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尋找教改新路

時間:2022-11-29 03:18:00

導語:困境中尋找教改新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常寧七中語文“四能一體”訓練教改實驗進行了五年,其間我到該校考察、學習了多次,感受很多,而最深切的有兩點:一是七中教師的改革與實干精神很值得欽佩。一所普通的農村初級中學,辦學條件簡陋,教師大都剛從師專或師范畢業,生源素質在邊遠的常寧縣居于中等偏下,然而從學校領導到教師,認準一條道,擰成一股繩,銳意改革,百折不僥,終于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由此我想,好些學校搞教改的條件比常寧七中要好,有的要好得多,如果大家都增強教改意識,那一定會大有可為。二是“四能一體”實驗針對性強,路子對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減負”、“高質”是這一教改實驗的要旨,課題的確立正是抓住了語文教學費時多、負擔重,而又收效微、質量差這一積重難解的癥結。針對當時的教學現狀,課題組首先從“減負”入手,在實驗班里便出了“三嚴”、“三不”的硬招:嚴格控制課時,堅持按計劃開課,不搞加班加點,不利用節、假日補課;嚴格控制各種參考、復習資料,學生不再訂購“配套用書”、“同步練習”之類;嚴格控制考試,除期末考試之外,不搞其他任何檢測。從而把師生過重的工作、課業負擔減了下來,同時也有力地排除了干擾,讓師生聚精會神地投身于教改實驗,從教改中找出路,向教改要質量。

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是工具性,而對這一工具的掌握、運用如何,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應是主要標志。由于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以往只重讀、寫,忽視聽、說,給學生的語文素質造成了很大的缺陷。而這項實驗致力于實現四能一體,四能并舉,這就全面落實了語文能力的培養任務,符合新世紀的人才素質的要求。

在實驗的總體設計上,從縱向說,將初中語文整套教材按“四能”的培養要求分別編制出訓練系列,犆懇幌盜芯汕橙肷睿瑺循序漸進;從橫向說,每冊教材中“四能”訓練的“能力點”有分有合,相互交叉、融匯,從而形成立體的訓練網絡,促使四種能力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法的操作性強,各種課型有章可依而又不拘一格。教學目標集中、單一、具體,真正做到了一課一得。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從而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并促使他們將小課堂和大課堂結合起來,自覺形成大語文觀,懂得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是四能訓練的場所。在實踐中鍛煉,能力的提高便能如虎添翼。

至于實驗的效果,當初有的同志不無擔心:這樣的語文課,過去的程式徹底打破了,課文分析大大淡化了,字、詞、句、篇、語、修、邏、文似乎都沒有位置了,作文也不全批全改、更不精批細改了。這樣能不能保證質量?但是,連續幾年的中考大捷使人們疑慮頓消,而從市教科所對初中學生聽、說能力的抽樣調查看,該校學生表現出更為明顯的優勢。同時,老師們還驚喜地發現,隨著語文能力的提高,其他學科的成績也上升了,語文教改的價值已經超出了學科本身。

語文“四能一體”訓練教改實驗是開創性的,但已經取得的成果還只是階段性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但它畢竟從語文教學長期的困境中闖出了一條新路,我相信,它必將有著壯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