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非權力影響論文

時間:2022-03-30 04:47:00

導語:輔導員非權力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輔導員非權力影響論文

一、非權力影響力的含義

影響力是指人們在相互關系中一方影響和改變另一方心理與行為的能力。相互影響的雙方可以是個體或團體。根據影響力作用的基礎不同,影響力可以分為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權力影響力,是一種以外界授予的權力等形式的外部壓力起作用的強制性影響力,具有強制性和不可抗拒性的特征。在權力影響力的作用下,被影響者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為被動和服從。所謂非權力影響力,是由高校輔導員的人格、品德、知識、能力、情感、行為與業績等個體素質引起的,它被高校輔導員所認可,以內驅動力的形式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具有天然性和潛在性的特征,所以這種影響力又稱為自然性影響力。在非權力影響力的作用下,被影響者在心理和行為上,往往表現為主動和順從。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是相互關聯的,沒有一定的權力影響力,非權力影響力的作用會受到限制,權力影響力要以非權力影響力為基礎,非權力影響力能夠增強或削弱權力影響力。相比較而言,雖然表面上非權力影響力沒有權力影響力那樣有明顯的約束性,但是在本質上具有產生持續作用和深遠影響的約束性,能夠起到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達到權力影響力所不能達到的約束作用。它來源于專長和個人品格力量,并非自身的地位、權力等硬件因素,是一種軟性的領導藝術。

二、高校輔導員非權力影響力的構成因素

(一)堅定的政治素養

大學生是新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如何,關系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能否實現,更關系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輔導員本身應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具有正確的政治觀點,能始終不渝地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應具有較強的政治辨別力和敏感性,善于明辨是非,堅持原則,具備應對政治突發事件的必要能力和主動創新能力。因此,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準確把握黨的方針政策,這是發揮非權力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二)良好的品德修養

青年期是人生各種心理品質全面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心理發展存在著不穩定的特點,輔導員高尚的品德,能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作為學生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一言一行盡在學生視野之內,其德行具有更強的滲透力,所以要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有擁有高尚的道德品格、高風亮節,才能散發出無窮的魅力,才能形成權威。一個自私自利或人格低下、道德淪喪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也不可能擁有權威。高校輔導員應做到以下幾方面:具有奉獻精神,樂于在學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踏實肯干,努力創造第一流的工作水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和關心學生,以集體利益為重,善于團結與合作等。這是發揮非權力影響力的核心因素。

(三)豐富的知識結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高校輔導員再不能單憑熱情、資歷、經驗、長官意志實施對大學生的領導了。因此,一個稱職而成功的高校輔導員,除了具備崇高的品德、優良的作風這些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廣博的學識,掌握與本職相關的知識,盡量成為博學多識的“雜家”。如果高校輔導員具有較深的專業造詣,或有較突出的研究成果,大學生就會產生仰慕、敬佩之情,就會吸引學生自覺地去接受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是一項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就業指導、學生事務管理等多領域的工作,也是一項不斷面臨新形勢、新挑戰、新問題的工作。所以輔導員應具有廣博、合理的知識結構。一是掌握政治與政策的相關知識,這有利于教師敏銳地把握社會變化動態,當好學生整體發展的領頭人;二是掌握統籌管理的相關知識,有利于教師科學有序地組織好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贏得學生的支持;三是掌握較為豐富的業務知識,便于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正確解決和處理各類問題,使學生對此感到滿意,并在學生中產生影響力。這些知識能幫助輔導員老師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為大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導與服務,從而提高管理行為的實效性。

(四)嫻熟的工作技能

輔導員是學生事務的管理者,學生日常管理的很多工作,主要靠輔導員來指揮和協調。輔導員要經常召開各種學生會議,組織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協調各方面關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等,必須有較強的工作管理能力,才能順利完成這些工作。這是發揮非權力影響力的基本保證。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規定了輔導員的八項工作,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以及公民素質教育、學校規范教育、道德教育、時事政治教育等。對學生進行咨詢指導,主要有學習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輔導、就業指導等。做好共青團工作,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把優秀大學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做好學生班級宿舍管理等工作,主要包括班級管理、隊伍管理、信息管理、日常規范管理、事務管理等工作。

(五)動人的情感行為

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好惡傾向的內在反映。積極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動能力,消極的情感則削弱人的活動能力。輔導員與大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關系,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親近感越強,對學生的影響力也越大。輔導員對學生的關懷、體貼、愛護、尊重,會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起到溝通雙方感情的橋梁作用,并轉化為學生行為的思想動力,從而產生凝聚力。因此,輔導員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把學生作為平等的教育對象,輔導員要善于進行“感情投資”,在貫徹學校的工作、實施方案、組織活動中,要善于融理于情,既要堅持原則,擺正道理,又要注重感情,講究方法,要多做和風細雨式的說服教育工作,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交朋友,善解人意,愿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在感情上貼近學生,縮短感情上的距離,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引起感情共鳴。這是發揮非權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六)成熟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輔導員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在對待現實的態度或處理社會關系上,表現為對他人和對集體的真誠熱情、友善、富于同情心,樂于助人和交往,關心并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對待自己嚴格要求,有進取精神,自勵而不自大,自謙而不自卑;對待學習、工作和事業,表現得勤奮認真。這就要求輔導員既要有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響大學生。第二,輔導員情緒穩定、積極樂觀,將會對自身的工作有著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會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個性發展產生推進作用。保持樂觀開朗、振奮豁達的心境,與學生相處時,能用平靜幽默的良好情緒,熏染并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升華出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另外,還要善于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限制消極、緊張情緒的滋生和蔓延,以免不穩定的情緒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善于緩和工作中的緊張局面,能用幽默、富有哲理的語言給學生以啟迪。第三,意志品質包括自覺性、獨立性、果斷性、堅韌性、自制力等方面。高校輔導員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應表現出目標明確、行為自覺、善于自制、勇敢果斷、堅韌不拔、積極主動等一系列積極品質。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就要不屈服于周圍人們的壓力,不盲從,能獨立地作出正確決策,并在實踐中去落實,能做到困難面前不退縮,壓力面前不屈服,誘惑面前不動搖。

(七)過硬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為核心,由積極的、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所導向的,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心理素質具有人類素質的一般特點,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紀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質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高校輔導員尤其重要。

首先,高校輔導員要有較高的認知能力,主要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其次,高校輔導員要有良好的性格,詼諧幽默,豁達大度,尊重別人,富有同情心,辦事果斷,勇于承擔責任。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不矯揉造作。思想活躍,敏感,熱情,支持新事物。辦事公正,不講情面,平等待人。做輔導員應具備這樣的人格魅力: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政治上,你是旗幟;在學業上,你是導師;在品行上,你是典范;在情感上,你是朋友。

總之,輔導員的非權力影響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如果能將非權力影響力與權力有機結合,勢必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輔導員應充分重視并著力提高個人的非權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