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影響力

時間:2022-08-10 09:43:16

導語: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影響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影響力

1父性教育在兒童身心發育方面,起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俗話說相夫教子,教育孩子似乎只是媽媽的責任,其實,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人格和意志上的影響是最特別的,它更多地來自于爸爸,使父性教育具有母性教育代替不了的優勢。1.1父性教育對兒童生理正常發育方面的影響。在一個家庭中,那些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游戲,大多都是爸爸帶孩子玩的,因此,爸爸是孩子重要的游戲伙伴,而這些游戲對于孩子的體能,智能等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生理健康,全面的發展。1.2父性教育對于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父親具有富有進取寬厚等性格特征,這對孩子的影響極大,較母親而言,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往往更加嚴格,因此,父性教育更能夠培養孩子自立、自信、堅毅、果斷、堅強等方面的性格。在“爸爸去哪兒”的節目中,爸爸們采購、捕魚、挖藕、賺錢等活動也都反映著男性的特質,為孩子們做好了榜樣。其中,郭濤在唱歌環節中,對著石頭說:“這個節目你還想參加嗎?”看兒子猶猶豫豫,郭爸爸又繼續說道:“你還是個爺們嗎?累是理由嗎?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和我講講,逃避是不勇敢的行為。”這樣的親子對話,無疑給予了孩子自己調整的時間與空間,給予了孩子主動適應、鍛煉自我與主動更正的機會,孩子勇敢、冒險和勇于面對困難的堅強人格也是這樣被慢慢培養起來的。1.3父性教育對兒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兒童性別角色認同的基本途徑是模仿。父親提供一種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從爸爸的身上開始明白男人應該怎樣待人接物和處理問題。男孩性格明顯女性化,通常都是由于缺少父性教育。同時,女孩也能通過父性教育了解異性特征,如果與父親缺少交流和接觸,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與女性的區別的問題將很難被理解,并且常常會表現出焦慮、羞怯、無所適從,特別是在青春期時,與男性交往時。

2父親教育方式的不同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何與孩子溝通?一旦孩子失控了該怎么辦?在《爸爸去哪兒》里,這些明星爸爸遇到的難題和應對策略,應該會讓大部分的爸爸產生共鳴,同時,在明星爸爸們身上,也能找到自己與孩子最佳的相處方式。2.1散養型。郭濤認為,對男孩的教育方式,就應該放養,他說:“我崇尚比較自由寬松、任其興趣發展的教育方式。”石頭的性格比較開朗活潑,是因為和爸爸之間的溝通方法比較爺們。郭濤將兒子當做小男子漢來培養,注重養成兒子的獨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與孩子平等共處的這種做法值得肯定,但也要把握好度。2.2放手型。在節目中,王岳倫王爸爸是屬于甩手掌柜型爸爸。從他和女兒的溝通中可以看出,每次女兒哭了,王爸爸并不能馬上反應過來,而且也不知道女兒哭的原因;面對孩子哭泣也不知道如何去哄。當女兒不想學唱歌,想要去和小羊玩的時候,王爸爸說:“我們不學的話,比賽就會輸,如果輸了的話,就吃不了飯,這樣你會餓的!”于是小詩齡立即就乖乖學起來了,這個時候,爸爸還是很有辦法的。

3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力應當如何發揮

3.1提高父親的家庭教育責任感。在現行的家庭教育中,爸爸應當從“孩子的事就應該女人管”的傳統觀點中擺脫出來,知道自己既是孩子的供養者,也孩子的教育者。爸爸要正確認識到父性教育的作用,并且積極投身到家庭教育中,多花時間陪伴和教育孩子,引導孩子進行生活實踐的經驗探索,為孩子提供力量源泉。3.2單親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策略。對于孩子跟著母親的單親家庭而言,因為父親的缺席,這往往會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這類單親家庭中,母親有時就需要扮演父親的角色,要與孩子進行父親和他們在一起會做的游戲,同時也可以請舅舅和外祖父,姨父等這些母親家的男性充當父親的角色,對孩子進行父性教育。這樣,孩子就會得到父愛和父性教育,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3.3提升父親自身的修養和教育技能父親自身教養的提高,是教育好孩子的有效準備。作為爸爸,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多參加孩子的家長會,與老師進行交流,有助于掌握教育孩子的恰當方法。爸爸了解孩子是多方面的,如興趣、習慣、愛好等;爸爸還可以從老師、同學、孩子的社會交往、孩子的日常情緒變化、生理變化,甚至日常生活起居去了解。很多孩子認為,常常委屈或誤解爸爸,認為他們不會傾聽。孩子的成長中,父性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父親的教育方式嚴而有格、愛而有度,與細膩的母性教育相得益彰。我們應當認識到,將“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結合起來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才能促進兒童和諧、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國聰.《爸爸,去哪兒》何以走紅熒屏[J].電視研究,2013,(18):92~93.

[2]閆秋菊.讓爸爸成為家園共育的參與者[J].中小學教育,2013,(10):271~279.

[3]張潔.父性教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9):84~85.

[4]周玲.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力及現狀分析[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84~90.

作者:吳玥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淞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