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價值
時間:2022-01-09 04:22:03
導語: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畢業生能否及時的通過有效渠道獲得就業信息至關重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催生了微信等新媒體的迅猛發展,高??梢岳梦⑿诺谋憬菪?、時效性、精準性等特點,建設微信公眾平臺就業模塊,拓寬就業信息渠道,提供更為有效、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方式,幫助大學生更加充分和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就業;價值
2016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70萬,相比2015年多出21萬,加上約30萬海歸以及往屆畢業生,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創下了歷史新高,就業形勢更加嚴峻。90后畢業生個性較強、興趣廣泛,僅僅依靠傳統的信息方式可能導致就業指導與教育的弱化。以往的就業信息方式包括就業網站、供需見面會、實習單位招聘、校友資源等,多以發放、張貼就業宣講材料為主,招聘單位或者學校是傳達信息的權威代表。在這種模式下,畢業生要花費較長時間尋找和甄別就業信息,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筆試、面試的準備時間,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就業服務需求。如何創新就業指導方式,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是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面臨的一大課題。近年來,“互聯網+”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騰訊2011年1月推出集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功能于一身的微信,2012年8月推出新的功能模塊———微信公眾平臺。由于微信傳遞信息速度快,能夠與朋友進行即時分享,受到大學生的普遍歡迎。第三方數據顯示,使用微信的學生超過全國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二。高校就業工作者可以在充分了解微信的特征基礎上,逐步推動“微時代”背景下的“互聯網+就業”新模式。
(一)運營成本低,用戶粘性高
微信公眾號開通的技術門檻低,從注冊到運營,接口簡單,易于操作。運營者可以在任意時間地點更新和就業信息,保障就業信息的新鮮度,使用者可關注各類就業訂閱號、服務號,獲得第一手就業信息。相比傳統媒體手段,微信公眾號具有明顯的資費優勢,發送文字、圖片、語音等核心功能僅消耗少量流量,在校園內無線網普遍涵蓋的情況下,性價比較高。目前在校大學生已經基本“人手一機”,微信正迅速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就業中使用極為普遍的一種交流方式,在使用頻次和使用時間上均有保證,用戶群粘性高,這為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傳播提供了廣大的粉絲群。借助微信平臺的傳播優勢,可以有效推動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二)信息便捷,傳播精準
微信使用主要依靠手機、平板電腦等,攜帶方便,消息推送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只要擁有移動設備,學生隨時能夠在宿舍、食堂、實習點等地接收到各類就業信息。微信平臺的超時空性可以避免一部分學生因為信息閉塞、在外地實習等原因錯過各類就業信息。群發推送是微信公眾號的重要功能,打破了傳統的一對一的傳播方式,實現了各種就業信息點對多的傳播,只要關注了微信公眾號,就業信息就能夠一步抵達到學生手中。由于學生基本每天都會觀看微信和刷朋友圈,就業信息的到達率和關注率幾乎可以達到100%。相比于傳統的上傳下達的信息傳遞模式,這種傳輸模式大大縮短了就業信息的傳送時間,提升了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由于微信平臺限制了每日推送次數,一般不會對用戶構成騷擾。
(三)內容豐富,傳播形式多樣化
微信公眾平臺具備多元化媒體素材管理功能,其傳播的內容和形式要遠遠多過傳統媒介,除了文字外,平臺還支持圖片、音頻和視頻發送。學生完全能夠利用碎片化的業余時間查看就業指導動態,還可以通過朋友圈轉發、群聊以及“@”等功能分享給好友,保證了內容傳播的有效性與可信度,改變了以往就業信息傳遞模式的滯后性和不確定性,更容易讓人接受。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高校就業工作者可以通過語音、視頻通話等功能快速解答學生就業方面的問題和疑惑,或直接復制文字、圖片等給予答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精心設計,職業生涯指導、職業測評、職業咨詢等都可以通過微信號實現,有力地促進了就業工作的開展。
(四)互動性強,凸顯個性化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實時交流和關鍵字定制收取信息等特點,通過自助回復和一對一溝通等功能,學生可以像與朋友交流一樣來與微信平臺互動,實現了二者之間的對話。運營者可以將就業知識、就業流程、就業資源等編制成“關鍵詞知識庫”,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個人愛好和就業需求,彌補了就業網站、招聘公告等單向度傳播信息的不足,實現了個性化就業咨詢服務。與此同時,大學生在微信上的交往對象有同學、朋友、輔導員等,具有明顯的“圈子”效應。這種效應拓展了學生的社會關系網絡,增加了就業資本,也帶來了親近感,師生面對面交流的身份特征被削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傳播渠道進一步打通,利于輔導員、班主任隨時隨地掌握學生的就業動態。
二、微信平臺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一)使用頻率較低,關注度有待提高
從微信平臺的用戶關注數量來看,由于微信平臺宣傳不到位,各個高校及下屬二級學院的微信公眾號并沒有涵蓋到全部學生,不少學生不知道學校或者院系的微信公眾號,微信平臺在就業指導方面的作用發揮尚不充分。另一方面,有的平臺即使關注量較高,其實際活躍用戶數卻不理想,有的同學盡管加入了微信公眾平臺,卻很少關注微信內容的更新,更加缺乏與平臺的互動。微信宣傳推廣不足、關注度低、號召力不夠已經成為影響微信平臺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影響了就業信息的傳播。當前,面對“90”后大學生群體,如何擴大微信平臺用戶量、開拓實際活躍用戶已經成為高校開展就業指導面臨的新挑戰。
(二)推送就業信息內容較為狹窄
目前國內部分高校已經開始探索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來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方式,但是不少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狀態也多數限于“有”的層面。許多微信公眾平臺的就業信息較為空泛,質量參差不齊,甚至許久未更新。從內容上看,現階段微信公眾號傳遞的多為具體的招聘信息或者日常的就業小知識,對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測評、職業技能培訓等涉及較少,而這些恰恰是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微信平臺的就業信息“發送內容少”、“形式單一”等問題依然存在。微信平臺多針對畢業生提供招聘信息,缺乏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開展的全程化就業服務,許多學生僅把微信平臺作為一個求職渠道,單純的用來搜集求職信息。
(三)功能發揮不充分,缺少深入挖掘
當前高校開通的微信公眾號中,部分服務號很少或者不使用群發消息功能,較多的訂閱號除了消息外,沒有設置自定義菜單功能。而實際上微信平臺自身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能夠通過開放式的接口,對不同的用戶組傳遞消息,還可以提供多功能菜單,運營者可以根據就業指導的實際進行設置,滿足師生需求。綜上所述,高校對微信平臺的就業功能使用尚不充分,缺乏深入的思考與分析,導致大量功能和數據閑置,浪費了資源。微信平臺功能的設置和運用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調動學生興趣,發掘潛在的功能,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三、微信平臺開展就業指導服務的策略
(一)擴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號影響力
構建新媒體就業信息平臺,是學校就業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平臺創建早期的宣傳和推廣非常重要。不僅要從用戶數量上來擴大廣度,還要從提升活躍用戶量上來拓展深度。學校和學院領導要高度重視就業信息平臺的建設,借助微信平臺加強就業信息的交流與互動,發揮示范效應,擴大本校、本院系微信平臺的影響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新生入學掃二維碼、“十佳大學生”評比投票、職場模擬大賽等引起學生關注,提高訂閱數和關注度。還可以通過校園網站、微博、QQ群、社團活動等進行推廣,輔導員、學生黨員干部也是平臺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整合各年級學生,擴大微信平臺的用戶量,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本校或者本院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
(二)精心打造,提高就業信息的推送質量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校園微信平臺要在就業指導的內容建設上下功夫,要把握學生需求。微信平臺應該根據校院實際,采用圖、文、影、音相結合的模式,創作出有特色、吸引人的原創作品,不斷提升內容品質,使微信推送的就業信息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感知就業信息。在功能設置中,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專業介紹、招聘信息、筆試題庫、面試技巧等就業信息模塊,還可以添加霍蘭德職能傾向測試、MBTI職業性格測試等個性分析模塊。由于不同年級專業學生的就業關注興趣點不同,要因地制宜設置菜單、推送內容。如對在校的學生推送就業創業案例、典型人物等版面,針對畢業生策劃就業專題信息,固定更新招聘信息,針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學生公考流程、注意事項,給予溫馨提醒,等等。
(三)成立專門團隊,提高運營水平
高校僅僅開通微信公眾平臺指導學生就業是遠遠不夠的,平臺的管理隊伍建設會直接影響推送內容的質量,所以還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管理與維護團隊,負責就業內容的更新和推送。微信平臺團隊可以邀請具有豐富就業指導經驗的專家名師、校友企業家、愛好就業創業、網絡技術能力強的輔導員和學生骨干參與進來,將就業工作與微信公眾平臺靈活融合。微信公眾平臺運營團隊的組建中,可以對成員的教育背景、專業技能、興趣愛好進行分類,讓團隊成員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不同就業服務范疇,形成專業化平臺運營團隊,打造就業服務品牌。要不定期組織運營成員參加培訓和學習,交流分享優秀新媒體的運營經驗,掌握相關的技術和知識,促進微信平臺的管理上臺階。
(四)貼近學生需求,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
成長在新媒體環境中的90后,在話語表達上,他們更喜歡“重構話語”或者“創造話語”,而不是在以往的話語體系里委曲求全。可以通過嘗試建立微信平臺形象代言人,勇敢嘗試時下網絡流行語,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活潑有愛的風格,增強親和力,提升個性化,從而引領青年學生的思想,讓微信平臺逐漸成為學生求職中不可或缺的小伙伴。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人員還要把握大學生心理特點,根據用戶習慣把握好就業信息的推送頻率和數量,在推送內容與用戶所需之間劃上精準的等號。如每年9-10月職業技能培訓、簡歷制作、面試技能等,幫助準畢業生提前進入狀態,11到次年4月的求職季,圍繞就業市場的供需狀況,分析畢業生需求,企業介紹、招聘流程、簽約事項、招聘信息等,5-6月文明離校期間則可以向低年級學生推出優秀畢業生就業案例,等。從一天的時間段上來看,晚上9點-11點這段時間是比較好的群發時間,這個時間段大學生自習或者上課后都會比較空閑,會在睡前看看微信。在群發頻次上,一周三次左右比較適宜,因為用戶有可能同時關注多個訂閱號,太過頻繁推送極有可能使用戶取消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關注。校園微信公眾平臺正在迎來璀璨的加速發展期,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高校就業指導提供了更多的路徑選擇。就業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模式,讓新媒體成為教育、管理、服務學生的新手段。要將微信平臺視為傳播就業信息的新載體,樹立全程就業指導理念,明確定位微信平臺的就業功能,精心策劃推送內容,整合就業資源,不斷對平臺進行技術創新,探索出個性化的就業指導路徑,促進高質量就業。
作者:馮睿 潘莉莉 單位:安徽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鑫.微信在高校就業服務平臺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5):245-246.
[2]張海燕.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高校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26(10):77-79.
[3]崔旸,徐進航,姜夢溪.大學生就業信息微信公眾平臺建設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322(8):133-134.
[4]徐昊翔.基于新媒體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模式創新探析———以打造就業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2):85-87.
[5]舒子芩.開拓高校就業信息服務新社交媒體渠道———高校就業微信平臺打造[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2):214-215.
[6]侯倩.高校微信育人功能及平臺建設[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6(11):137-138.
- 上一篇:新時期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探討
- 下一篇:商務英語本科大學新生英語語音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