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芻議
時間:2022-11-10 05:08:36
導語: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也隨之發生了一些變化。鑒于此,作為高校的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和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發揮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作用,使大學生能夠及時地調整好情緒,確保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去迎接各種挑戰。
關鍵詞: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探索
大學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這個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里,大學生的思想逐步趨于成熟和穩定。然而恰恰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們的情緒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更容易發生變化,有時也有過激表現的情況出現。
一、心理健康的教育意義
所謂心理健康的教育意義,就是能讓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當有問題出現時,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對策及措施,并且能在現實的生活中熟練地運用這些方法、對策及措施,在能夠自助的同時又能幫助他人,從而可以全面認識和客觀地看待問題與社會,適應生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健全的人格[1-3]。
二、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一些高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也不夠重視,創新性不強,所以從整體看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遠遠不能適應當前高校學生的要求。即使有些學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教學范圍較小,影響力不強。還有的高校沒有從國情出發,不切合實際,盲目機械地照搬照抄國外的一些理論教材,因此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世界的一些發達國家發展的確很快,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預防各種心理疾病,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些國外好的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的確值得我們今后去學習和借鑒。現在的一些大學生獨生子女較多,他們雖然思想活躍,聰明好學,眼光敏銳,但是由于一些大學生缺乏適應環境、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控制力也不夠強,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常常無所適從,其表現是精神萎靡不振,情緒波動大,往往處在恐懼、孤獨以及焦慮之中。這時如果不及時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很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心理問題和障礙的產生,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大學生還有輕生的念頭,甚至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另外,新時期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途徑之一。但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網絡平臺的復雜性也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沖擊,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經常混夾在其中,大學生有時辨別不清。特別是通過觀看微信、微博、快手等一些自媒體時,他們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誤入歧途,有的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從而在心理上造成不可避免的負面作用[4-5]。
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第一,高校和教師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也就是說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終放在首要位置;第二,學校要充分構建出符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并不斷地在實踐中去創新;第三,學校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處為學生著想,一切為了學生,從而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和環境。(二)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關系到立德樹人的大事,因此必須把這項工作抓緊抓牢,要始終把這項工作貫穿到教育和教學當中。誠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即不相同但又緊密相連,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其主要內容是完全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是一門理論課,學生開始學習時,很可能感到枯燥也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多變的情景教學的方法,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產生互動,營造一種活潑輕松的氣氛,使大學生的情緒得到放松,有話可以大聲地說出來。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能夠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發展,與此同時可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思想政治覺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三)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高校的微課教學當中。學校應該精心策劃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日常高校的微課教學當中。高校教師可通過拍攝視頻以及制作微課課件,傳授心理健康知識,緊扣大學生的心理品質和發展趨勢,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和訴求。例如,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的不同有針對去設計一些課程,讓大學生能夠對號入座,直面問題,并能客觀地分析問題,達到擺脫困難,提高情緒的目的。(四)以班主任隊伍為核心,建立網絡心理輔導咨詢平臺。高校的班主任是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還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實施者。因為班主任比較了解班級里學生的情況,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學校以及家長建立起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也可以借助社會的力量,使大學生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幫助。還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邀請心理專家與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在線上進行一些有關心理方面的咨詢與討論,這樣可以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五)提高班主任的綜合素質。當然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其綜合素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時時充電,有條件的還可以參加一些心理咨詢的相關培訓,要有廣博的知識,應具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文化底蘊,時時刻刻做學生們的表率。與此同時,要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了解他們的訴求,爭當學生排憂解難的行家里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要積極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信心,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體質,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困難。新時代,讓我們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林淑玉.論多維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輔導員,2015(5):29-33.
[2]王麗卿,趙凌飛.試論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心理月刊,2020,15(2):48-49.
[3]孫慶瑤.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與發展趨勢展望:評《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9,15(10):190.
[4]賈文夢,劉曉平.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生活的重要作用:評《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J].林產工業,2019,56(10):73.
[5]張雪嬌.新時期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濱州學院為例[J].科技風,2019(25):17.
作者:侯曉樂 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
- 上一篇:肺炎下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下一篇:優化中職班級管理工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