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興教實現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0 09:42:00
導語:科研興教實現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學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山東省寧津縣科研興教經驗是縣域農村中小學科研興教的一個典型案例,其催生了“寧津現象”與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和顯著的實踐效果,實現了科研興教的教育理想。審視寧津科研興教的復雜歷程,起點在于理性選題,支點在于當堂達標教學,特點在于縣域整體推進,推動力在于專業引領與指導,生命力在于實踐和理論的突破。
[關鍵詞]科研興教;寧津現象;當堂達標教學
科教興國、科研興教,中小學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山東省寧津縣農村中小學教師全員參與當堂達標教學課題研究,大面積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了教育內涵發展,成為農村科研興教的典型案例,“中小學科研興教的教育理想在寧津變成了現實”。寧津科研興教的實踐經驗催生了“寧津現象”,“‘寧津現象’對中國城鎮和農村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范例”。
一、審視寧津科研興教
全面審視寧津科研興教的復雜歷程,特別是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孕育、開題、整體推進、活動帶動、結題鑒定和深化研究等核心課題研究歷程,其經驗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原生態特點。
起點在于理性選題。當時,寧津教育徘徊不前,存在著“教師整體素質偏低、陳舊教學方法充斥課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等問題與矛盾。為了尋求突破,2002年秋天,相關領導兩下洋思中學,決定走科研興教之路,由此開始了六年之久的實踐探索。科研興教,課題是關鍵,選題決定成敗。寧津人理智地選定了“當堂達標教學實驗與研究”作為核心課題,“科研興教,從當堂達標教學開始”,嚴格按照課題研究路徑開題,直到圓滿結題。
支點在于當堂達標教學。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當堂達標教學就是寧津科研興教的支點,寧津人用它實現了科研興教的理想。沒有當堂達標教學課題研究,就不會有“寧津現象”。當堂達標教學已經成為當地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品牌,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教學模式。
特點在于縣域整體推進。科研興校,人人有責;科研興教,校校有責。寧津人沒有受學科、年級、學校的限制,而是在科研興教思想引領下,咬定當堂達標教學不放松,有效地解決了“教學與科研兩張皮”現象,全縣農村中小學一盤棋,從實驗學校起步,有條不紊地走出了一條全員參與核心課題研究的科研興教之路,取得了團隊的勝利。
推動力在于專業引領與指導。缺乏專業引領是中小學課題研究和科研興教的最大困難,“學校科研需要專家親臨一線指導”。寧津人的教育智慧在于“借腦”,借助專家學者的科研智慧迅速走上了課題研究的捷徑:從選題、開題、結題鑒定及深化研究,始終得到科學指導與專業引領,準確地把握了科研興教的正確方向,保障了課題研究的嚴謹與規范。當堂達標教學成了寧津縣教科研工作的主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當堂達標教學優質課評選、送課下鄉、優秀論文評選等專業引領活動為課題研究注入了強大的推動力。同時,在實踐中團隊的科研智慧與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生命力在于實踐和理論的突破。基于寧津科研興教的成功實踐,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地不斷成長,科研興教實踐與當堂達標教學理論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既解決了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又改善了教育教學工作、提高了教育質量、促進了內涵發展,還初步創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寧津教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二、寧津科研興教的理論成果
寧津科研興教的理論成果主要是初步創立了當堂達標教學模式,《當堂達標教學模式研究》榮獲山東省第二屆省級教學成果獎(中等以下教育)一等獎,為教學理論園地增添了一片新綠。
含義。“當堂達標教學是以目標準、方法活、效率高為本質特征的教學模式,是一個開放的教學方法體系。”同時,當堂達標教學是一種教學理想與追求。因為“追求盡善盡美但沒有做到要比追求一般的標準而做到了好得多”。
本質特征。“為了使老師們清晰準確地把握當堂達標教學的實質,課題組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目標準、方法活、效率高。”“目標準、方法活、效率高”是當堂達標教學模式的本質特征與三大法寶:新授課,即教學目標準,教學方法活,教學效率高;復習課,即復習目標準,復習方法活,復習效率高;講評課、實驗課亦然。
基本理念。一是目標為核心的理念。巴班斯基把“明確教學目標”作為實現“教學最優化”的首要條件,當堂達標教學將教學目標放在核心地位,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方向和靈魂。二是方法多樣化的理念。海納百川,凡是能夠實現“當堂達標”的教學方法都可以為我所用。三是效率為宗旨的理念。“克服教學過程中的‘少’‘慢’差’‘費’現象,追求教學的高效率,是自古以來的教學理想。幾乎每一位教育學家都對此進行過自己的論述,提出了種種的教學模式、原則或方法體系。”當堂達標教學的宗旨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倡導刪除無效教學環節,追求優質教學。
基本模式。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模式是“組織教學——認定目標——教學達標——達標測評”。組織教學要刪繁就簡;師生要共同認定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教學達標是核心環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優質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標測評是關鍵環節,要及時準確地反饋學情,為矯正教學服務。
方法體系。當堂達標教學的精髓在于“當堂達標”,具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百花齊放,初步形成了“先學后教,當堂達標”“合作學習,當堂達標”“精講精練,當堂達標”等十幾種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法,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在教學實踐中力戒僵化和形式主義,必須靈活運用。
主要特點。一是目標準確。目標準確是當堂達標教學成敗的第一要素,其核心策略是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去學習、咬定學習目標不放松。二是方法靈活。基于基本教學模式,凡是能夠體現“目標準、效率高”的方法都可以靈活運用。三是高效輕負。當堂達標教學追求在課堂上教學基本達標,讓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基礎知識、得到基本技能訓練、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使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四是以學為主。靈活運用接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既提高教學質量,又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提升學習能力。五是適應性強。無論城鄉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校;無論語數英、政史地,還是理化生;無論新授課,還是復習課、講評課,都能運用當堂達標教學理念、模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寧津科研興教的實踐效果
科研興教,科研是手段,興教是目標與結果、是衡量科研真偽的標準。寧津科研興教的實踐效果是多方位的,最顯著的標志是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教育活力不斷增強,科研興教的理想變成了生動的教育現實。
找到了教學改革的方向。當堂達標教學實踐有效地更新了“教師為中心、教為中心”等教育教學觀念,逐步樹立了“目標為中心、學習為中心”等理念,找到了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不斷地增強了師生的目標意識、效率意識、質量意識,教學智慧不斷提升。
改善了課堂教學結構。當堂達標教學有力地改善了農村中小學“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課、復習鞏固、布置作業”等傳統教學模式,初步形成了新的教學基本模式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體系,改善了課堂結構,提高了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
提升了學習能力。當堂達標教學有效地改革了以講授法為主、滿堂灌乃至拖堂現象。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狀況。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較為充足的學習時間,自主、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得到靈活運用,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品質,優化了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提高了教學質量。科研興教促進了寧津縣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持續上升,中考綜合成績在全市11個縣市中的位次不斷提升:從2002年的第五名逐步上升到2005年的第一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之后,連續取得優異成績,促進了內涵發展,增強了教育自信。
鍛造了教育品牌。寧津科研興教實踐催生了兩個教育品牌:“寧津現象”與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寧津縣連續兩屆榮獲“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稱號,當堂達標教學改革經驗成為山東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先進經驗。山東省教育科學研所、山東省教育學會聯合在寧津召開了“山東省農村中小學科研興教現場研討會”,進一步推廣寧津經驗,使寧津成為農村中小學科研興教的一個制高點。
四、深化寧津科研興教的新舉措
面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如何為寧津科研興教注入新活力、實現新突破,是需要認真應答的現實問題。
設立研究中心。當堂達標教學已經成為德州教育的一個品牌,市教育局在寧津設立了“德州市當堂達標教學研究中心”,設置了一個新支點。
深化課題研究。2008年6月27日,“當堂達標教學深化研究”又在寧津開題,力求實現實踐探索與理論建構的新突破。通過當堂達標教學“百課工程”“百題工程”“百篇工程”,打造百節精品課,突破百項小課題,撰寫百篇研究文章,讓教師更會教、讓學生更愛學、使教學更優質。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理論體系,為教學理論建設添磚加瓦。
加強專業引領與指導。一是加強學術團隊建設,培育本土科研興教與當堂達標教學研究的領軍人物與學術骨干,引領與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二是打造科研興校與當堂達標教學制高點,為寧津教育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實施教科研活動帶動戰略。扎實有效地開展一系列當堂達標教學與科研興教的專題教科研活動,切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提升寧津教育品質,譜寫科研興教與素質教育新篇章。
- 上一篇:經貿局機關效能提升年匯報材料
- 下一篇:林業局開展整作風抓落實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