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養對高中美術教育思考

時間:2022-10-16 02:56:40

導語:人文素養對高中美術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素養對高中美術教育思考

【摘要】在素質教育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美術教育也對教師授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質教學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人文素質教學正不可逆轉、更多地出現在高中美術教育中。人文素質教學引入高中美術教學需要教師們對學生更多的引導,需要教師不斷強化自身素質為學生樹立更好的榜樣,同時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也需要不斷革新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育;人物素質教育;素質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教育由于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極大的影響,也逐漸被相關部門、學生家長所重視。為了能更好地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將人文素質教學引入高中美術教育成為了一股研究風潮。本文將首先將對人文素質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的現狀進行介紹,隨后對于具體的落實方式方法做一個簡單的概述。

一、新時期的人文素質教學

在素質教育及新課標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中時期的教育主要以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主。高中美術教育引入人文素養教學也是高中美術教育落實新課標教育理念的重要標志。人物素養可以大體分為三個方面,即人文知識、人文態度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上。一般理解中的人文素養既包括個人的自我修養和人格塑造,也包括學習人類長期以來發展總結出的智慧,包括但不限于哲學、美學、倫理學等。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具體指的是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包括與他人的交流合作、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等等,因此人文素養教學對于高中生的成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人文素質教學,在字面上看就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引入一些基本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知識教學,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相關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并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提升學生情操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國高中美術教育中引入人文素質教學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另一種是教師引導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主的模式。這兩種方式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更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做主導,老師只是對學生的學習起一個引導作用,這和以往的老師灌輸式教學完全不同。

二、將人文素質教學引入到高中美術教育中的具體措施

1.教師隊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素養,改進授課方式。在高中美術課堂上引入人文素質教學首先需要老師們自身有過硬的人文素質素養,以及豐富的人文素質基礎知識。除此之外,老師們還應該善于引導,將自身所學更高效、更透徹地傳授給學生,善于引導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興趣。善于抓住學生注意力的老師一定懂得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將課堂的主角變成學生,讓學生替代老師成為高中美術人文素質教學的核心。美術教師提高人文素質素養可以從兩方面分析。首先,美術教師應具備基本的人文精神。在當今時代的新背景下,美術教師除了有著基本的審美情操外,還有具有現代社會所提倡的競爭意識,環保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等等。另外,高中美術教師要對以上所提及的人文精神有深刻的認同,最好還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延伸。只有教師對人文精神和內涵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在課堂上更有效地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素養的提升。2.在人文素質教學中要注重對人文素材的發掘。教材的運用是課堂效果的基礎,要實現人文素質教學,教師首先應該以高中美術教材為基礎發掘人文素材,并找到背后蘊含的人文精神。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教材,用這些人文精神引導教育學生。高中美術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藝術鑒賞課程,主要上課內容之一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猶如鑒賞家,學生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方法引領學生樹立基本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操。高中美術課堂上,美術教師應該根據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自身特點對人文素材進行針對性的發掘。這么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保持對素材的新鮮感和好奇度,這些素材選擇的標準應該是能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塑造起到積極作用的作品。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素材的選擇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位作家,教師們應該廣采各門各派的長處和特點,通過多樣化的素材選擇為人文素養教育創造必要的教學手段、方法和教學內容。3.高中美術教師要發揚創新意識,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高中美術人文素質教學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能否激發課堂的活力以及學生的求知欲。美術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潛能,拓展學生想象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枷鎖。美術教師應該不斷發展新的教學方式,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給予學生敢于發言,勇于求知的信心,老師應當鼓勵學生敢于和善于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積極對問題進行探索,創新學習方式和教學內容。

三、結語

高中階段是學生們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最好時期,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塑造會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美術課堂中引入人文素養教學對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人文素質大有裨益。實現高中的素質教育,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水平是每一個老師的畢生追求,高中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結合本班同學的實際水平和真實情況總結出適合的方法。唯有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實踐,才能使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落實到高中美術教學中,這一過程本身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

作者:楊銘妍 單位: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徐律.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