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院校創業教育探討

時間:2022-10-25 03:23:19

導語:職業技術院校創業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技術院校創業教育探討

一、職業技術院校實施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崇尚創新創業,國家才有光明前景,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能否成功轉變發展方式,能否成功推進產業升級,關鍵是看能否依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在此背景下,2015年國務院先后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兩個文件,推動全國形成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高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關鍵是人才,基礎在教育。實施創業就業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共識。美國從小學到大學直至研究生,都普遍開設了就業與創業教育課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9年發表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提出創業教育是繼畢業文憑、職業技能證書之后的“第三本護照”。順應時代要求,中國職業技術院校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人才培養的方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開拓型、事業型的學生,以適應社會和經濟結構調整時期人才需求變化的要求。但當前的情況是很多職業技術院校口號提得多,付諸行動少;理論宣傳多,教學實踐少。創業教育在職業技術院校教學中仍然被當作副課,被弱化。而人才質量的保證是促進高質量就業創業的保障,因此,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任重道遠,職業技術院校應當先行。職業技術院校應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重要性,使創新創業成為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與行動自覺。讓職業技術院校學生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二、職業技術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了創業教育的要求,并指出了創業者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包括實干精神、創新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環境適應力、獻身精神等等;中國教育部2012年對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提出:通過創業教育教學,使學生掌握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創業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和全面發展。從以上目標要求來看,職業技術院校創業教育的內容應分層次有所區別: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培訓。使學生明確創業的意義,肩負的責任,企業家的素質要求,激勵個人的歷練成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變被動就業為主動創業,做好創業準備。對有創業意愿準備創業的學生,提供開業指導及實訓類課程。使他們了解工商知識、稅務知識、勞動法規、商務法規;增強市場風險意識、團隊合作意識、艱苦奮斗意識;學會科學選擇創業項目;了解國家“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及各級、各部門的各項扶持政策,鼓勵他們大膽實踐。對已經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開展企業經營管理類培訓。為他們提供孵化基地、資金支持等服務。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創業培訓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通過在校期間科學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使有潛質的學生懂創業、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創成業。

三、職業技術院校推進創業教育的措施

在職業技術院校實施創業教育,學校應形成教學、咨詢、指導和服務的完整機制。第一,學校通過成立由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創業教育的教學、培訓、實踐及第二課堂系列活動等工作,使之成為開展創業教育的組織保障。第二,要重視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要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并為他們提供參加社會實踐不斷豐富提高的機會,同時聘請當地優秀企業家擔任兼職教師,健全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第三,開發科學實用的創業教材。可借鑒國際勞工組織針對培養微小型企業經營者而開發的SYB培訓教材和針對大學生開發的KAB培訓教材,結合本地產業、資源、發展規劃和專業開發校本教材、鄉土教材。第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氛圍。支持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協會、創業沙龍、創業俱樂部等社團,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并持之以恒,形成常態。第五,要建設和利用好學生科技園、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創新創業平臺。增加學生實踐機會,以學用結合,提高創業成功率。第六,定期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激發學生創業熱情,產生更多創意,開發更多創業項目。讓學生在賽中學,賽中練,賽中長知識,賽中找差距,賽中增膽識。

作者:劉國智 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