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授法在起搏器安置術健康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2-04 03:46:01
導語:回授法在起搏器安置術健康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在永久起搏器安置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科行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的住院患者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術后宣教模式,觀察組在相同時間點,通過觀看宣教視頻并結合回授法進行健康教育,收集兩組患者出院時患者滿意度評分、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問卷得分,以及出院后1個月以及3個月的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得分。結果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得分、滿意度及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永久起搏器安置術患者進行術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以及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健康宣教的吸收程度以及理解程度,還有助于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視頻宣教;回授法;永久起搏器安置術;健康教育;護理;生存質量
永久起搏器安置術是一種治療不可逆的心臟搏動和傳導功能障礙的有效方法。隨著其應用的日益廣泛,其術后護理以及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而目前臨床護理健康教育以單一的灌輸為主,容易受到護士溝通能力、患者文化水平等諸多方面的影響[1]。回授法則是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后,通過讓患者復述護理人員所授信息,并評估其是否正確的一種雙向信息傳遞的健康教育方法[2]。可以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理解,有效的減少患者的誤解[3]。而視頻宣教的方式則可以將健康教育的內容統一化,形象化,彌補患者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4]。因此,這種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不僅可以確保宣教內容的一致性,還可以通過及時的反饋,進一步指導和糾正患者,強化健康宣教的效果。現將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應用于永久起搏器安置術患者術后健康教育中所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科行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的住院患者68例。納入標準:于本科成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術后安返病房患者,不限年齡、種族、地區,并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標準:。重要臟器有明顯功能障礙,及精神障礙、妊娠以及合并其他心臟疾病患者,以及拒絕參加此研究者。將68例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觀察組男23例,女11例;年齡71~42歲,平均年齡(59.15±7.13)歲,對照組組男26例,女8例;年齡73~43歲,平均年齡(60.03±7.53)歲,兩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1.2.1制作宣教視頻。由主治醫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以及護士2名組建視頻制作小組,總結本科起搏器安置術相關健康教育內容,并查閱相關文獻后,進行宣教視頻的制作,主要內容包括術后體位與活動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注意事項、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起搏器的設置頻率及使用年限、飲食指導、活動量指導,并要遠離磁場以及定期隨訪等。按照不同時間點及患者需求共制作4組視頻,宣教時間分別為術后當日,術后第3日,術后第5日以及出院前1日。宣教內容循序漸進,語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多專業術語。1.2.2觀察組。分別在患者術后當日、術后第3日、第5日及出院前1日由責任護士以視頻方式對患者進行術后宣教,并采用回授法評估患者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對理解有誤或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確保患者理解全部宣教內容。1.2.3對照組。分別在患者術后當日、術后第3日、第5日,及出院前1日由責任護士以常規宣教模式進行口述宣教,宣教內容與視頻宣教內容一致。1.3評價指標。1)采用張代民等[5]研制的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qualityoflifeinstrumentforpatientswithpacemaker,QLIPP)對患者術后生存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4個維度,共34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共有5個等級:“根本沒有”“幾乎沒有”“有一些”“大多時候有”“非常明顯”,分別計做1~5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2)自制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問卷,內容包括:脈搏測量方法、飲食指導、術后活動與休息、并發癥的預防、傷口的觀察與管理、復查時間與方法、日常活動指導、起搏器使用年限等,共20個條目,每題5分,共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相關知識知曉率越高;3)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天津市護理疾控中心2016修訂版),共15個條目,每條目1~5分,總分為15~75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1.4評價方法。1)在患者出院前填寫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及自制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問卷,并當面收回,滿意率=滿意/總人數×100%;2)患者出院后1個月以及3個月以電話隨訪的方式填寫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出院后1個月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得分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得分比較,見(表1),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2患者出院后3個月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得分兩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起搏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得分比較見(表2),觀察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3患者出院時滿意度調查結果兩組患者出院時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見(表3),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4患者出院時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問卷得分兩組患者出院時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相關知識問卷得分比較見(表4),觀察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永久起搏器需要患者終身攜帶以及維護,因此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也應受到更多的關注,而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處于中等水平[6]。同時,王琴等[7]也發現患者對起搏器功能與相關維護知識的缺乏會使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自信心。可見,更加高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此類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回授法結合視頻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術后生活質量。也有國外研究顯示[8],回授法因其雙向交流的模式,更加注重于患者的感受,加強了護患溝通。因為,責任護士的熱情服務和耐心指導,不僅有效解決了疑惑,還使護患關系變得更加的融洽。
參考文獻
[1]潘翠柳,張雙,張志茹.回授法在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6,31(14):110-112.
[2]周長蘭,聞俊,謝翠琴.回授法促進肺結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鍛煉的實踐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5):368-371.
[3]Tamura-LisW.Teach-backforqualityeducationandpatient意度提升的結果相一致。同時,視頻宣教不僅縮小了護理人員溝通能力,以及患者文化程度的差異,還通過多元化的宣教方式加深了患者記憶,因此研究結果中顯示術后三個月生活質量差異更顯著。綜上所述,結合回授法的視頻宣教模式應用于永久起搏器安置術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safety[J].UrolNurs,2013,33(6):267-271.
[4]余愛萍,陳潔,林郁清.回授法聯合視頻宣教在COPD患者肺部吸入劑使用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30):3902-3905.
[5]張代民,郭濤,李淑敏.起搏器患者生存質量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2,6(23):3490-3491.
[6]姚倩,蔣進,彭順蓉.應用ADOPT模式對永久植入起搏器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4):298-301.
[7]王琴,孫國珍,田金萍,等.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學雜志,2015,30(21):15-18.
[8]AhmadidarrehsimaS,RahnamaM,AfshariM,eta1.Efkctivenessofteach—backself.managementtrainingprogramonhappinessofbreastcancerpatients[J].AsianPacJCancerPrev,2016,17(10):4555-4561.
作者:朱雅琳 單位:天津胸科醫院心內四科
- 上一篇: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學督導探討
-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