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中的大學生心理培育方式
時間:2022-01-01 09:49:18
導語:鋼琴教學中的大學生心理培育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厭學心理。
鋼琴藝術曼妙、感人,但學習鋼琴的過程卻是相當艱辛和枯燥。很多青少年之所以選擇音樂之路、鋼琴之路,其實并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而是受制于家長的選擇,或者是想為升學尋找捷徑,所以他們在考入大學之后就容易表現出缺乏遠大學習目標、得過且過等消極情緒。即便是衷心熱愛音樂、熱愛鋼琴的那部分學生,因為正處驛動的青春期,會受到這樣那樣的誘惑,有時也會表現出浮躁、貪玩、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問題。還有一部分大學生是因為鋼琴基礎比較差,學習能力比較弱,雖然曾經努力,但是進步緩慢,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學習鋼琴的動力和興趣。這幾種情緒,最終都容易發展成為厭學心理,嚴重影響著當事者的學業。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個體對自我評價不當而產生的一類消極的心理體驗,它廣泛存在于大學生群體中,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影響著他們的學業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具體到鋼琴教學,主要表現為部分同學片面認為自己基礎薄弱,缺乏藝術天賦,尤其是和班里的尖子生比較以后會進一步強化自卑心態,產生多種消極、負面情緒,以至于最終放棄對鋼琴的學習、對自我的高標準要求。
3.畏難心理。
鋼琴藝術博大精深,入門不易,進步和提高更難,成功的花朵需要汗水和毅力的澆灌,所以學習鋼琴首先是需要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心理品質。要想在這以藝術領域有所進步和收獲,需要長期堅持的信心,需要迎難而上的勇氣,而且,學習鋼琴的最終目標是面對廣大廣眾從容不迫、得心應手地進行演出,僅僅能在琴房彈奏是遠遠不夠的,這一目標對學習者的技巧能力、心理素質等都要求較高,非一朝一夕或者僅靠小聰明就能實現,這就會使一些同學產生畏難情緒,總是對所遇到的技術難點充滿畏難情緒,對自己能否解決難點持懷疑態度,所以采取消極逃避的方法來彌補自信心的不足。由自信心不足而造成的自卑與畏難情緒,是學生學習與演奏的最大的心理障礙。總體來說,鋼琴學習中的畏難情緒通常是技術、技巧不足造成的,但其反過來又會作用于技巧的學習、技術的掌握,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幫助學生克服、消解畏難心理,往往比單純幫助學生化解學習中的技術障礙更重要。
4.高原現象。
鋼琴演奏是一項技能性很強的專業,在演奏技能達到一定程度時,學琴者往往會出現鋼琴技能停滯不前甚至下降的現象,心理學上將此形象地稱為高原現象。研究證實,學習者之所以會形成高原現象,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據筆者的觀察,鋼琴學習中的高原現象主要發生在學生學習鋼琴一段時間后,此時已經入門,本應繼續提高和進步,卻因關注度渙散、學習興趣下降、情緒低落、信息不足、學習方法沒能及時更新等原因,造成徘徊不前或者水平下滑。高原現象并不可怕,關鍵是對此要有正確的、清醒的認識,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推心置腹第剖析造成高原現象的成因,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習者的心路歷程,及時跟進,既要給與學生心理上的激勵,又要給與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通過入情入理的分析、科學的調整使其堅信“走過高原,必將是更加旖旎的風景”。
綜上所述,培養心理能力是提高高校鋼琴課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那么,鋼琴教師應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這項工作呢?
首先,全力培養大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他遠遠超過責任感。”沒有對鋼琴的興趣,就難以產生熱愛,更無從培養自覺學習的責任感和驅動力。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發自學習者內部的動力源泉,對學習者有著顯著的促進、激勵作用,引導著學習者自覺地、創造性地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大學時代是一個人心智發育尚不完全成熟的時期,鋼琴學習又比較枯燥,所以培養他們對鋼琴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等他們有了對鋼琴藝術的濃厚興趣,就很容易樹立起自覺學習的責任感和勇于克服學習障礙的意志力。為此,鋼琴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想法設法啟發學生對鋼琴藝術的熱愛,多采取激勵、引導、積極暗示等教學手段,通過喚醒其音樂想象力、音樂感受力來激活他們的音樂創造力,煥發其認真、努力學習鋼琴藝術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通過努力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及時發現并給與恰當的激勵,使學生經常能夠嘗試成功,用成功來建構其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形成良性的心理氛圍。
其次,尊重差異,展開分層教學,為每個階層同學制定適度的、恰當的學習目標。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每個學習者都存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在音樂院系大學生人群中,也存在音樂天賦、認知心理、學習動機等的不同,這些不同直接導致了學習者基礎和能力的差異。尤其是在高校大規模擴招之后,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突出。因此,鋼琴專業教師要樹立有教無類、因人而異、分層教學等觀念,以教學大綱為本、以人為本,從每個學習者的個性特點出發,通過選用不同的教材、合理加快或放慢教學進度、課內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等手段,靈活安排每個同學的學習計劃,讓能力強、基礎好的同學有機會走得更遠,也要讓基礎、能力稍遜的同學經過努力而嘗試成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升能力。
第三,正面引導,積極鼓勵。很多心理問題,通常都誘發于長期的不良情緒。大學生是產生不良情緒的高發人群,學好鋼琴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業,所以教師要善于對他們正面引導,積極鼓勵,多多實施激勵教育,用小成功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樂趣,用正面激勵鼓舞他們勇攀藝術高峰。
第四,與時俱進,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營造樂學氛圍。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突飛猛進,鋼琴教學無論是在形式上或者是在內容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鋼琴專業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將最新的教育技術、教育理念與鋼琴教學有機融合起來,鼓勵學生借助現代媒體開展積極有效的自主學習,并安排高質量的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提高藝術鑒賞力和感受力,堅定在鋼琴藝術領域有所成就的信心,為其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趙雯單位: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小析鋼琴教學中的變革
- 下一篇:試議幼師鋼琴教學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