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作業批改評價功能健全

時間:2022-01-25 04:52:00

導語:探作業批改評價功能健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作業批改評價功能健全

[摘要]教師對學生作業批改就是對學生每天學習的肯定或否定,非對即錯式的批改方式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要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必須完善作業批改的評價功能。如何完善作業批改的評價功能,本文就此問題做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作業評價發展

一、研究的緣由

新課程指出: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我們在學生的作業批改中,總是以題目的對錯多少作為唯一標準,這種評價僅僅是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作為單一的評價。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這種評價方式往往打擊了學生的信心,學生看不到發展的希望,因而對作業乃至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而新課程強調:學生作業批改的評價的角度應從終結性轉向過程性和發展性,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給學生以彈性化、人性化的發展空間。

如何有效地發揮作業評價的“了解學生、幫助學生、激勵學生”的功效呢?使我們的作業評價更趨全面性、合理性、科學性和發展性?我認為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迫切需要改變作業批改的標準,改變以往評價的模式,在學生作業批改評價中開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三者結合;等級與評語的有機結合。作業批改中多元化評價的策略研究,是值得探究和嘗試的一條途徑。

二、理論的依據

新課程體系下作業評價功能將重在幫助學生發現與發展潛能,認識自我、展示自我,促進學生整體的發展。另外,在評價方式上,將提倡多元評價,淡化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注重作業對學生成長的教育發展功能。

新課程指出:日常的作業批改評價不是教學活動的結束,而是教學活動的延續和發展。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師,對學生的作業批改評價,不僅要關注作業的正確率,更要動態的關注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等。對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凡是有價值的,要給予支持與肯定,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給予足夠的尊重。學生作業批改的評價不是為了給學生在群體中所處的地位排名,而是為了每一個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謀求進一步的發展。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進步、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三、實踐的操作

近幾年來,我們在學生作業批改中作了以下幾點嘗試和探索:

1.改變過去只關注作業正確率的“優、良、中、差”的單一標準,將其改為從質量(正確率)、書寫(字跡)、態度(獨立或合作)、數量(完成多少)這四方面評價學生的平時的每次作業。

作業評價有平時作業評價記錄和總評組成。總評是建立在平時評價記錄的基礎上的。每月開展學生優秀作業、進步作業展示活動,參展作業的學生給予加分獎勵,計入學期作業總評。

2.改變過去作業教師批改的單一評價模式,而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三者相結合。

(l)學生自評側重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生互評主要通過學生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特別是聽取批評意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誠懇友善對待學習伙伴的品質。

(3)教師評價特別強調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培養和觀察。通過日常觀察、階段評價的做法使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

3.等級與評語相結合

(1)贊揚性、肯定性的評語能使優秀生更優秀。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榮譽和尊重是極其重要的大事,對于作業他們也會認真完成。教師要保持他們的積極性,就要對他們多給予肯定和贊揚。在作業本上多寫上“很好”,“老師為你感到驕傲”,“解得巧,真聰明”、“解得巧、方法妙”之類贊揚的話,有時還可以將他們的作業在班上公開展出,給其他學生示范,這將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榮譽感。

(2)鼓勵性的評語能使中等生變成優秀生。成績中等的學生較之優秀的學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同。教師除了用其他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之外,還可以通過寫評語的方式和他們交流思想,不斷向他們傳達這樣的信息:“你一直在進步,你很有潛質。”用這種讓學生感到溫暖的話語鼓勵他們向優秀行列進軍。

(3)鼓勵性的評語能幫助學困生走出陰影,恢復自信。教師可以從他們每天的作業著手,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盡量給予鼓勵。告訴學生他們的優點在哪里,作業有哪些進步,幫助他們慢慢恢復信心,重新提起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無興趣,愛貪玩的學生要時時抓住他們的閃光點,促其學習,如數學作業評語:“**,你挺了不起!8道混合運算,你已做對了兩道。如果你能在上課時專心聽講,計算時認真點,你就有希望做對三道、四道,甚至全做對,加油啊!勝利在向你招手!”這樣的作業評語充滿希望和鼓勵,學生看后,怎能不激動萬分呢?

四、操作后反思

1.新課程提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給學生進行多元化的作業批改評價模式,評價由終結性轉向診斷性、發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三者結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拓寬了師生間的對話渠道,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交往。學生不再害怕做作業,即使遇到不會做的,也可和別人合作完成,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2.讓學生在自評的過程中學會闡述自己的感受,敢于展現自我,并承認自己的不足;在互評過程中學會尊重他人,學會獨立的、客觀的、科學的評價他人。學生反映,看了別的同學的作業,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才知道自己還要再努力。教師驚喜地發現,在幾次作業互評后,學生們的作業熱情高漲,競爭意識增強。

3.絕大多數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他們作業的評價,需要老師的贊揚和肯定。當教師通過作業評語對學生不斷給予肯定,學生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就會產生要達到更高層次目標的愿望,也就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教師的鼓勵就會推動學生朝著目標努力,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作風。另外教師鼓勵的評語將對學生起到一種鞭笞作用。

4.運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級與評語相結合的作業評價方式,雖然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成效是十分明顯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教師作業批改的工作量大量增加。如何使作業批改既完善評價效能,又不增加教師的負擔。我們將更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王海芳.教師怎樣進行學生評價[M].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