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繪畫教育理念培養

時間:2022-02-27 09:02:37

導語:小班繪畫教育理念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班繪畫教育理念培養

小班孩子的年齡一般在3-4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剛從嬰兒時期步入幼兒期,在性格特點這方面,難免帶有一些嬰兒的“痕跡”,非常稚嫩,外界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由于人在幼年時期,身心發展比較快,他們會很快顯現出幼兒期的特點。因此,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十分突出,是嬰兒向幼兒過渡的時期。此外,小班的幼兒已經基本形成了與生活經驗有關的概念,能聽從教師的安排來完成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再加上小班幼兒通常以直覺思維為主,眼見為實,對事物的認識大多依賴行動。因此,生活教育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體驗,親近自然也是陶行知理論中一項顯著的教育方式。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大都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善于抓住時機,注重隨機教育、當下教育,讓幼兒在學習與游戲中,身臨其境的學習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創新思維意識。

1仔細觀察,提供發言權,創設創造性思維

陶行知先說曾經說過:“培養教育和種花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用于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就叫做因材施教。”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教師只有了解了幼兒的個性特點,才能對幼兒教育有發言權。1.1為幼兒制定合適的觀察量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繪畫水平,設計以教學活動中中“幼兒表達表現”為重點的觀察量表,從而來記錄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情況,如:舉手情況、動手能力、作品呈現、自我表達等。例如,用觀察量記錄幼兒的繪畫表現,在小班繪畫活動《甜甜的水果》一課中,教師準備白卡紙、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排筆和拓印泥,在量表出能出現多種繪畫技能,比如用排筆蘸了顏料在白紙卡上畫出各種水果;用手指直接蘸了顏料在紙上按壓,還可以用其他工具在顏料盤中蘸顏料進行拓印。在幼兒活動操作過程中,有些孩子始終用一種方法繪畫,有些則用多種方法進行繪畫。教師根據觀察幼兒記錄的量表,能完整的看到幼兒在繪畫過程中的表現,為接下來的繪畫教學做準備。1.2根據量表全面分析。觀察量表的記錄的目的是為了觀察幼兒在繪畫中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教師進行數據統計后,再對小班幼兒繪畫活動中體現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分析,就能得出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的創造思維能力的狀況了。筆者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小班幼兒活動是幼兒園中各種創新活動開始出現的階段,小班幼兒的思維方式比較簡單,在思考的時候想法比較脆弱,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讓孩子自主發揮,不應設置條條框框和局限性。另外,小班幼兒的思維是零散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偶發性的,所以在動手期間會導致斷斷續續,不穩定的狀態。在此,教師不易過多干涉兒童在繪畫中所要表達的內容,而是讓他們慢慢體會思維的過程,不管是完整的、還是有缺陷的創作成果,都能有一個自己的認識。

2教育觀念轉變,體現創造性思維

陶行知先生曾經的“喂雞”事例中告訴我們,教育不能像喂雞一樣,強迫學生去學習,應該讓學生自由學習,這樣才能得到更加良性的效果。小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在繪畫的時候甚至連筆都拿不住,更不用說對直線、曲線、形狀的控制了。所以,在小班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制定適合小班幼兒繪畫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才能在學習中慢慢消化,實現在學習后能舉一反三,進行創造。2.1小班繪畫教學以體現創造性思維為主要目標。在當下一些教育教學觀念中,教師往往把知識技能的傳授作為主要目標,強調教師為教,學生為學,教師們評價學生作品的標準沒有注意個別差異,而已統一劃分。而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使幼兒的繪畫活動方式陷入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在小班幼兒的教學活動中,其思維發展不成熟,自主能力較差,最終導致幼兒的繪畫作品如出一轍,缺乏創新性。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激發,主動學習能力的喪失,沒有給幼兒提供創造性的空間,直接扼殺了幼兒想象力。真正的繪畫活動,是以誘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主的,讓孩子在繪畫活動中能夠獨立思考并自主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使創造力得到發揮。2.2根據小班孩子的思維特點,制定繪畫教學內容。在教學前,教師通常都會進行教學備課。但在小班幼兒教學中,備課不單單是“備”,而是要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適當的調整,根據幼兒的想象力做出靈活的轉變,從而鼓勵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如,在小班美術活動《螺旋線》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方案:首先,在上課前提出問題:小朋友們覺得螺旋線像什么?雖然預測的繪畫內容是小蝸牛。但幼兒更多的回答應該是棒棒糖、風車、摩天輪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要及時轉變教學前的預測,要根據幼兒對螺旋線的理解和想象進行創作。由此可見,教師在小班幼兒教學中,一定要遵循幼兒的思維發展模式,要敢于打破常規的教學活動模式,鼓勵幼兒敢想、敢說的精神,從而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發展,并在不斷的引導中使其獨特性得到發展。

3提供適宜的環境,提升創造性思維成長空間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曾提到“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只有當這三部分達到和諧、自然的狀態,才能萌生出更好的創造。這種理論適應于小班教學中,指的是幼兒的想象能力在和諧的氛圍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啟蒙,更良性的發展。幼兒運用工具的過程,不僅能訓練其動手技能,還是培養繪畫創作的重要過程。教師在繪畫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以及繪畫能力層次的不同,提供多層多變的材料,以滿足幼兒多樣性的需要。

4結語

幼兒教育是國民教育之基礎,陶行知先生幼兒教育理論中強調“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因此,在小班幼兒教育過程中,應該不斷的融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在教學實踐中靈活的運用其理論知識,幫助教學,提升教師自身在幼兒繪畫活動中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在學習和游戲中獲得快樂,并促進思維模式的發展和創造力的提高。

作者:李曉燕 單位:江蘇省昆山開發區蓬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