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教法創新論文
時間:2022-07-13 04:15:00
導語:初中政治課教法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創新,必須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引導以學習者為中心。因此,教學過程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的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及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只要不斷地實踐下去,學生一定會樂于上政治課,并在政治課上進行自我教育,教師也會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創新
1.現狀與反思
政治課有問題嗎?為什么學生一聽政治課就抱怨和抵觸,經過反思及調查,政治課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就出現在教師自身教學的問題上,改變現狀適應時代已迫在眉睫。
既然政治課內容沒有問題,政治課在現代教育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是人生的基礎課程。政治教師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我們政治教師應該從自身找原因,要更新教學觀念、教學要育人為本。常聽學生說,政治課老師就會講大道理,內容生硬,枯燥無味。老師在講臺上津津有味的講,學生在下面打瞌睡,再加上政治課占中考分少,沒有多大壓力,到了考試前一個月硬背就可以了,何必聽課,所以學生越發地輕視政治課,面對這種現狀,我們就要讓政治課對學生有吸引力,把學生吸到課堂上,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
2.我的幾點看法
政治課主要特點在于從學生逐步護展的社會生活為背景,特別注重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活化、無味的知識興趣化,它不僅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是進行情感、思想和精神的培養與塑造,這些內容不是單靠老師來完成,它需要老師創設一切有利因素與學生共同來完成。
2.1要想上好政治課,營造好課堂氣氛是很重要的。
2.1.1要更新教學觀念。上好政治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很重的,教師應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優缺點,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師生應相互尊重。
2.1.2創造民主、平等、活潑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參與,不要課堂死氣沉沉,過于嚴肅。語言親切,表情豐富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氣氛,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習自然是輕松活躍的。正處于青少年的中學生,民主和平等的意識尤為強烈。因此在課堂上若不體現民主平等的氣氛,還使用過去幾十年的“滿堂灌”的“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散思維就發揮不出來,因此教學方法要徹底改變,努力尋求師生平等互動,學生會無拘無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按不同思路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達到教學目的。收到顯而易見的效果。
2.1.3結合教材內容,有針對地增添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社會現象和事例、知識與生動形象事例相結合來達到教學目的。
2.1.4在教學中要注重將群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教學中堅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生活經歷、性格氣質的學生進行多側面、多樣化的教學,來達到教學目的。
2.2正確的育人方向,適當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把培養學生好的品質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
做人的前提是具備良好的品質,德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激勵、領航的作用,因此,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信心、誠信的品質、創造精神。
首先培養自信心
自信就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激發學生向前發展,善于看到自己好的方面是別人所不及的,看到自己的缺點能克服,不散失信心。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心則無法形成自我觀念,而產生消極的思想。
在當前課堂教學中總是發現這樣的問題,高度競爭的社會給人們:包括中小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有的學生心境總是處于高度焦慮狀態,總怕自己的學習成績跟不上去,有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對自己的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有的學是消極的學習態度,學習不努力,經常缺課不求上進,有的學生人消極態度對待人際交往,也有的學生對社會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與同齡人交往不多,性格孤僻,經常被自卑感困擾。針對這些現象,我們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育,向他們問一些問題,對回答正確地大加表揚,對答錯的也不責怪,而是以微笑和幽默風趣的語言給點撥和指正,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形成正確的認識,而且能增強自信心。
其次:培養誠信的品質。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青少年學生的“德”與“智”同時發展。為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一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如寫誠信日記或寫誠信的故事,在上政治課前演講3-5分鐘,也就是把每節的前3-5分鐘交給學生,讓每一位同學演講,學生演講內容由自己寫。有一次,在我所上的班初二(一)班,輪到一位叫同學發言,他演講的故事、內容非常精彩,為了鼓勵其他同學,對同學進行了講評,可是,課后同學來到辦公室紅著臉說:“老師,因為作業太多,沒有時間寫,我是背了別人的一篇小故事,不是自己寫的,請您批評我吧”。聽了他的解釋,我非常感動。誠信的品質在當前的社會多么可貴,因此,在我自己所教的其他班里開展了“誠實做人”、“誠實學習”的專題討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誠信,在學習上要誠實,在做人上要以誠待人,誠實守信。
再次:培養創新精神。
大膽創新教法,營造生動活潑、自由創新的教學氛圍,吸收學生“真心”參與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就必須應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從傳授者、管理者到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同時教師不斷完善自我個性,以全新的心理念去塑造新型的人才。教師要盡量鼓勵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對很多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經常帶著興趣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采用多種方式設置適宜的教學情境,以此引發學習的興趣,設置思維的階梯、模擬現實生活,引導自主的自覺的思考、體驗、感悟,從而樹立起創新意識。在“正當防衛”的教學中,我給學生例舉了一個案例:兩名女青年在某市找工作時,被一名男子花言巧語騙到某縣某村,當他們發覺是被人販子騙了后,立即要求返家,她們先后三次出村均被人販子截回,她們再次出逃時,又被人販子追還解下皮帶,邊抽打邊對她們說:“不要命就走”。她們倆用手護著頭繼續往前逃,人販子追上后抽出匕首架在一名女青年脖子上,經過一陣反抗,兩女青年將人販子推倒在田里,一名女青年迅速拾起人販子掉下的匕首,人販子見狀猛撲上去,被女青年刺了一刀,人販子當場死亡。經公安機關查實,這位人販子有拐賣婦女的前科,是拐賣婦女團伙的成員。
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女青年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
②、女青年不應受到刑法處罰嗎?
③、法院如何判決此案?
④、如果你是女青年,你應該怎么辦?
通過設計案例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激勵,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有的學生在此基礎上還聯系自邊的事例提出一系例問題,請求老師解答,一節課里,學生成為課堂主人,成為知識的主人。
第二,適當的教學方法是成功完成教學任務的保障。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學生的主體作用。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這種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首先,結合教課書的內容,設置具有針對性、典型性、思想性、科學性特點,集啟發性、趣味性、知識于一體有機地拓展教材內容,彌補了正文表達不足,把新授的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強化了教師的教學,又增強了學生上課的積極參與能力,開發學生的多向性思維,促進了教學的精彩完成。如:教材的輔助說明,“想一想,議一議”假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討論中完成,進行自我剖析,能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其次:情境教學,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如:①圖象情境,利用適合教材內容的插圖、漫畫、影視資料、多媒體等將學生帶入教師創設的感性空間,并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間,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②創設語言情境。在課堂中不但可以用圖象情景,觸動學生視覺中樞,也可以用聲音刺激學生聽覺中樞,教師以繪聲繪色的講述渲染課堂氣氛,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知識。③創設表演情境。利用學生生活活潑好動、模仿、接受能力強的特點將部分教材內容編排成小品,故事劇等文藝形式,讓學生通過完成角色扮演的方式去完成教學內容。④創設生活中的問題情景。利用學生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把自己生活中的不能理解,不能判斷的事物提出來讓老師和學生共同解答,也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引導學生提問。
教師不是傳達真理,而是激發學生去探索真理。我們不要急于給學生一個結論,而是教給學生找到提出問題、探求問題的方法。我們要懂得如何去引導學生。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不是簡單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而是應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而且是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在這設“陷阱”,讓學生嘗試錯誤,引導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有價值的問題。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創新,必須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引導以學習者為中心。因此,教學過程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的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及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只要不斷地實踐下去,學生一定會樂于上政治課,并在政治課上進行自我教育,教師也會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
- 上一篇:馬鋼組織結構再造和管理思考論文
- 下一篇:新課程理念下音樂教學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