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的問題及措施

時間:2022-04-18 09:49:51

導語: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的問題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的問題及措施

摘要: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起到至關重要的意義。為實現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創(chuàng)新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小學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將對小學音樂教育中創(chuàng)新教育進行分析,并作出評價。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主體教育,其核心內容是:學生的地位、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潛能、學生的利益。主要強調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教育的功能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進而使每個學生都個性鮮明。同時,創(chuàng)新教育在實現,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創(chuàng)造。

一、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陳舊的教育方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小學生對小學音樂課的評價大多是:“老師講的內容好枯燥乏味,一點也沒有意思,”“上課好無聊,什么時候下課”“講那么多符號都記不住,有什么用”等反對的聲音比較強。產生這些現象會降低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填鴨式”、“命令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符合當前的教育發(fā)展水平,和學生需要。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完成不了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1]。

(二)輕視小學音樂教育缺乏教學資源

大部分學校輕視音樂這一學科,教育資源有限,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進程。并且,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只追求眼前利益,上課的時候懈怠甚至是玩忽職守,沒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也不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只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因為資源的缺乏,很多教育活動無法展開,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只能將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無法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從而導致教學方式和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

二、實施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現代教學的過程中,人們探討的關鍵詞教學主體一直都是學生。但是有些教師認為自己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這樣觀念的在影響下,在小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都是圍繞教師本身來開展[2]。教師擁有教學活動中的絕對領導權,任何人都不能提出質疑和反對,這就導致學生逐漸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喪失興趣,甚至會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要想使得這些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教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應該把學生方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一切以學生為本,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中,學生是教育活動的承受者,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教育的結果就體現在學生身上。學生是教育的對象,這是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整個教育活動的方向和質量都是教師起主導作用。人們自發(fā)地認識世界的學習從生到死一直都在進行,接受學校教育則是在特定階段進行的事,在這個階段里,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學生是受教育者。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為教育的對象并不排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開展各種教學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要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的教學方式,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在學習中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源泉,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3]。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推動音樂教學的有序進行,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由此可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根據小學生愛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穿心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和節(jié)奏感,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

(二)更新小學音樂教育的教育理念

想要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完成素質教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去粗求精的基礎上,更新教學觀念,轉換教學的主體,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運用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神經,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的目標。

四、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4]。讓學生產生崇拜心理,從而調動起學生而學習興趣。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與時俱進,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素質教育觀和新課改的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實踐能力為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5]。在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應該利用樂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進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使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領悟音樂的真正內涵。

五、結語

創(chuàng)新要在尊重傳統(tǒng)教育的前提下進行,要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理念的基礎上加以改良。這要求創(chuàng)新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推出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的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要在為學生打造健全的教學環(huán)境的基礎上,運用新的教學手段進行。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能力和素質,實現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真正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好的教育標準。

作者:徐夢 單位:長春市第五十二中學

參考文獻:

[1]李雪蓮.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科技資訊,2015,08.

[2]金勝敏.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J].音樂時空,2015,05.

[3]劉海艷,代新平.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5.

[4]吳潔.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音樂時空,2015,01.

[5]謝妤.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創(chuàng)新[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