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課程視角下的烹飪專業理論課教學策略

時間:2022-01-17 04:32:00

導語:分析新課程視角下的烹飪專業理論課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新課程視角下的烹飪專業理論課教學策略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給教學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目前,烹飪專業理論課教學改革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績,教學質量也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觀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水平的提升等,直接影響到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地分析研究并加以解決。

【關鍵詞】新課程烹飪專業理論課教學觀教學方法教學水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理念、教學行為、學習方式的改革已全面展開,新課程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逐步走進課堂,逐步為社會各界所接受。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科教學改革已有了很大的進展,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我們去揭示和認真分析,并探討解決的辦法。

一、真正轉變教學觀念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形成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然而,在烹飪專業理論教學的實踐中,不少教師只熱衷于操作層面上的外形改革,過分追求一種外在形式的模仿,學生內在的情感和思維并沒有真正被激活,也就達不到創新意識的發揮。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師還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傳統的老路仍在走,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還在主導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轉變教學觀念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意味著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要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要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體驗、探索精神、行為培養等全面予以關注。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在現實情況下應達到的水準,而且更要關注對他們的未來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的素質和能力。如學習興趣、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合作態度、感受和欣賞能力、科學態度和思維品質等。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生的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真善美的統一體。這就要求我們轉變傳統教育中“師道尊嚴”“唯師是從”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方主體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切實把教學活動看成是一個不斷面臨新問題的過程,是一個知識擴展的過程,是一個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從而做到師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相互激勵,做到教學相長。

二、確實改革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強調改革傳統教學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雖力求改革,但實質上仍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具體表現在:其一,總跳不出灌輸式教學的框架。學生總讓教師牽著鼻子走,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現狀幾乎沒多大改變;其二,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未得到培養;其三,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怎樣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探究得出結論,教師較少考慮,只要學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得出預期的結果就行。改革教學方法,關鍵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科學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更切合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與學習實際,并充分發掘他們的深層潛能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和探索者。首先,教師要做好“提問”的示范: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哪些問題,在什么情況下可能產生問題,針對具體內容可提出什么樣的問題等等。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可以就教材提出問題,可以就課堂任一教學環節提出問題,也可以在課后提出問題。

2.教師要給予藝術性的指導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導”,即指導、誘導、疏導等。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兩點:第一,要想方設法創造探究和發現的情境。向學生提供探究和發現的情境,是激發學生的研究欲望,促使他們能向廣度和深度去探究,以維持學生積極向上的思維狀態。第二,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多種渠道去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能對各種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提煉,并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在教學中,學生往往不能通過外表現象而抓住其本質特征,也不能對有關信息進行準確加工提煉,這時教師就要認真組織學生進行研討,幫助學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導他們進行抽象和概括,達到知識的內化。公務員之家

3.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學習方法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授之以漁”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備課時要備學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要做好學習方法的示范,并讓學生把學習方法內化。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提出明確的目標。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能夠明確、恰當地確定出學習的目標;能夠掌握烹飪專業學習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能夠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并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第二,指導學生自我反思,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經常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監控和調整。指導學生每天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回顧與反思,及時糾正學習方法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