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庭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26 11:15:00
導語:孩子家庭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昨晚,婷兒興奮地對我說老師表揚她,說她的家庭教育好,叫寫一篇文章。細想下來,我有什么值得拿出來炫耀的呢?看著孩子那天真的笑容,我卻無法拒絕。今天早上臨上班時,婷兒還在叮囑我要把這事放在心上。沒辦法,只好重新整理思路,想想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到底做了哪些?
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婷兒一生下來不久,她的爸爸因遠在河南某部隊工作,便很少有時間陪她,大部分時間是我們母女倆相依為伴。自她兩歲多,我就把她送了幼兒園。每個孩子進到幼兒園第一天可能很興奮,但接下來就會感到不適應,于是哭喊著不想去。在這時,最怕的就是心軟。如果心軟的話,孩子就更想依賴于你,那么你根本就做不了什么事,同時也對孩子的教育不利。
也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每天早上重復著“刷牙、洗臉、吃飯”,晚上重復著“刷牙、洗臉、洗腳、睡覺”等幾句話,久而久之,婷兒也就養成很好的習慣。每天早上起來就自己動手刷牙--洗臉--吃飯—上學。晚上睡覺前也是按照我說的在做。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堅決不插手,讓她自己去做,即便她用哭鼻子的方式緾著你,你也不要心軟。一個女孩有時其個性難免比男孩要軟弱一些,對于新鮮事物既感到好奇又感到害怕。此時我們就要從正面鼓勵她,教會她什么叫勇敢。能夠嘗試的就大膽去嘗試,即便錯了也無所謂。
婷兒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就自己一個人去,放學回家也是自己回來,雖然有時難免覺得這樣有點不盡人情,但想到女兒的成長,我還是放手讓她自己去做了。
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一種好奇心,對什么新鮮事物都想去嘗試。然而能把興趣培養起來的卻很少。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勢,家長們不得不為孩子的將來著想。于是就想盡辦法讓孩子學各種各樣的技能,以便為將來做好鋪墊。但這談何容易啊。
針對孩子在學校英語學得不好的情況,我也不知道是否有老師方面的原因。總覺得老師在一年級時對英語不是很重視,從而孩子們也沒學到什么英語。有時光靠家長一方面的努力也起不了作用。作為小學生,老師的威性要高于家長,老師說的一句話往往比家長說的十句話還管用。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上次開家長會時,李老師提到班上學生的英語成績令人擔憂,我為此也深思過。也許教學大綱上對學生英語的要求不是那么嚴格,所以老師在引導學生方面要求也沒像數學、語文那樣做強性的要求,于是就出現了大部分學生對學了一年的英語都沒什么概念。而那些學得好的學生,都是在外面另外交錢學。為此,我們也為了女兒的前途著想,也只有掏錢讓孩子去成華少年宮學了。但我個人的意見是:學校本來就有英語老師,如果老師負責,適當地給學生一點壓力,有意識地叫他們記一些單詞,我想班級里面的整個英語水平都會提高不少。
婷兒最初去學英語時很有興趣。因為是從ABC開始學的,從簡到易。但到后來,難度增加了,教師的布置的作業也增多了,于是她就出現了厭學的情緒。為此我就從另一方面引導:怎樣既能把單詞記住又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就如游泳池:swimmingpool這個詞很長,但只要掌握方法,在短時間內就能記得很準,很牢。我的方法是叫她先讀幾遍,然后用學拼音的方法去拼,只要拼得出來,這個單詞大部分就寫得出來,婷兒聽了很能接受,于是就試著去拼,當她記住這個單詞后。她很是興奮:原來記單詞也不是那么難的。
三、培養孩子養成觀察的習慣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像大人那樣有很好的耐性。再加上她是女孩,有時難免會在媽媽面前撒撒嬌。
如果和孩子一同去爬山,她會爬得比誰都快,下山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步行到一個朋友家去做客,而到這朋友家又有一段距離,那么走不到一半的距離,孩子就會不想走,而說太累了的話。這時,如果你由著她的興致,她就會越發拉著你,不想走。于是,我便引導她去觀察周圍的人和物。這學期語文課本上正好學了一篇《流動的畫》,于是我就邊走邊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一方面轉移了她的注意力,一方面又能漸漸培養起她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于是一段看起來很枯燥、單調的路程便變得有趣多了。
四、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多和朋友們玩
只要孩子學習作業完成了,我一般對她是不做強行要求的,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有在玩耍的過程中才能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不管是和大人還是小孩,只要能夠參與的,都讓她盡量參與。學會招呼人、學會禮貌用語、學會贊揚別人、學會用愛心對待他人。
總之,對孩子的教育要循循善誘,才能把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然,婷兒還是有些不好的習慣的。但只要她每天都在進步,我這個媽媽的就會感到欣慰!
- 上一篇: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家庭和學校和諧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