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庭教育對兒童思想品德的影響
時間:2022-02-17 09:18:26
導語:傳統家庭教育對兒童思想品德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家庭,承載了培養兒童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務。我國傳統家庭教育文化根植于整個家庭教育觀念之中,對兒童思想品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傳統家庭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對兒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關鍵詞:兒童;思想品德;家庭教育
家庭,作為社會中最基本最穩定的構成單位而存在。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自兒童起所接觸的教育,是每個人逐漸實現自身社會化的必經之路。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結合現代觀念,家庭教育是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初始教育也是終生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是整個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具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滲入每一個家庭教育之中,長期以來為我國很多家庭所傳襲和借鑒,成為我國家庭教育的主流,對于我國人才的培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家庭教育是人所接受的最初的啟蒙教育,自幼而起,對兒童的思想品德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經歷了幾千年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傳統家庭教育思想于今的教育來說既有精華亦有糟粕,對兒童思想品德的教育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一、良好的傳統家庭教育對兒童思想品德形成產生的積極影響
(一)踐行以早教觀念,使兒童得到及早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具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進行的,主要是長輩對晚輩進行的,傳統家庭教育觀念之中特別注重對兒童思想品德的及早教育,強調“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①。人處于幼年時期,心性未定,且兒童的學習方式大多是仿效類學習即對學習家長表現出來的行為或思想的觀察和模仿,因此兒童具有更強烈的可塑性。此外,兒童記憶力強,大腦發育迅速,學習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更有利于兒童良好思想品德和接受知識的能力的培養。
(二)倡導以德教為先的教育內容,使兒童能及早獲得更良好的品德教育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提倡以德育為先,強調從“人倫”著手,以注重培養兒童的思想品德為核心,力圖通過道德觀念的灌輸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孩子學會做人。對兒童的教育首先著眼的是“成人”,于此之后才是“成才”,其目的首要是培養君子,重視兒童個人品德修養而輕視智能技巧的培養,認為做人第一,謀生次之。
(三)實行言傳身教、家風陶冶為主的教育方式,使兒童能獲得良好的學習對象和成長環境
家庭教育是父母對子女自覺或非自覺、有形的或無形的教育行為,中國傳統教育倡導家長以身立范、立教,從而潛移默化地陶冶兒童的品德和情操。所以我國傳統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言教和身教,尤其重視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坐臥以及接人待物的情形都為兒童耳聞目睹。兒童成長初期的學習方式大多都是仿效式學習,模仿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會通過模仿父母來調節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二、不當的傳統家庭教育對兒童思想品德形成產生的消極影響
(一)奉行望子成龍、光宗耀祖的教育觀念,實行“明刑弼教”
傳統家庭教育在“望子成龍”、光宗耀祖的教育觀念下,實行“明刑弼教”,主張以家法、族規等形式,對兒童品德行為的養成進行規范、懲戒和約束,這與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核心即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輔”的教育觀念相符合。傳統家庭教育觀念認為父母體罰子女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子女對父母的責打非但不能產生怨恨,責打后還更應該孝順父母。現如今,這種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在現代家庭也普遍存在。從傳統家庭教育倡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觀念來看,父母對子女成長的期望是無可厚非的,但隨著后來家庭教育對這種觀念的繼承和演變,逐漸演變為“逼子成龍”、“逼女成鳳”,家長變得更加理所當然的對子女進行強制的教育,強迫性的促使兒童學習家長所要求的東西,日漸將家長自身對未來的期望放到子女身上,忽視了兒童品德的教育,這種方式非常不利于兒童思想品德行為的良好養成,形成兒童成長中的陰影,不僅使兒童遭受皮肉之苦,而且壓抑兒童個性的發展,造成兒童精神上的嚴重傷害,一定程度上還會導致父母與子女關系僵化,從而更加不利于兒童思想品德的引導和培養。
(二)封建綱常思想殘留,教育內容缺乏科學性
從教育內容來看,傳統家庭教育內容以封建綱常的道德規范為主,在“三綱五常”的指導下進行教育,其教育的思想內容無不帶有濃烈的封建主義色彩,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②、“男尊女卑”③、“明哲保身”④等思想,這些思想內容是中國封建社會以家作為天下之本,以小農經濟作為社會生活重心的產物,它貫穿于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之中,將家族利益放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將兒童視為家庭的私有財產,這種小農意識的思想觀念成為家庭教育的指導思想,嚴重影響家庭教育的成效。傳統家庭教育用封建綱常倫理等思想內容來教化兒童,使其成為封建思想里要求的“君子”,這樣不僅禁錮了兒童思想品德的自由全面發展,還將帶有一定程度封建色彩的思想內容融入兒童思想品德行為之中,易導致培養出兒童謹小慎微、自私狹隘的性格,亦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
作者:張茜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注釋:
①《漢書•賈誼傳》.
②《神童詩》.作者汪洙,字德溫.北宋年間著名學者.
③舊時社會風俗,《列子.天瑞》:“男女之別,男尊女卑.”
④《詩•大雅•烝民》.
參考文獻:
[1]許正偉.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比較發展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
[2]李尚穎.淺析傳統家庭倫理教育思想[J].比較教育研究,2013(12).
- 上一篇: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 下一篇: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