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22-03-30 04:47:00
導語:中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結合教學實際設計調查題目
關于目前中學生作文狀況的的調查題目設計
1你對寫作文的感情態度是?A喜歡B一般C不喜歡
2你覺得的寫作文的目的是什么?A應對考試,獲得高分B展現自己非凡的才華c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3寫作時,面對作文題目的第一感覺是:A腦中空空如也無從下筆B稍作思索,便有“成竹在胸,然后下筆一瀉千里。
4你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心中有,筆下無的”情況嗎?A經常出現B偶爾出現C從來沒有出現過
5你覺得閱讀對你的寫作影響大嗎?A非常大B有些影響C影響不大
6目前你喜歡讀什么類型的書籍?A名家名作B網絡書籍C無固定類型
7覺得真正提高寫作能力的捷徑或竅門是什么?A多讀寫“滿分作文”B多讀寫閑書雜書
8你有堅持寫日記或周記的習慣嗎?A堅持每天寫B時寫時斷C為應對老師檢查而寫
9你喜歡什么樣的作文批語?A多肯定優點,少些不足B多指正不足,少些夸大的表揚
10你喜歡老師評獎作文?還是同學之間互評?A老師評講為主,學生互評為輔B同學互相評講,老師作必要的指導C老師評講學生認真聽講
二選擇調查對象(一百名學生做問卷調并統計調查結果總結如下:
一目前學生喜歡寫作占百分之六十。不喜歡作文的占百分之十八。有百分之十二的的學生表示感覺一般。
二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學生覺得寫作文是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百分之二十四的學生覺得作文是為了化展現自己的才華;百分之十六的學生認為寫作是為了應對考試。
三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面對作文題目會感到困難。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寫作別非難事。
四近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認為,多一些讀閑書雜書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作用最大;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為多看“滿分作文”或名著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
五大部分同學(百分之七十左右認為,勤于練筆是提高寫作能力有效途徑。
六作文評價,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學生渴望“賞識”,特別是得到老師的鼓勵.采用多樣的評價方式,更有利寫作興趣的培養,更容易激發創作的沖動和欲望.。
三報告結果分析
以上調查結果中的表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首要內容。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內在的心理狀態即情感因素如何(所謂情感因素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這是由于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為具有巨大的調節和推動作用。只有激起并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同樣,作文教學也定然遵循這個教學原則。
我們在組織作文教學活動中,想辦法讓學生以積極的情緒爆發寫作的沖動,且把這種沖動時常貫穿在自己的生活當中,該是一種必要。當然,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時常產生寫作沖動是有藝術手段的。
一營造寬松的寫作氛圍,減輕學生“寫作恐懼”的心理。簡單的說,對于中學生而言,寫作其實就是對自己對身邊的人和事記述和評價。它是自我情感的一種真是流露和宣泄。所以我們作為語文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盡可能的去營造一種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大膽想象,拓展思路,明辨是非,慷慨陳辭,獨抒幾見,挖掘創新。如在學期之初上第一節作文課時,可以讓幾個學生就身邊或生活中隨意說出幾個名詞,(如教室、大樹、螞蟻三個詞語然后,把這幾個詞語連綴起來(教室。大樹。螞蟻作為標題,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想,或記敘,或議論,或說明說出自己所思所想的內容,然后把這些寫內容用文字表述出來。如此會讓學生感覺到,寫作就是如此簡單一件事。那么,接下來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時,他們就不會再帶有“寫作為考試而作的功利色彩”,也不會面對作文題目產生“腦中空空如也”迷茫之感。從而讓學生對作文達到由“厭寫”到“樂寫”的轉變。
二引導學生博覽群書,陶冶情操,激發學生的寫作沖動。
閱讀,永遠是寫作的基礎。其實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廣泛的閱讀基礎,其它在高的寫作技巧活竅門都是“紙上談兵”。讀書,應該是人一輩子的事。古往今來,多少名家,都是感情極其豐富,人生經歷坎坷之人。而在其豐富的人生情感世界里,書是主要的填充物。古有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歐陽修“一生勤苦書千卷”,近有錢鐘書“橫掃清華圖書館”,現有賈平凹好讀書《一通三法》。所以,我覺得,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能激起學生愛讀書情趣,就是一名語文老師從事教學最大成功。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寫好一篇習作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至于上述報告中學生所顯示的“心中有,筆下無”的感覺也只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的翻版罷了,而解決這種尷尬的唯一方法,就是想方設法讓我們的學生愛上書。
多讀書,自然可以影響到寫作,已成定論。然而上述報告中還表明,讀閑書、雜書對自己寫作影響最大。讀什么樣的的書,才更有利欲學生的發展,才更有利學生“寫作”的需要,似乎是我們大多數語文老師關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對這一點,我的看法是:不要限制學生讀什么書,他喜歡讀網絡書籍也好,迷上武俠小說也罷,我們暫且不要過于敏感的去限制,因為一個人的讀書品味是何一個人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相符合的。我想等到他有了足夠的閱讀量以后,他自然會分辨那些書需要去讀,哪些書讀起來毫無價值。如果我們現在過于限制學生讀書的類型,可能扼殺他們讀書興趣,同時泯滅學生寫作的沖動和欲望。當然,這里所說的并不是對學生讀書完全放任自流,不加注意。對于那些晦澀的書籍,我們還是要加以引導或控制的,就是說,我們應該在保護學生讀書興趣的前提下,把握一個度的問題。
三勤于練筆,靠多元化激發寫沖動。如果激起學生多讀書的興趣是構建學生寫作的基石起點。那么,引導學生勤于練筆則是完成寫作完美框架的艱苦過程。寫作和其它學習活動一樣,要靠一個“勤”字。熟能生巧,沒有大量的寫作,不會有成熟的作品。然而寫作有時候是需要靈感的,沒了寫作的靈感,就等于一只船駛進了一條干涸的河道。“江郎才盡”則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我們為了能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盡顯風流,時常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保持有常有一種寫作沖動該是一件很關鍵環節因為畢竟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惰性,在上述報告中提到的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或周記就是一種很好方法。另外,比如借助課堂文本教學,把一些情節性較強的課文改寫為課本劇,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然后由大家“評頭論足”,夸大其優點,淡化其不足,對他們的大膽嘗試給予肯定,也是激發學生創作欲望的好方法,還有帶學生走進社會,親近大自然,讓他們有充分的生活體驗等都將有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和保持。
四賞識教育依然是寫作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不適當的評價,是造成“挫敗感”主要因素。教育家周宏說“我肌肉最發達手指是大拇指”,因為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是在做事時最具自信的。當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得不到別人認可的時候,是很難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的。“作文如做人”,寫作是自己心靈世界的真是展現。不容質疑,每個學生對自己苦心創作文章,都希望得老師的認可,同學贊揚。報告中最后顯示的結果表明,學生大多喜歡老師在作文本上多眉批鼓勵的語句,大多喜歡“以老師為主學生參與的作文講評課”。這個結果向我們投射出:學生是很在意老師對自己寫作的評價,當然也希望得到同學的認可。然而,我們在作文批改或評價上,大都習慣注重挑毛病,講評時,也往往指責學生這里不好,那里不恰當,這都會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是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心灰意冷。所以,我們在批改作文時,應多眉批哪些好,好在哪里,當然評論的話應盡可能豐富,有針對性,避免套話、空話。對于哪些極其失敗的文章,也不可以一個“差”字“蓋棺定論”,其實在不好的文章,只要我們用心去讀,都可以發現些許閃光之處,或許我們指出的這點“亮光”便可以成為學生寫作心靈中的“星星之火”。再則,在作文講評時,應給學生充分交流,相互取長補短的機會。對于好的文章既可以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給大家,也可以由同學或自己來讀。然而作為那些不好的文章,則必須有老師來讀,從而把握一個度,即讓大家感覺到其中的敗筆或不足,又可以發現其中的“迸射出的智慧火花”,從而保護學生那顆不可輕易放棄的寫作欲望!
四小結感悟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內動力,也是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激發學生的讀書情趣,是開啟學生產生寫作欲望之門的鑰匙;運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生活,是觸發學生寫作靈感,抒寫心靈的主要途徑;賞識教育,樹立學生寫作自信,完善個人品格的必要條件。讓學生的心靈永遠留有一片希望的綠洲,是我們從事作文教學的追求,也是我們教育的完美體現。
- 上一篇:輔導員非權力影響論文
- 下一篇:局機關厲行節約工作黨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