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學人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28 08:59:58

導語:婦產科學人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學人文教育論文

1醫學人文教育現狀

我國醫學院校本科階段的人文教育比較薄弱,開設課程較少,且普及性較差。雖然部分院校人文課程比例高達18%~20%,但有一部分院校僅達6%[2]。相關研究表明,臨床醫學專業人文社科類課程課時只占總課時的8.85%[3]。鄭英花[4]等的研究顯示,本科階段醫學人文核心課程普及性較差,其中學過醫學倫理學課程的學生最多,僅為55.7%,而學過醫學哲學(17.0%)、醫學社會學(14.9%)和醫學史(9.7%)課程的學生更少。相比而言,在Swick[5]等調查的美國125所醫學院校中,職業素養類課程課時占總課時的20%~30%。此外,美國醫學院校課程設置較為系統,開設了必修和選修兩類職業素養課程。因此,我國有必要在研究生階段加強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研究生臨床實踐機會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其人文素養的提升。

2醫學人文素養在婦產科臨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婦產科對醫生人文素養要求更高。相比于其他科室,婦產科工作及患者具有獨特性。由于患者均為女性且疾病多涉及生殖系統等,患者容易緊張、害羞而不愿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延誤了病情、耽誤了治療;接受子宮或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在術后往往會出現自卑心理;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以及生育觀念的轉變,高齡孕產婦逐漸增多[6],而她們對隨年齡增加出現的各種并發癥難以接受,易產生焦慮、恐懼等情緒。因此,婦產科醫生的人文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醫生不僅要關注患者疾病的進展,更要關注其心理變化,而患者依從性及情緒也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的醫生不僅能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還可以保證治療方案的順利實施。因此,提高婦產科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文素養迫在眉睫。2.2提升人文素養是解決醫患矛盾的有效方法。醫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統一的一門科學,醫學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和人文性[7]。醫療服務是一種高風險服務,有其不確定性[8]。據統計,即使在發達國家,臨床確診率也僅在70%左右[9]。然而如何讓患者接受“醫學不是萬能的”“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被治愈”等事實,降低患者期望值而又不使其失去對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是臨床醫生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因此,除提高醫生診療水平,減少漏診、誤診,確保所有操作準確、安全、有效外,還要提升其人文素養,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建立和諧平等的醫患關系。面對不同疾病、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經濟條件的患者,選擇合適的方式告知病情,使患者積極配合診療工作,充分信任醫生,這是解決醫患矛盾的有效方法。

3培養婦產科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文素養的方法

3.1建立知識體系,完善教學制度。3.1.1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醫德思想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當今醫生治病救人、以人為本的道德體系。醫學不僅注重對生命現象和過程的認識與研究,還滲透著豐富的人文內涵。為了培養卓越的醫學人才,我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以崇德向善為追求,重視浩然之氣、君子之度、慎獨之功的培養,充分認識我國傳統文化對現代醫德思想所產生的積極而深刻的影響。帶領學生重讀傳統經典,既能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又可借鑒醫德建設的經驗,努力適應由于社會結構變動、經濟體制變革、利益格局調整出現的新形勢,推進醫生職業道德建設。3.1.2帶教教師言傳身教不容忽視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只是教給學生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心理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發展。“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應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修養。(1)熱愛教育工作,有耐心,有恒心,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責任心;(2)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用淵博的知識指導學生進步;(3)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有助于醫患關系的處理,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3.1.3在帶教中融入經典案例課堂教學是人文教育的最基本途徑,而臨床實踐是醫學人文知識內化的平臺[10]。在本科階段,教師脫離臨床,只注重對學生傳授人文知識,而忽略了解決臨床問題能力培養。所謂理論和實踐并重,就是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在研究生教育階段,教師定期組織關于自己及學生所遇到的臨床醫學倫理學問題的討論,對處理得當的予以表揚和推廣,對處理不當的進行批評和指導。每位學生所遇見的問題千差萬別,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造成的錯誤更是有著很大差別。定期舉行討論匯報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臨床經驗,還可以為其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從而提升人文素養。人文素養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教師需要將人文素養培養融入日常教學和工作中,多方面、多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從細節入手,從日常工作入手,時時處處以患者為中心,重視患者心理變化,提高服務質量。3.1.4完善輔助檢查體系,掌握新方法和新技術婦產科醫生在診治過程中會用到很多輔助檢查手段,適當的輔助檢查有助于準確快速地辨別疾病,確定治療手段,改善患者預后;而過多的輔助檢查不僅對疾病的診斷毫無幫助,還會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進而使患者對醫生不信任,激化醫患矛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準確有效地選擇相應的輔助檢查手段,節省患者精力、物力、財力,切實為患者著想,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同時,還應更新知識體系,了解新方法和新技術,并督促學生不斷學習,為患者選擇最新最權威的治療方案。3.2人文教育在婦產科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性。婦產科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未來的婦產科醫生,需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換位思考,切實體會患者痛苦,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并進行安慰和疏導。針對因疾病涉及生殖器官、性而緊張、害羞的患者,教師應指導學生理解其情緒,客觀地向患者介紹疾病,溫柔耐心地對待患者并注重保護其隱私;對于因失去生育能力或患有惡性腫瘤而感到焦慮、恐懼的患者,應加強其心理疏導,努力營造輕松的診療氛圍,給予陪伴和關注;對于可能存在產科疾病的孕產婦,應指導學生積極宣傳健康生育理念,告知患者胎兒情況。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的治療不應局限于身體治療,還要重視心理治療,因此,只有醫生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才能將治療效果最優化。弘揚醫學人文精神“不僅在醫學教學中要進行人文學科教育,而且在臨床、科研、體制改革和衛生規劃等各個方面,必須全方位、多層次地弘揚人文精神”[11]。總的來說,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醫學人文教育還有待加強,而研究生階段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最佳時期。因此,要重視婦產科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文教育,使培養的學生不僅是一名醫術精湛的“醫匠”,更是一名醫德高尚的醫生。

作者:焦伊勝 柳祎 馬寧耶 楊文超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