勵和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在新形勢下,高職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在科學發展、創新驅動的大形勢下,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積極拓展學生創業就業指導工作的內涵和形式,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一、新形勢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優勢與機遇

1.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黨的十八報告中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將其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國家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涉及創辦企業、融資投資、稅收優惠、創業指導與培訓等多個方面,鼓勵和幫助大學生從事創新創業活動。在國家戰略層面布局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大環境。2.地方政府的政策與措施提供廣闊的創新創業平臺。隨著中央的號召以及政策的出臺,各地政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推出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培訓中心、科技創新創業園區、科技創新產業孵化器,極大地優化了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服務環境。地方政府拿出大量資金,作為建設大學生創業平臺、人才公寓以及落實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的獎勵資金;工商、稅務、銀行等單位開通“綠色通道”,對申請注冊創業項目的在校大學生或應屆畢業生,提供簡化申請材料、縮短申請程序、調低注冊資金額度、減免稅收等一系列便利條件;就業、科技、團委等部門積極實施創業補貼、創業資金扶持和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爭取多方面扶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廣闊平臺。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日漸完善。2009年,國務院部署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2010年,教育部又頒布《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要求高校大力開展創新創業的教育與實踐探索。可見,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學生教育的重要工作。按照國家工作要求,高職院校相繼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大學生創新能力拓展”等一系列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納入到日常教學計劃,從入學教育到畢業離校全過程開展。另外,高職院校逐漸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立自己的創業園,開展各級各類創新創業比賽,逐步構建分層次、全覆蓋、體系化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環境。

二、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雖然國家、地方政府、高校制定出臺了相應的創新創業利好政策,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了諸多優惠條件,但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還基本處于探索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發展和推進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領域。為深入了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本文選擇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畢業生作為調研對象,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就業的意向、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自主創業的意愿、對學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開展了以問卷調查為主、以個別訪談為輔的調研。發放問卷共計1000份,其中有效問卷958份,問卷有效率為95.8%。筆者對調查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高職學生存在創新創業意愿不高、創新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創業參與率較低等現狀,具體情況如下:1.高職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程度較高。受調查的學生中,68.6%能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進大學生自我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也能感受到國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支持大學生投身于創新創業中。8.9%感覺創業和自己今后的就業沒有太大關系。其余的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較為模糊。綜上所述,高職學生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程度較高,這對今后在高職院校深層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十分有利的。2.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意愿的總體水平不高。受調查的學生中,51.2%把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作為擇業的首選目標;只有2.7%選擇畢業后參與到創新創業中,并表示哪怕遇到困難也會堅持;16.7%選擇畢業后可能參與創新創業,但是如果遇到困難和挫折的話可能會選擇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其余學生沒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調查結果顯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不少高職學生對參與創新創業處于觀望的狀態,參與的意愿和熱情不是很高,求職一次到位的觀念比較嚴重;喜歡到薪酬穩定、福利較好、工作輕松的企業就業,不愿選擇風險高、有挑戰性的職業。3.高職學生創業項目的技術含量不高。在畢業后有創業意向的學生中,76%選擇啟動資金少、易開業、風險小、易操作的項目進行初次創業,例如餐飲、咨詢、零售業等。這類創業項目相對層次較低,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對畢業生的管理能力和商務運作能力要求也不高。調查顯示,雖然在高校里專業教師會指導學生做一些高新技術的創新創業項目來參加各級創新創業競賽,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和成績,但是學生畢業后,脫離了學校的支持幫助,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往往顯得勢單力薄。同時,這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創業項目存在前期投入較大、風險較大的情況,一些風險投資公司也不愿意將資金投給剛畢業學生創辦的公司。高職學生創業項目存在技術含量普遍不高的情況。4.高職學生的創業基金相對短缺。在受調查的學生中,69.8%認為自主創業中前期資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經濟基礎薄弱,且資金來源渠道有限,其創業資金多來源于家庭或同學朋友的拼湊,難以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創業前期資金短缺的現狀是導致學生創業意愿不足的原因之一。5.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社會經驗欠缺。受調查的學生中,10.6%認為高職學生是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他們的創業相比社會人士來說更富激情,更富理想,也更有干勁,在創新創業方面有較大優勢;62.9%非常客觀地認識到高職學生年輕,缺乏市場意識、商業管理經驗及心理脆弱,這些是在創新創業中的短板。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對自身創新創業能力的認識是比較客觀的。單純由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往往缺乏實踐經驗,沒有實際管理的經驗,市場觀念較為淡薄,所掌控的理論都是“紙上談兵”,一旦涉及公司的實操運營,常常不知道如何制定確實有效的發展戰略,采取怎樣的管理方式才能提高效率。6.對學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效果的評價。受調查的學生中,92.7%認為學校開設的“創新能力拓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14.6%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課,認為通過課程學到了很多知識,為今后投入創新創業打下一定基礎;53.3%比較重視課程,能做到按時上課、認真聽講,但參與活動積極性不高;27.6%認為課程重要,但是由于自身懶惰、有其他事情等原因出現過曠課、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況;其余的同學認為創新創業指導課過于理論化,對自己沒有太大幫助,幾乎沒有上過課。受調查學生建議,增加課程的課時數,避免過于理論化的授課方式,增加一些實踐環節;同時,希望學校多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做自己的創新、創業計劃書,以期為今后自己創業打下更為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三、高職院校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針對調查反映出的高職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上存在的問題,“我院”圍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從深化教育理念、營造教學環境、完善教育體系、培養師資隊伍、開展創業實踐活動等方面,努力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以服務于學生的成長和成才。1.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國家堅持把穩定和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就業,實現全國就業局勢總體保持穩定。圍繞這一目標,高職院校繼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利用校園網絡、廣播、報刊、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等方式,大力宣傳國家、政府對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各種鼓勵扶持政策,介紹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的成功案例與教育模式,以及高職學生自主就業、自主創業的典型事跡,幫助高職學生及其家長樹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創新創業觀、就業觀。2.營造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育人的環境。高職院校肩負著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責任。我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成立了由多名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創新創業工作。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改革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全員思考“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要問題,加強教育監督、指導、管理與評價,大力系統推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制訂《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方案》,形成以課程教學為基礎、以職業規劃大賽和創業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參加實訓實習為手段的創新創業工作思路。3.建立完善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學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希望從中獲得知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因此,我院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把創新創業教育環節有效納入高職學校人才培養計劃,逐步健全針對性強、多層次、真實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針對低年級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普及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動力;針對高年級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提高課程,讓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4.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就是建立一支有良好人格魅力、豐富教學經驗、較高教學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第一,通過筆試、面試、試講等環節進行教師公開選拔,篩選出具備教育學、心理學基礎,以及較高教學水平和創新創業思維意識的教師。建立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保障創新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同時,經常性聘請優秀校友企業家、技術創新專家、創新創業成功人士等校外人力資源到校開展講座、培訓,以彌補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創新創業實踐經驗欠缺的不足。第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訓與提高,并通過集中培訓和集體備課的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逐漸建成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第三,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科學評價機制,激發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5.開展創新創業競賽等多形式活動。要提高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僅僅靠課堂教育是不夠的,應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以多形式活動為主戰場,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實操能力。我院積極備戰參加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廣泛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實踐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體驗不斷得到豐富。

四、結束語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服務于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是深化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培養質量要求、促進學生全面提高與發展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應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探索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為學生的創新創業之路保駕護航。

作者:張志艷 徐智策 趙宏偉 單位: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韓孟潔.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和實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5).

[2]王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以成都創業學院為例[J].德育與文化,2015(2).

[3]熊政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社會縱橫,2014(4).

[4]李研,高婷婷.就業視域下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管理,2015(3).

[5]馮曉虹.基于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