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研究
時間:2022-05-15 10:22:44
導語:積極心理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側重“以預防為主”的積極心理學是幫助大學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切入點,若能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形成新的模式,將產生新的火花和積極、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涵
積極心理學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盵1]它的產生與發展堪稱心理學史上的一場革命,在此之前,傳統的心理學更傾向于“病理性”,即研究精神疾病異常者的心理現象的規律及其在實際領域的應用,屬于產生問題后的補救和治療;而積極心理學則更重視人類本身的能量和潛力,它的研究對象不是病人而是普通人,著力于通過挖掘、引導人們自身的積極品質達到預防心理問題、幫助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積極心理學以“幸福感”為中心,圍繞著“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人格特質以及積極的社會關系”這三大支柱來開展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開始普及。當下學界已逐漸認識到積極心理學的價值,但尚未形成體系化的應用模式,若能將它同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形成新的模式,進一步完善高校的課程建設及活動開展,并促進全社會形成積極、樂觀、包容的良好氛圍,必將更好地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2積極心理學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
心理健康指的是“知、情、意”的協調以及內心心理與外在世界的平衡與統一。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窄化、方式具有單向性的缺陷,消極傾向較為明顯,已不能滿足高職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應將積極心理學融合進學校的常規教學活動中,注重挖掘學科課程、校園活動及社會環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構建新型教育模式,從而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認知能力、情感素養以及意志品格[1]。2.1課程融合,提高教師師資水平。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常規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以此為基準設立積極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是普及心理學知識最基礎、最常規的手段,校方應聘請更多具備從業資格的專業教師進行教學,同時通過積極心理學的相關培訓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并用充分的課時量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在專業的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外,高職學院還應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各類學科建設中去,而不是一味追求學生職業技能成效而忽視了心理健康的培育。例如,在職業規劃課中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合理的規劃,著眼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通過鼓勵式教學手段增進學習中的積極體驗,使學生有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從而助其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2.2活動融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高職院校應從觀念上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通過融入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理念,結合新媒體手段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例如常規的“心理健康月”和“社團文化節”等項目,可以擺脫傳統的機械形式,發揮學生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激發高職學生的潛能和優勢?!八麄兛释玫剿说目隙?,從而對自己形成較好的自我評價,關注于缺陷和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敏感的高職學生可能會形成一種反向的暗示?!盵2]因而積極心理學的融入顯得尤為關鍵。高職院校所舉辦的各類活動應當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將職業性、地域性與教育性有機結合,通過基于積極心理學的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們在實踐中提升認知能力、培養積極情緒、錘煉意志品格,并構建和諧、積極的人際關系,從而提升高職校園整體的文化氛圍。2.3環境融合,營造良好社會環境?!靶睦韺W注重建設積極的社會制度,積極的社會制度是積極人格的支持力量?!盵3]高職學生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會環境所導致的,社會潛規則中的“唯學歷論”帶給了他們較大的就業壓力和心理壓力,甚至有部分高職學生在畢業求職中會產生“低人一等”的消極想法。環境是個體生活、發展的場所,高職學生所處的環境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目標和能量。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借助積極心理學的力量,加強同區域、企業、行業的深度融合,注重在實踐中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和支持;同時,可以通過樹立優秀畢業典型的方式鼓勵高職學生建立自信,積極面對未來,這樣也可以消減社會對于此類院校的偏見,從而為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4]。
3總結
積極心理學順應了“以人為本,和諧心理”的宗旨,適應了時展的需要,若能將其與高職院校課程、校園活動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進行對應融合,形成立體化的多層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并較好地付諸實踐,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各方對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可和關注度,為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新的契機。
參考文獻:
[1]張利芹.淺談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構建[J].現代婦女(下旬),2013(12):17+122.
[2]甘雄.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0(24):80-82.
[3]李玨,艾煜.高職院?!洞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南方農機,2019,50(10):15.
[4]賀杏妹.“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南方農機,2019,50(12):103+109.
作者:朱壹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監管執法計劃
- 下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