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財力資源完善策略
時間:2022-04-18 04:24:35
導語:成人教育財力資源完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改進撥款方式,引入競爭機制
在成人教育財力資源的宏觀配置中,要改變按人頭平均分配的計劃經濟模式,推行按日常運行撥款、項目撥款分類進行的新撥款方式。日常運行撥款以公平為原則,宜采用公式撥款法,依據成人教育機構的辦學類別、學生數量等變量進行撥款;項目撥款則以效率為原則,將財政撥款與績效評價相掛鉤,從而引入競爭機制,以激勵成人教育辦學機構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在項目撥款中,各級政府決策部門要強化自身的宏觀調控職能,根據成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客觀存在的突出矛盾,瞄準成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科學做好成人教育發展戰略規劃工作,要在保證各成人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滿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集中財力資源新建或者改建、擴建若干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居于先進水平的學校,著力建設一批重點示范性項目,使其在區域內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從而有力提升整個區域的成人教育發展水平。
(二)健全資助制度,維護教育公平
我國社會的基尼系數一直居高不下,社會貧富差距有增無減,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階層之間在成人教育機會上的鴻溝也有不斷加深的危險。受教育權是一項基本人權,保障每個公民終生學習權利的實現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法定責任。因而,在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指導下,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下,中央政府要強化宏觀調控職能,持續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將公共教育資源更多地投向貧困地區,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要將直接發放扶貧金的消極福利政策轉變為為處境不利群體提供優質學習機會的積極福利政策,變“輸血”為“造血”,切實提高處境不利者的自身發展能力;政府要著力建立健全扶貧助學制度,不斷完善對弱勢群體參加成人教育培訓的資助體系,對城鎮下崗職工、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社會失業人員等處境不利者給與學費補助或者減免,有效發揮公共財政在維護成人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三)促進資源整合,優化學校布局
成人教育通常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的,它與各級各類普通學校教育在時間上是錯開的,這就為成人教育與普通學校教育的資源共享提供了可能。普通學校大都擁有當地最為豐富的人才儲備、最為齊全的教育設施設備等優質教育資源,但是在實際運行中,這些優質資源卻被大量閑置,尤其是晚上、周末和假期。而與此同時,許多地方成人教育活動的開展卻面臨著人力、物力等教育資源匱乏的困境。各級政府教育管理部門要站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高度,統籌安排,打破條塊分割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促進不同類型教育之間的溝通融合,充分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在促進資源整合、實現共享的同時,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必須充分考慮當地的人口分布、自然條件、原有學校分布以及實際財力狀況等因素,科學規劃和統籌成人教育學校的布局和規模,力求實現各區域成人教育機會的均等化。譬如,在人口聚集區,宜適當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增加規模效益;在人口稀疏區,則應采取在中心位置設校辦學的方式,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分專業隔年招生或者采用復式教學等。
二、優化成人教育財力資源的微觀配置
(一)擴大成人教育機構辦學自主權
成人教育機構是成人教育財力資源的最終使用者,因而,能否真正提高成人教育財力資源的使用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人教育機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成人教育辦學機構正日益成為獨立自主應對市場變化的法人實體,市場法則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成人教育辦學機構的內部組織與管理行為,需求導向型的內部管理模式已經開始逐漸成型。而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成人教育管理部門的管理方式卻仍然殘留著許多計劃經濟的痕跡,成人教育財力資源目前仍然嚴格由地方政府統一管理、集中分配,個別部門不僅侵吞有限的成人教育經費,并且還阻撓成人教育機構的自主創新和探索活動,導致這些本該由成人教育機構自主合理利用的資金不能按時按需到位。作為成人教育教學的實際舉辦者,成人教育機構往往更了解實際情況,因而,它們理應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包括享有更多的自主決定資金使用方案的權力。各級政府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實現成人教育管理方式的創新與轉型,由直接的行政控制為主轉向宏觀調控為主,給予和擴大成人教育機構依法自主辦學的權利。
(二)端正成人教育機構的效益觀念
擴大辦學自主權為成人教育機構優化辦學行為、提高財力資源使用效益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要使之變為現實,成人教育機構必須端正效益觀念,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對于成人教育機構來說,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只講經濟效益,以賺錢作為唯一追求,將教育教學規律棄之不顧,必然會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終將名譽掃地、辦學難以為繼;只講社會效益,缺乏經濟效益的考量,長期忽視或者漠視自身的成本核算,也將使自身陷入財政危機,甚至走向破產,社會效益的實現也只能成為空談。唯有將二者有機統一起來,在保證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滿足公眾成人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嚴格成本核算,講求經濟效益,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三)改善成人教育機構財力資源使用結構
成人教育機構在財力資源配置中,要始終堅持效用最大化原則,盡可能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能發揮最大效益的成教項目。在考慮將財力資源是否投入到某一項目時,不僅要看其能否形成效益,而且還要計算其邊際效用。對任何項目的投入都要及時將這個項目的邊際效用與其他項目的邊際效用進行比較,并將經費投入到邊際效用較大的項目,從而實現成人教育財力資源使用總效用的最大化。另外,成人教育機構在使用財力資源時,也要平衡個人支出和公用支出的比例。個人支出主要是指員工的工資、薪酬和福利,公用支出主要包括行政費、設備購置費等屬于公用性質的支出。如果個人支出過高,公用支出過低,成人教育機構的多數財力資源用于支付員工薪水,則學校的教育教學條件難有改善,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而影響成人教育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反過來,如果公用支出過高,個人支出過低,成人教育機構的多數財力資源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則必然會影響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負面影響。因而,成人教育機構在財力資源的具體使用中,應當科學確定個人支出和公用支出的比例,使二者保持恰當的平衡,在使員工薪酬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并持續增長的同時,不斷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四)強化成人教育機構的財務監管
財務監管是保證有限的成人教育財力資源得到合理使用、有效發揮作用的必要手段。成人教育機構要建立健全自身的財務監管制度,對財力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管,通過監管提高財力資源使用的透明度和資金利用效率。成人教育機構的財務監管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環節,事前要進行嚴密論證,中間要加強有效監督,事后要進行核算分析。公辦成人教育機構要嚴格執行財務公開原則,定期向社會通報學校財務狀況和預、決算情況;要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將成人教育機構的預算外資金以及其他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到財務管理范圍,進行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和統一使用。成人教育機構要嚴格監控財力資源的使用方向,規范財力資源的使用范圍,要盡可能地將所有資金都用于保障教學業務的正常開展和培訓質量的不斷提高,使成人教育財力資源真正“用之于學”。
作者:孫培東工作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 上一篇:高職成人教育政策分析
- 下一篇:理工大學生法制教育內容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