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著審美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16 03:34:30

導語:文學名著審美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學名著審美教育論文

美育的歷史與人類的文明歷史一樣悠久,從原始社會一些巫術產生開始,到魏晉南北朝的辯談、雕刻以及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作品,都對人類的審美教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人們的生存發展離不開審美教育。在當今素質教育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的審美教育也被提上日程。文學名著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現狀

長期以來,人們一談起審美教育,往往會覺得那是一種上層建筑的東西,一般人觸摸不到,認為那是藝術家應該做的事情。其實不然,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應當提倡審美教育。在當今社會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下,很多學校也開展了關于語文教育中的教育,并且從詞匯、句子、篇章等進行審美技巧的傳授。因此,導致學生對語文教育提不上興趣,出現很多弊端。而關于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進行審美教育的學校卻很少,即使存在,也大都針對理論進行審美教育,未能發揮好文學名著閱讀教育的真正作用。

二、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意義

1.通過文學名著閱讀中的審美教育,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文學作品是作者智慧的結晶,是作者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從很多的角度刻畫出自然、社會中的一些現象,這些社會現象通過文學作品的深化,讓人們從側面分析出現實社會的種種情感。很多文學作品具有批判的功能,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可以學到很多智慧,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例如,學生通過閱讀《威尼斯商人》,可以感受出當時資產階級社會的冷酷無情,也可以辨別出唯利是圖的商人夏洛克的本性。這對于他們提高辨別是非能力有重大幫助。2.通過文學名著閱讀中的審美教育,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文學名著閱讀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文學世界包羅萬象,包括了人類的歷史和社會的整體面貌,它是對整個客觀現實世界的反映,并不斷加工而形成的文學名著,它可以幫助學生從中了解到一些未知的事情,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智商和情商。文學作品的閱讀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自身,達到讀者與作者的共鳴,提高思想境界。例如,學生通過閱讀《老人與海》,可以感受到老人自己在大海中孤獨地與命運抗爭,即使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命運就是一個不斷挑戰的過程,只有敢于向命運挑戰,不低頭,不認輸,才是人類活著的意義。通過閱讀這篇名著,學生從中感受到許多啟發,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通過文學名著閱讀中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愛國主義教育深深地存在于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文學名著中有很多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文章,除了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名著,還有許多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著作,其文學作品的最終意義都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學生通過閱讀《吶喊》,能夠感受到作者寫文章的寓意是為了讓當時的國人看到后可以清醒過來,文章中憤怒的語氣也是為了激勵半夢半醒的中國人,希望中國早日崛起。學生讀完這樣的著作,必定會覺得蕩氣回腸,從而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意識。

三、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策略

1.制訂文學名著閱讀計劃,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在高中這樣一個比較忙碌的學習階段,有許多科目都要齊頭并進,把時間分配到各個學科上,所以導致時間不夠。對于高中語文文學名著的閱讀,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注重感受名著中語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然而文學名著范圍廣泛,這就需要制訂一個有效的閱讀計劃,以確保文學名著閱讀的效率。例如,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并沒有一定的計劃,這時就需要老師為學生制訂閱讀計劃。新課標要求高中生必讀的名著有二十本。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高一階段閱讀9本,高二階段閱讀7本,高三階段閱讀4本。并且教師要讓學生準備一個閱讀感悟本,當學生讀完文章后,在筆記本上做好隨筆感悟,以方便課堂上與教師同學交流。除此之外,學生的閱讀時間應當集中在飯后、睡前的閑暇時間,每天保證三十分鐘的閱讀量就可以,不要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任務,而要讓他們覺得閱讀是一種放松,從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接受到美育教育。2.創建文學名著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高中語文課堂文學名著中情境的設置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法就是通過情境的設置,讓學生想象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情境,從而讓學生理解內容,培養學生的審美感悟。情境的設置有許多方法手段,最熟悉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感悟文章,讓學生自己設身處地地從主人公角度出發,另一種就是通過多媒體的影視作品或者觀看戲曲表演來體驗這種情感。例如,當讓學生閱讀《紅樓夢》的時候,許多學生可能不太喜歡閱讀這本書,認為這本書晦澀難懂,里面半白半文的語言也讓學生讀起來很吃力。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看紅樓夢的經典片段,通過影視劇中的人物刻畫,更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書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再讓學生閱讀名著內對應的章節內容,讓學生聯想影視劇中的一些神態細節,對比兩者之間的差距,根據自己的理解了解文章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學名著,感悟文學語言的魅力與博大,提高文學審美能力。3.組建文學名著專題小組,加強學生合作意識。高中語文文學名著的閱讀一向被認為是學生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其實不然,有時候小組合作一起閱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代學者顧炎武說過:“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這指出了合作交流學習的意義。在高中語文的文學名著閱讀中,教師應當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學生之間自由搭配,研討閱讀成果,并向老師匯報,老師進行點評指導。例如,在閱讀《雷雨》這篇名著時,因為這是一部話劇作品,所以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小組成員也要根據作品中的人物數量來分配。首先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通過自己的閱讀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然后選取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這樣組別就分出來了。如果人數不夠,還可以一人扮演兩個角色。接下來讓學生分角色誦讀,學生隨著誦讀,就會了解到這個故事的主線是圍繞兩個家庭而展開的。最后,讓學生交流每個角色的人物性格,一起討論得出《雷雨》的主題,即反映了封建家庭頑固的現狀以及當時社會一些更深層的問題。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僅拉近了關系,也培養了合作意識。

本文通過研究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中的審美教育,首先探究了當前文學名著閱讀中審美教育的現狀,然后闡述了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其教學策略。審美教育在文學名著閱讀中有著重要意義,并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作者:何燕 單位:阿克蘇市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代露丹.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的審美教育[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22).

[2]陳淑芳.略談高中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學周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