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體系下大學生創業論文
時間:2022-05-27 11:31:31
導語:服務體系下大學生創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關于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
(1)普惠性。每個高校大學生都享有創業服務體系的權利,大學生創業服務服務體系應面向所有大學生;(2)公平性。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提供必須建立在社會正義和平等的價值基礎上,其本質要求是讓所有服務對象都公平便捷地享有創業服務;(3)動態性。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而具有階段性特征,呈現出不斷擴展和完善的趨勢。
二、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現狀
1.政府政策方面
近年來,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河北省人事廳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1)大學畢業生做個體戶一年免五項收費。(2)大學生自主創業免費存檔2年。(4)免費風險評估、免費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以及部分稅費減免。(5)低息貸款。(6)大學生、研究生可以休學保存學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7)“彩虹工程”將通過多種方式幫助扶持大學生創業帶頭人。(8)申請《自主創業證》將提供三大優惠政策:即優先受理,優先辦照并簡化登記手續;申請從事小規模私營企業的,實行試辦期制,試辦期間,免收注冊登記費、變更手續費、年檢費;減免企業所得稅。此外還享受貸款擔保,貸款金額一般在2萬元左右。此證在三年內有效。(9)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為7萬元,并享受貸款貼息。
2.高校方面
目前,各地方高校積極號召、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創新創業”精神,優化服務功能,努力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在服務大學生創業方面狠下工夫。經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高校已經開設創業課程,努力進行創業指導并且積極舉辦各種創業賽事,比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和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各高校采取了開設專門的創業項目培訓班,成立創業創新協會,建立創業項目園區等措施為地方高校大學生提供創業服務。
三、地方高校創業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通過實地走訪石家莊、唐山、衡水等地,了解河北省的創業服務體系。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從政府、高校教育方面看,本省的創業服務體系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并不高,能真正受益于創業政策的大學生并不是很多。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在具體落實中存在很多現實困難。
1.政府方面
(1)優惠政策普及率不高,政府政策宣傳力度低。由于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經驗,大學生對于國家政策無從了解,只能通過政府來積極宣傳,將信息傳達給大學生。然而,部分地方政府的創業優惠政策宣傳力度并不高,導致信息阻斷,大學生對國家及河北省頒發的優惠政策知之甚少。(2)審批步驟繁瑣,耗時較長。根據2013年針對河北省唐山市進行的一項調研可知,大學生在創業籌備過程中申請創業優惠政策時,審批步驟復雜,從開始提交申請到最后撥款,都要經過層層篩選,有的大學生創業者在申請創業資助金時手續長達幾個月。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由于步驟復雜,耗時較長使得能夠享受創業優惠政策的大學生甚少。(3)創業服務體系內各子系統之間缺乏聯系,政策實施不到位。近幾年,國家和地方開始逐漸重視大學生自主創業,并制定了相關優惠政策,然而政策的具體落實卻不盡人意。比如,一些新的優惠政策,并沒有相應的部門去履行和實施;此外,這些新的政策由于沒有先例,具體落實部門不知從何下手;加之,即便是落實了政策,但由于監督監管機制不健全導致政策落實不全面,收效甚微,許多大學生都不能真正地享受到國家制定的優惠政策。
2.高校方面
(1)雖然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但大學生創業意識不強近年,大學生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校園內創業機構逐步建立及完善。然而,在教學培養過程中,教師缺乏創業和實踐精神,知識結構死板單一,并沒有真正起到引導學生自主創業的作用。這導致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創業的學生少之又少。(2)地方高校創業教育工作沒有全面鋪開,大學生創業能力缺乏通過走訪與調查我們了解到,學生普遍認為學校開展的創業系列課程不夠完善,理論的知識僅僅教會了他們紙上談兵的能力,一旦真槍實彈的去實踐,就會發現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綜合創業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等還差很多。因此,大學生實踐能力需要高校開展更多實踐活動培養及提高。
四、創新完善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中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以政府為主體的政策保障體系、以學校為主體的理論教育體系、以市場為主體的創業園區實踐體系、以個人觀念提升為主體的個人奮斗體系等。為了完善創業服務體系,應從政府、高校、市場以及個人等方面著手,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為大學生自主創業做好服務。
1、以政府為主體的政策保障體系
(1)為大學生營造寬松良好的創業氛圍。政府應加強自身服務職能,特別是針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政府應大力支持學生自主創業,并努力營造適合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氛圍,同時改善創業環境。由于大學生首次創業,缺乏經驗,在創業過程中出現某些不規范的情況時,政府應予以理解和照顧,給大學生提供較為寬松的社會環境。比如采取“首違免罰”的政策,即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出現首次違規額情況,僅給予警告,不給予處分或罰款。(2)切實落實大學生創業優惠扶持政策。政府應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但由于門檻較高、地域限制等問題,使學生難以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因此,政府應合理降低政策門檻,督促相關部門切實落實優惠政策,加強監督監管力度,使政府制定的優惠政策真正惠及大學生創業者。(3)創辦大學生自主創業資助基金會。大多數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初期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因此政府應積極創辦創業資助基金會來支持大學生創業,解決創業者資金短缺的問題。此外,政府也可以采取減稅免稅的優惠政策,節約創業者資金;也可以引導號召大企業、戰略投資者以股權投資的形式,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資金幫助。(4)創辦特別針對大學生的創業孵化基地。除了資金問題,創業場所的選擇也是大學生需要面對的難題。為了緩解大學生創業壓力,政府可以統籌安排、合理規劃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給大學生提供固定創業場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享有政府的特殊優惠政策及照顧,政府給予固定投資,并對其統籌管理,是大學生創業者更直接的享受政府優惠政策。
2、以學校為主體的理論教育體系
(1)改革創業教育模式高校教學是大學生接觸創業的重要渠道,是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的主要課堂。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過于封閉、死板,這種教育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創新、冒險的精神,導致大學生畢業后仍舊循規蹈矩的考研或者工作。由此可見,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急需創新與改革,高校教育應以實踐為主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善大學生創業教學課程體系,提升大學生創業綜合能力與實戰能力,培養真正的創業優秀人才。(2)豐富高校創業教育方式、方法。在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除了課堂教學外,增加創業教育活動,比如對本地成功創業者進行專訪,獲取創業經驗;參觀本地優秀創業企業,了解其企業運作模式,為感興趣的學生和有創業天賦的學生提供展現和發現自我特長的平臺,培養學生市場競爭意識,激發學生創業精神,營造高校創業氣氛。(3)建設創業實踐鍛煉基地。大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實踐,因此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鍛煉的基地是勢在必行的趨勢。高校可以與本地企業聯手創建實踐基地,搭建創業平臺,為學生提供見習機會,使其設身處地的感受創業過程。(4)開設創業指導服務平臺以及創業政策咨詢平臺為了使大學生能夠及時全面的了解到國家優惠政策,高校應設立專門的服務機構,收集國家及地方出臺的系列優惠配套政策,并及時通告傳達到學生群體中,并且為創業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同時,服務機構及平臺應加強與本地企業以及政府機構的聯系,積極拓展校外關系,便于為大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與支持。
3、以市場為主體的創業園區實踐體系
(1)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指導與經驗。在市場層面上,本地各企業可以派出專家以及優秀員工義務為園區企業提供指導與幫助,為大學生創業者毫無保留地輔導,甚至把大學生創業者帶入本企業進行實踐與參觀。此外,社會企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也應為其提供幫助,如將本企業的產品附加到創業企業的產品上進行銷售,提高新企業的市場知名度,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2)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大學生創業資金的缺少是個主要問題,因此社會市場的資金幫助也顯得尤為重要。社會可以成立一些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公益組織,為大學生創辦的企業進行募捐活動。
4、以個人觀念提升為主體的個人奮斗體系
大學生應該轉變個人觀點,畢業創業并不單單是為了就業。作為新世紀具備高素質和擁有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的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和主力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建設要靠這些主力軍來支撐。因此大學生應該轉變個人態度,并不是為了自我利益而創業,更應該承擔起國家經濟發展的負擔,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完善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整體社會各方力量的扶持與幫助,因此社會各界都應盡力配合,為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營造良好氛圍,從而大大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整個創業服務體系中,若有一個子系統畸形發展,整個合作體系就會遭到破壞,并且會反作用于整個創業服務體系。因此,使各個子系統良性發展應該作為每個與之相關的工作人員的使命。朝著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服務系統的方向前進,總會看到陽光。
作者:劉艷齊士博王珊李迎單位:衡水學院
- 上一篇: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論文
- 下一篇:村鎮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