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新課程教師聽課藝術
時間:2022-07-01 08:19:43
導語:談論新課程教師聽課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聽課的含義及意義
聽課簡單說就是課堂觀察,是聽課者現場了解教師、學生和教學現狀的一種視覺性手段;是聽課者研究自身、觀察他人、匯集經驗、提煉智慧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教師成長中很重要的一個途徑,是教師迅速成長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一項常規性活動。經常聽課有利于轉變教學思想,優化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同時還利于總結和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氣。
二、聽課前的準備工作
1.熟悉大綱、教材,了解這節課編者的意圖,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感知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領悟課標或大綱對本節內容的具體要求。
2.聽課前最好能了解教師的相關信息,分析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所聽課班級的類型,如學生的學習水平或特點。
3.聽課前還要做好一些物質準備:聽課記錄本和筆,相關的教科書或參考書等。
4.聽課者還要做好心理準備,把聽課看成是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教學能力、水平的機會。
三、聽課的內容
1.關注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傳統教學中,老師是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通常都是滿堂灌,至于學生懂沒懂,學會沒有就不得而知了。而現在,教師在課堂上只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把教師從課堂上解放出來了。所以在聽課時,要特別關注授課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例如:教學目標在何時采用何種方式呈現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通過課堂提問使學生有意識地從認知結構中提取相關的舊知識,并激活舊知識,怎樣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的教學等。
2.關注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對于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教師應該在聽課的過程中關注以下內容: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在每個學習活動中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學生是否樂于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等;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學生活動的時間是否充裕得當;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又是如何等。
3.關注教學環節設計。教學環節的設計好壞能夠影響到學生的聽講情緒,所以聽課教師在聽課時要關注授課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①教師為什么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的小環節是如何安排的,課堂結構是否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情況等。②關注課堂上什么時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學生的自主探究、練習展示分別是在什么時候,反饋評議和歸納小結又在什么時候。③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各個環節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真正的做到了充分發揮每一分鐘時間的效能。
4.關注重點突出與難點突破。一節課的重難點能否突破,標志著這節課的成功與否。聽課時要關注教師是怎樣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以最簡單、最明了的方法導入新課。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充靈活、簡便、有效。在授課過程中是否采用舉例說明、相互比較、直觀演示、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小組討論以及親身體驗等手段,并運用這些手段和一些邏輯思維等方式幫助學生化難為易,突破重點難點,理解、掌握、運用新知識。
5.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教師的課堂練習設計是否做到有針對性、層次性、拓展性,以達到鞏固新知,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同時,還要關注練習形式是否多樣性,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在這個環節中,聽課教師還要特別注意授課教師是通過何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6.關注輔助手段的應用與板書設計。聽課時,還要認真琢磨教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整合的,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輔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還要關注教師如何設計板書,看其是否做到詳略得當、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提綱挈領。
四、聽課時應注意的問題
1.聽課要有計劃性。聽課對于教師的成長非常重要,但不是說聽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計劃性。每個教師最好結合自己所在學校的現狀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常見的課型,選擇合適的老師的課,擬定好一學期的聽課計劃。例如:準備聽哪些老師的課、什么時候聽、聽什么類型的的課、聽課的目的是什么等。
2.聽課前要有所準備。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如果事先不做任何的準備,匆忙地走進教室聽課,這樣在不熟悉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以及不理解授課老師的教學意圖和教學特點、所聽課班級的實際情況,自己的聽課目的等情況下,這樣的聽課是很盲目的,是不會有收獲的。
3.聽課態度要端正。聽課是要向別人學習的,對于提高聽課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其自身的專業素養有重要意義。因此,聽課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謙虛的態度,以學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聽課時要集中注意力,做到認真聽、仔細看、重點記、多思考,不要把聽課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也不要影響教師上課和學生學習。
4.聽課記錄要詳略得當。聽課時,以聽為主,把注意力集中到聽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記錄上。因此記錄要詳略得當,教學過程可作簡明扼要的記錄,可以將教學中好的一面和存在的問題作較詳細記載,并加批注。
5.聽課后要適時反思。課后要及時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來。還要及時和上課教師進行充分地交流,以學習者的姿態對本節課進行真實的評價,同時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從中得到啟發,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聽課應從發展理論出發,以支持、幫助、鼓勵為聽課原則,使聽課成為教師不斷自我完善,不斷充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持續發展的有效動力。
- 上一篇:談論水稻育插秧實施機械化
- 下一篇:建構中國佛教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