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技巧
時間:2022-08-10 09:45:21
導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研究和關注的重點,是關系到小學生健康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教育。過去由于過度重視學生知識培養(yǎng)和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錯誤認識,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嚴重缺乏,甚至被完全忽略掉。在新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下,需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開展科學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基于此,本文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措施進行了相關的分析,以期為現代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巧
科學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時期小學教育發(fā)展的必然,同時也是為國家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綜合人才的重要路徑。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的基本前提,在小學教育階段要開展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為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針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與知識教育、身體素質教育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滯后性和獨特性,每一個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與出現的問題都是不同的,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原則。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主要是指開展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都應當盡可能的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以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狀況為根本。其次,要遵守差別化的教育原則,不同的小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個性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心理狀態(tài)同樣也千差萬別,因此,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做好個性化分析,采取差別化的、針對性強的教育措施。另外,在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參與性原則,這主要是指在參與主體方面,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與小學生成長發(fā)展相關的主體都要參與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而在教育活動中則表現在需要多組織和采取互動性強、參與性強的措施來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的技巧和措施
從小學生教育實際出發(f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組織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需求,學校和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活動。首先,要加強與小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困擾,根據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疏導和引導,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由于小學生處在認知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在很多事情上都比較好奇,但是由于認知水平有限,同時受到客觀因素如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心理健康有可能會出現發(fā)展偏差,因此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小學生遇到問題就想到要咨詢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其次,教師要注重小學生自尊心的保護,自尊心是個體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關系到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保護小學生的自尊心,要用鼓勵和激勵的態(tài)度來對待小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和表現,即便是小學生做錯了事情,也要注重在保護起自尊心的基礎上進行批評教育。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要多為小學生展示自己創(chuàng)建舞臺,增加小學生的展示實踐經驗,讓小學生在不斷積累的認可中堅定自信心,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另外,針對小學生,學校要建設相關的心理健康檔案,做好小學生日常學習和表現的觀察、記錄,及時發(fā)現小學生的反常情況,積極行動起來,糾正其錯誤,幫助小學生心理更加健康的發(fā)展。(二)注重在日常學科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小學生在學校期間,參與最多的活動就是各門學科的教學活動,因此,以學科教育為主要陣地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比如語文學科中的人文性、文化性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觀,數學學科中的邏輯性、理性思維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觀,這些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科教育中,教師要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在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方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小學生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促進小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三)做好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和配合。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難以全面實現的,需要與小學生的家庭教育做好銜接。首先,家長要努力為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小學生在充滿關愛、充滿知識和價值觀正確、行為習慣良好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構建自身健康的心理。家長還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要做到“放下手機、關愛學生,放下成績,關愛心理”,要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其次,教師要與家長進行密切的配合,通過現代通訊手段及時的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并且與家長一起探究針對小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和計劃,從而促使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小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需要做好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科教學中注重滲透教育,并且要與家長進行積極配合,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浩偉.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7(20):181-182.
[2]王君秋.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與策略[J].學周刊,2016(03):125.
[3]楊明霞,王雪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01):92-93+75.
[4]竇小平.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認識[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03):4+6.
作者:郭丹 單位:哈爾濱市馬家溝小學校
- 上一篇: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影響力
- 下一篇: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