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高中美術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16 09:39:48

導語:新課程高中美術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高中美術教育論文

【摘要】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美術教育常被忽略,誤認為是專門培養學生特長的一門課程,與學習成績無關。因此,美術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美術教育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何在新課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美術教育的效果和質量,是目前美術教育的熱點話題。鑒于此,文章簡單闡述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美術教育的不足,然后提出幾點建議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程改革;有效性

1.當前高中美術教育的不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為美術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美術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觀念的缺失。很多人都認為,美術就等同于繪畫,甚至有些教師也這么認為,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就比較片面的,美術涉及的范圍非常的廣泛,而繪畫只是美術教育當中的一部分。而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的重點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目前很多的美術教師都未準確的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第二,思維的局限。目前,對于高中美術教學,很多的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先畫一幅作品作為示范,然后學生就跟著老師的作品進行觀察模仿或者創新,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傳授學生繪畫技巧,而是根據學生畫好后進行點評,然后教師最為直觀的判斷是學生畫得是否一樣,正是這種思維的局限,才導致學生學習美術時的墨守成規,以致失去了他們自身思維發散、創造的能力,因此,很難實現新課改理念下的美術教育目標。

2.提高高中美術教育的措施

2.1轉變美術教育理念。在傳統的高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是學生圍著老師在轉,往往忽視學生自主精神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新課改理念提倡的是以人文本,注重學生自主精神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當前學生自身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加強引導和改變學生對美術的錯誤認識,同時教師也應對之前認為美術等于繪畫的錯誤認識進行自我反省,要重新加強對美術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出發,先從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熱情開始,以逐步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1]。2.2完善美術評價體系。在傳統的美術教育中,對于繪畫作品的評價,很多老師都是根據學生繪畫相似度進行判斷學生的水平,這種評價方式太過于片面,很容易對學生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為了能夠改變目前這種現狀,教師應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評價體系,不再是當方向的對學生作品進行判斷,而是逐漸的向多元化評價,對學生的繪畫作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還應多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和熱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2]。2.3加強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美術教育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在以往的美術教育中,就非常的注重學生對美術感知力和美術技能熟練度的培養,但是隨著新課改的到來,這些卻遠遠不夠。新課改要求美術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繪畫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學會鑒賞美術,以培養他們的美術感知力。所以說,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學生基本繪畫技巧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繪畫理論知識、藝術史以及藝術鑒賞方面內容的教育,以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美術綜合能力。2.4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不僅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3]。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美術教育也應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往往都是交給學生現成的知識,學生跟著臨摹就可以,這種教學方式太過于傳統,缺乏創新。美術教育不僅是一種技能的沿襲,更是一種創造,學生在模仿教師或者其他作品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并將這種見解加入自己的美術創造中,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創作。這種創作是無意識的、隨意性的創造。因此,在培養學生美術創新能力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自己加工,創作出一幅能夠表達自己思想,并且具有意義的作品。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對美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美術教育教學質量,應從學生實際問題為出發點,采取有效的解決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美術教學效果。

作者:李金相 單位:內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周榮.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高中美術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2014,(20):139.

[2]邵猛.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美術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115.

[3]馬慶娟.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美術教育[N].學知報,2011-04-25(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