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質量優化策略

時間:2022-04-28 03:56:29

導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質量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質量優化策略

摘要:如今信息化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與信息相關的現代技術設備也越來越多地走入中小學生的課堂,提高了教學水平。初中信息技術作為專門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課程,也在這新的時代有了新的責任,那就是追求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基礎技能。該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課堂管理方面探討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有效策略

信息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學科,但是其又蘊含大量知識性,學生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行實際操作才能掌握其中的內涵,這是與其他學科截然不同的地方。教師要明白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培養其對于信息的理解和處理能力并且激發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切實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要結合新的教育理念,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要有豐富的課堂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初中生接觸計算機的渠道也更多,時間也更早,許多學生已經熟悉了計算機的某些基礎操作,由于他們多以“娛樂”的方式接觸計算機,對于枯燥的信息技術課程自然有抵觸情緒,學生對計算機的誤解需要慢慢撥正,因為他們對于計算機的實際應用還沒有概念,因此就要教師提供豐富的課堂模式,讓思想活躍、好奇心強的中學生容易接受計算機相關知識。每一個人對于新事物都是好奇的,尤其是學生,我們作為教師要深挖這種學生心理,在新課改的前提下,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課堂的特點,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對于簡單的知識我們要簡化講解時間,對于枯燥的內容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和互動學習等學習方法。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善于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對于學生的打字練習,我們可以在主機上下載簡單的打字游戲軟件,中學生喜歡游戲性質的東西,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快樂的游戲中體驗打字的樂趣,學習打字的操作和技能,因此這堂課不再單調和乏味,而是豐富多彩、寓教于樂。

2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傳統的教學比較乏味,老師在上面教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教學方法適合于理論課程的學習,但是對于信息技術這類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顯得蒼白無力,學生總是被動地聽課就不會主動學習,這種現象導致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學生也只會學到教師教授的知識,對此之外的探索就會變少甚至沒有。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教師也會受到它的影響,這導致教師會習慣性地給學生灌輸知識,以為講的東西越多學生學得越多,這忽略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特點,這也導致教師不能將“教”與“學”有效區分開來,長此以往,學生對本來比較輕松活躍的信息技術課堂越來越不感興趣,再加上課堂里實際操作時間過少,不能有效調動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教師對于學習問題也是簡而代之,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信息技術的教師應該充分反思課堂教學,發現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融入其中,努力學習信息技術知識[1]。信息技術課堂要增加學生自主操作的時間,可是又得讓學生先了解掌握課程基本知識,以演示文稿教學為例,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演示文稿軟件不僅能夠打字,還可以插入圖片和動畫,同時讓學生學會簡單文檔的編輯。為了讓學生了解到計算機的演示文稿功能,教師可以先向大家展示比較有趣的演示文稿,例如插入動畫和聲音,或者讓文字以飛入的方式進入到界面里,以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其好奇心,讓他們在學習準備階段就有充足的興趣,同時這種做法也緩和了課堂氛圍。有了好的氛圍,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就輕松了,學生也會全神貫注的學習,有些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點撥,也可以鼓勵學生們大膽嘗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得到了鍛煉。

3充分利用分層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盡可能得多講一些知識,往往造成了教師采用“填鴨式”方式進行教學,我們要知道學生是存在差異的群體,學生對某些問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學生在還沒有搞清楚一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就開始下一個問題了,這樣的課堂往往成了幾個接受能力強的學生的課堂,其余學生或者跟不上的學生都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這樣的教學事倍功半,當大部分學生都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時,就會拖慢整體的教學進度。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差異,不能避重就輕也不能避輕就重,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要鼓勵其獨立思考和探究,對于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生要分配一些簡單的任務,讓他們順利掌握學習的方法,找到信心。在《資源管理器》的學習中,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文件夾的建立、移動、復制和粘貼以及對文件夾的查找和重命名[2]。教師在現場演示操作之后,簡單講解一下今天所學內容,然后可以對操作任務進行不同的劃分,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完成最基本的操作,比如文件夾的刪除和重命名,文件夾的復制和粘貼等。基礎差的學生反復練習這些內容后,才能有能力完成文件夾的查找、移動和復制等的任務。教師可以先讓基礎好的學生進行難度稍高的操作,例如清空回收站、查找文件和恢復刪除的文件等,在大家都基本對本節課內容有所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開展分組教學,讓大家互相幫助,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大家學到更多的知識。

4善于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基本技能來講,一定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去運用它,不然一切都是紙上談兵。信息技術功能有很多,主要就是信息的收集、處理和表達,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計算機展現出其想要表達的內容。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不僅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鍛煉,也是從側面提升了其他課程的教學效果。例如初中生學習了Word文檔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一篇古詩以藝術字的形式輸入到文檔里,還能配上相應場景的圖畫,這樣既鍛煉了學生所學的手段和技能,又鞏固了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讓大家對學習充滿樂趣,達到共贏的效果。

5結束語

初中信息技高效課堂的構建還需要很多教師去努力,尤其是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教師更應該順應潮流,及時調轉航向,并且兼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提供一門既生動又有趣,既有效果又有效率,既長知識又重基礎的高校學習課堂。

參考文獻:

[1]馬志龍.關于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6):155.

[2]孫浩.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1):187.

作者:張義 單位:安徽省六安市匯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