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統課改論述

時間:2022-06-10 08:42:00

導語:管理信息系統課改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信息系統課改論述

一、工業工程專業特點及學生就業去向

工業工程專業是以生產過程為對象,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質量和降低成本為目標,特別注重研究人的因素,充分發揮投入資源的作用。近年來,物流工程、虛擬制造、企業資源計劃、人力資源管理等成為該領域的熱點。工業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經濟、管理和系統工程的理論與方法,同時具備扎實的專業工程技術,是從事工業工程和管理的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其課程設置包括經濟管理類和工業技術類兩大部分。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工業工程師等與工業工程有關的工作,在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國有、民營企業等從事管理工作,以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

二、《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從工業工程專業的特性來看,管理信息系統雖然不是該專業的主干課程,但是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通過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因此,管理信息系統已成為工業工程能夠在實際中充分發揮作用的有力支撐工具。

三、《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工業工程專業授課一般應結合實際案例,并經常讓學生到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實習,參與實際工業項目的運作和管理。但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學生無法真正到企業調研并解決企業信息化課題。課堂使用的教材的內容一般都比較理論化,有些概念、方法或理論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實其真正的內涵只有通過信息系統的開發、實施的實踐經歷才能透徹地理解和把握;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了解不同管理信息系統的差別,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實質。但對于工業工程的非計算機類學生,很多高校并未開設程序設計語言課程,致使《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僅限于理論學習,紙上談兵,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致和效果。

四、《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辦法

1.在教學體系上進行改革。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與管理學、計算機科學、系統科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密切相關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是現代化管理觀念、方法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體。它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對相關知識的有序性要求比較高。因此,學生只有先具備了一定的背景知識,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它的思想和方法。然而,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開設的隨意性比較大,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準備。有些高校在該課程設置上存在著該課程所必須的基礎知識明顯滯后的問題。這種現狀造成的結果是:一是給教師的課程講授帶來了較大難度,有的教師為了能讓學生順利地學習這門課,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說明;二是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難以學到該課程的實質內容。由于管理信息系統學科的綜合交叉性較強,應該找準它在學生所學專業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定位。開設該課程必須要考慮該學科對知識有序性的要求,有充分的先行課程作為基礎。

2.在教學理念上進行改革。管理信息系統對不同的專業的學生,要求是不一樣的,從工業工程專業的特性可以看出,對工業工程的專業人才來說,既要掌握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技術,又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統在實際應用中與管理相結合的運用方法。但是工業工程人員不同于專業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人員,不需要對系統的開發技術有深入的掌握,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是結合企業實際管理的需要,擔任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者、規劃者的角色,指導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實施,以符合企業的管理實際。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合理分配時間。

3.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進行改革。①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管理學教學中很重要的方法是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不拘泥于嚴格的概念定義和精確的推理,采用以事實說話的方法收集現實的例子來說明問題,同時給學生在學習中以更大的自主權。許多學校的管理學教學,特別是工商管理碩士(MBA)教學的成功,證明案例教學是一種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在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并未得到廣泛的應用。管理信息系統從本質上屬于管理學科,具有管理學科鮮明的實踐性特征,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管理學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案例教學法。教師要精心組織或挑選適用授課對象特征的案例。

通過師生互動和模擬教學,使學生全方位地參與系統開發的過程。②加強課程設計環節,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必須安排充足的實驗課時,每次實驗要安排好實驗課題,安排學生進行指定的項目開發操作,最后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有條件的學校應該盡量安排學生深入企業調研和分析,并邀請有關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給予精心指導,為學生的生產實踐技能的提高和素質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