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品質探索
時間:2022-01-04 09:41:33
導語: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品質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個人健康人格的養成離不開家庭的熏陶與教育,尤其是在孩子幼年時期,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父母的愛是孩子在這世間最好的成長劑,但是就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由于缺少父親或母親的愛,也就缺少了以健康的心態成長的前提保障。因此關于單親孩子的教育問題,應引起教育界的關注,通過怎樣的教育方式,減少孩子心理的傷害,幫助他們調整好正確的心態,以健康的心理意識快樂地成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狀態
通過長時期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長期生活在破碎殘缺的家庭環境里,缺少父母的關心與愛護,讓他們從小就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他們往往因缺少父母的愛而變得敏感脆弱,相比較正常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成熟較早,但是他們呈現出來的成熟是一種畸形的不健康的成熟,例如他們在為人處世時經常會用一種固執、片面的態度去看待事物,而且也害怕與別人相處,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烈,并且也經常因為家庭的不和諧而變得封閉自卑,或者因得不到父母應有的關愛而變得叛逆、玩世不恭,甚至嚴重的孩子會產生錯誤的意識觀念,心靈扭曲,違法亂紀,為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困擾。相比較正常家庭的學生來說,單親家庭的學生大部分都有著失望、難過、自卑、孤獨、封閉等的特點。這是由于在孩子正需要關愛與呵護的時期,長期的家庭不和諧或缺少父母的關愛,讓孩子產生一種父母背叛了自己的意識,因而讓他不愿意再去相信別人,將自己封閉起來。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心里的難過與委屈沒有地方可以訴說,他們就會在主觀意識里構建起自己的世界,通過游戲或是其他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調節,進而變得心態消沉。另外,孩子大多都是內心脆弱的,他們害怕面對也接受不了自己與別的學生不一樣,害怕受到同學的嘲笑與輕視,因此單親家庭的學生常常處在一種不安、焦慮的心理狀態里,當同學因為其他的事情而笑時,他們可能覺得是在笑自己沒有爸爸媽媽,長此以往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就會變得更加的敏感與焦慮,進而形成不健全的思想意識。單親家庭的孩子普遍因為缺少健全的愛而缺少安全感,他們的內心世界較之家庭健全的孩子更加的豐富卻又孤獨。
二、提升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在班級生活里撫慰傷痕。對于學生來說,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在班級里與同學一起度過,應此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單親家庭的學生與同學消除隔閡,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里,與同學一起健康成長,對于單親家庭的學生心理教育來說是最為有效的一種途徑。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陪伴在心理的慰藉程度僅次于父母的愛,當單親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健全的家庭的關心與愛護時,良好的同伴關系對他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教育者,應努力構建起良好的班級氛圍,例如在課堂中向他們進行提問,讓他們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在學習中獲得的成功與快樂取代生活中的不愉快,另外,也應多加鼓勵他們參與到班級中的各項活動中去,例如通過在班級里安排拔河比賽,讓他們在與同學親密無間的合作中拉近同學關系,感受到老師與同學對他們的重視,淡化他們心中的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不同,拉近單親學生與其他同學間的關系,通過同學間的陪伴給他們心靈上的慰藉。2.在教師的關愛里淡化創傷。在學生的成長時期,離不開家長與教師的引導,當學生在父母身邊得不到健全的愛時,教師就應充分發揮自身人格魅力,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與關愛。老師與父母一樣,在學生的意識里都是大人、是長輩。因此他們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與認可,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注意單親學生的思想變化及實際需求,在學生需要傾訴時,做好他們的傾聽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次在校園生活中重視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他們多加鼓勵,引導他們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鼓勵他們在班級的建設工作中出智出力,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班級的參與感。另外,教師也應教育其他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不能有取笑、嘲諷、戲弄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及做法。讓單親家庭的學生在教師的關愛里調節心態,健康快樂地成長。3.結合社會做好單親學生心理教育工作。單親家庭的學生的心理創傷不僅來自家庭與不懂事的同學,也來自社會中的偏見,因此社會的關注也非常重要,通過社會中多媒體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單親家庭的學生需要的關注與關愛,為他們創建起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也可以通過社會的力量舉辦一些單親友誼活動等,通過社會的同化消除單親學生心中的芥蒂。
作者:楊永霞 單位:酒泉市實驗小學
- 上一篇:電子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
- 下一篇:家庭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
精品范文
9單親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