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治療延續性健康教育分析
時間:2022-05-15 10:52:02
導語:艾滋病病人治療延續性健康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在對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延續性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方面所發揮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艾滋病病人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以常規的健康教育為主,在對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另外增加使用延續性健康教育方法。結果:實施延續性健康教育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存在惡心不良癥狀人數為1例,發生概率為5.00%,與實施常規健康教育的對照組相比較,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結論:在延續性健康教育模式下,患者對自身疾病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能夠坦然面對,治療依從性提高,便于后續各項治療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關鍵詞:艾滋病病人;延續性健康教育;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艾滋病病人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相關檢查方式下,所有患者均已經確診,患者精神、意識正常,心肝肺重要器官健全,共26名男性,其余14名患者均為女性,最大年齡為54歲,病程最長為7年,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組間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1]。1.2方法。將常規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對照組,待患者入院后,按照規定完成患者各項生命指標的監測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患者的病情情況,采用口語描述的方式,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及各項治療環節開展的意義,在醫生的叮囑下,給予患者適量藥物,告知患者藥物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將延續性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觀察組。首先,由科室內經驗較為豐富的護理人員共同組建專門的健康教育小組,對每一位患者的病例資料以及家庭經濟情況、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擁有全面的了解,借助現代化計算機等信息設備,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對有用的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并分析,小組成員共同商討有關艾滋病延續性健康教育的開展適宜,建立明確的宣教目標,再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確保其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價值。為了達到較好的實施效果,可借助現代通信工具,如:QQ、微信等方式,向患者實施健康知識教育。此外,醫院可定期開展與艾滋病知識相關的講座,聘請知名度較高的醫學診治專家,與患者面對面交流,耐心傾聽患者所提出的問題,盡全力為其解答,告知患者配合治療的重要性。1.3觀察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進行評估,計算依從率,若對應數值在95%以上,則表示為完全依從,若對應數值,在90%-95%之間,則表示為基本依從,若對應數值在90%以下,則表示為不依從。對患者HIV病毒載量和CD4+T淋巴細胞進行檢測,以上述指標作為本次護理效果的主要評判依據。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分為計量資料,單位用(xˉ±s)來表示,在t、χ2檢驗方式下,若組間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結果
2.1觀察組患者完全依率。為85.00%,明顯高于對照組(65.00%),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2.2觀察組患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明顯多于對照組,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兩組患者病毒載量無可比性(P>0.05)。詳細數據間表2。
3討論
艾滋病屬于一種較為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艾滋病病毒的侵入所致,就現階段來說,在臨床治療中并無特效藥,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有可能會直接死亡。受到疾病因素的影響,多數患者在治療期間情緒低落,心理狀態差,易怒,甚至做出輕聲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難度。為了讓患者能夠快樂的度過僅有的時光,控制住疾病的發展速度,臨床護理工作的實施變得尤為重要。在此期間,醫護人員應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除了要根據規定,合理開展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外,還應學會與患者進行溝通,使用正確的方式,向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為目標,在向患者傳授更多疾病相關知識的同時,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使其勇敢面對病魔,保持平和的心態,按照醫生的叮囑,配合完成各項治療環節[2]。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評分明顯高于實施常規健康教育的對照組,且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見,在對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延續性健康教育的使用價值較高,適宜采納。
參考文獻
[1]林平,林丹,劉桂華.高危早產兒家長延續性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應用成效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9,25(05):97-99.
[2]劉艷.延續性護理干預提高高血壓自我管理水平及健康行為的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2):323-324.
作者:黃春梅 單位:貴港市人民醫院感染科
- 上一篇: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 下一篇:冠心病老年術后患者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