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現代大學生人文修養之思索

時間:2022-04-07 05:01:00

導語:提升現代大學生人文修養之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現代大學生人文修養之思索

摘要: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事業的接班人,是一群在中國發展道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群體,因此對于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但是社會現狀告訴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素質修養不容樂觀。在文中,我從現狀,原因幾個方面闡述了我對提高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一些思考。其次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希望能夠使大學生們正確塑造自我作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精神面貌,從內到外提高自身素質修養,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接班人,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科學發展政府公眾高校教育

在當今社會上,隨著媒體的傳播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有關大學生道德缺失的現象和社會案例被公眾所了解,因此導致越來越多的公眾對于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出了質疑,同時他們逐漸形成一種意識即:如今的高校教育只注重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而忽略了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的培養。實際上這種意識是有點以偏概全的,但是正是公眾的這種質疑值得讓我們需要深思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缺失的本源。

首先,我們先通過一個案例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現狀:案例一、2002年2月23日是一個風和日麗、春意濃濃的星期六。北京動物園內熱鬧異常。下午1時10分左右,動物園熊山內突然傳來狗熊“嗷、嗷”的嚎叫聲。只見隨著水泥地上冒起的一股股白煙,兩只大黑熊躺在地上打起了滾。就在圍觀人群一陣騷動后,一名手拎食品袋,戴著眼鏡的男青年急匆匆地擠出人群向熊山外溜去。“抓住他,就是他給大黑熊投的毒。”喊聲未落,這名男青年撒腿就向動物園內獅虎山方向跑去。正在附近巡邏的動物園派出所民警、動物園保衛處的工作人員和熊山管理人員以及在場的群眾圍追堵截,齊心協力將這名男青年抓住,帶回了動物園派出所。經警方審查,這名男青年叫劉海洋,北京人。據劉海洋交待,因父母離異自己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1998年,自己幸運地考入了北京某名牌大學電機系,大學期間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并已經通過了學校研究生考試。

對于為什么要殘害動物,劉海洋說:“我曾經從書中看到過熊的嗅覺敏感,分辨東西能力特別強。但人們又總說‘笨狗熊’,所以我就想驗證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這了滿足自己邪惡的“好奇心”,1月29日,劉海洋用事先準備好的一瓶飲料兌上從學校實驗室偷到宿舍的火堿來到了動物園。他假意投喂黑熊并將摻有火堿的飲料倒向正在與游客戲耍的黑熊,看到黑熊被燒得滿地打滾,嗷嗷亂叫,僥幸逃脫的劉海洋并沒有感到滿足,而是昧著良心又醞釀著下一次罪惡行動。中午,劉海洋用一個白色紙袋裝著兩瓶飲料和一個平時喝水用的500毫升硬塑料杯,從一家化工商店花8元錢買了一瓶硫酸,分別兌進了隨身攜帶的飲料和塑料水杯內,而后乘公共汽車來到了動物園,又一次實施了他殘害動物的罪惡行徑。北京動物園副園長王保強十分氣憤地說,從1月29日開始,北京動物園先后有3只黑熊,1只馬熊和1只棕熊受到了劉海洋所潑的火堿或硫酸的殘害。這5只熊有的嘴被燒壞,進食困難;有的四肢被燒,無法行走;有的前胸、背部、臀部被燒壞,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這個案例突出反映了某些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到了一種道德甚至人性泯滅的程度,這是讓人十分后怕的,根據許多教育心理家們的研究,我認為現階段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缺失的現狀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文史知識極度缺乏——優秀文化傳承斷層

根據許多報刊媒體的調查,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學生對人文文化的理解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大學生對理解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數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淺的表象化階段,有的甚至望文生義、憑空臆斷。比如說,當問及“民主”、“共和”、“儒家文化”等概念時,大部分大學生僅僅知道民主和專制相對,對其具體含義卻語焉不詳;由于近代以來歷次批孔批儒運動的影響波及至今,許多學生僅僅知道儒家文化大致包括“忠”、“孝”、“禮”、“仁”等,而不清楚“天人合一”、“義利之辨”等更能代表儒家文化的先進性。現在的大學生已經遠離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熏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不到足夠的繼承和發揚。

(二)“傳統文盲”大量涌現——重外而輕內

隨著時代的進步,目前大學生中不懂電腦等現代科技的“現代文盲”越來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質,不知道祖國傳統的文史知識,不能正確讀寫文章的“傳統文盲”卻越來越多。現在很多學生不愿意也沒有耐心看傳統經典文學作品,業余時間除了是對著電腦玩游戲就是盯著電視熒屏看沒完沒了的節目,不看書、少寫字,成為沒有讀寫技能的“無筆族”。另外,當今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導致了部分大學生受不到“慎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等等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重外而輕內”。

(三)心態浮躁、功利心重——拜金享樂主義悄然蔓延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融合加快,沖突矛盾也日益加劇,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學生對文化的接受常常因心智尚處于發展階段,易產生困惑而迷失方向。據調查,95%以上致力于考研的學生目的都是為了將來找一個好工作,而不是真正熱愛自己的專業;部分大學生開口閉口談錢,人前人后說利,“學習只為求職”、“大學時代是修煉的時代”,成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座右銘。

在闡述出現階段大學生人文素養普遍缺失現狀后,我覺得對于這些現狀有必要對其出現的原因進行解析:

(一)從社會層面:市場經濟帶來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強

全球經濟發展迅速,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社會生活的多樣化,各種利益相互摩擦、斗爭,使當前部分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各種層次、性質的文化令大學生茫然失措,難以鑒別、吸收東西方優秀文化的精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市場經濟帶來的急功近利、網絡快餐文化勢不可擋的蔓延趨勢以及考級、考證等就業實用主義的現實需要,使得大學生無暇估計人文素養的培育。

(二)從學校層面:應試教育,唯“考”獨尊

從小學到高中一以貫之的應試教育,使青少年從小就很少汲取人文教育的滋潤,沉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不知“人文”為何物。大學校園本是增加學識、提升修養、凈化心靈的場所,可是現在大學生看的書除了專業課本外,就只是外語、電腦、經濟類書籍和如何面試、社交方面的書,至于提高自身素質的人文類書籍則鮮有人讀。大學生讀書求職的心態非常“務實”,把讀書和求職緊密聯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們考慮的是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因而急于掌握各種工具知識和工作中必須具備的經濟管理知識和人際交往知識。

(三)從家庭層面:望子成龍,期望值高

在當今社會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未來抱有一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心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過高的期望,望子成龍心切,積極配合學校的應試教育,孩子上大學之后迫切希望能出人頭地,在畢業后找到一份體面又薪酬豐厚的工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收回教育成本。因此,部分父母過于強調學生的在校分數,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及人文素養方面的塑造。對這一類父母而言,只要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能在畢業后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的勝利、自己的成功,至于其他,概不關心。

(四)從個人層面:沉醉于物質生活,忽略了個人精神文明的提升

由于社會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高科技產品越來越耀人眼球,服裝,飾品等方面都帶給人極大的物質享受,而大學生對此更是熱衷,這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自私,拜金,尋求刺激,排斥書本中的人文教育,同時這也導致了大學生暴力,同居,懷孕等不良社會現象的發生。

既然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問題所在,以及導致問題的原因,那么我們就必須盡快采取相應的措施去解決問題,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而且這個問題的解決時關系到中國將來的現代化建設,因此如何解決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認為可以從內外因來討論:

首先,從大學生自身來看,(1)從書本中汲取人文精華,拓展知識面,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學,應該基本了解中國近代簡史,從中認識到自己現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通過熱血奮斗換來的,要懷著一顆感恩,熱忱的心去面對生活,從而使自己端正自我思想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相適應。同時,作為大學生還應該經常關注時事新聞,了解國內外的動態,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或者享樂中。只有認清本國國情,了解世情黨情,才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貢獻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2)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遠觀未來的同時牢記歷史,牢記傳統美德,在生活中多實踐,讓這些美好的道德情操滲透到我們骨子里。此外,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堅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完善個人的素質。用先進的科學文化來武裝自己,主動遠離錯誤的觀念。比如在科學發展觀中,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就是發展。發展是一個很廣泛的范疇,整個世界都是處于一種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當中,發展是指任何事物都是一種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體現了事物運動的上升性、層級性。大學生在學校里面,其主要目的就是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主要表現在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要想實現學生的自我發展,就必須正視自身存在的缺點,通過發展的辦法去解決。

其次,從政府和公眾的角度來看:(1)不論是政府還是媒體,都應該加強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宣傳與教育,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特別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集中反映了我國和諧社會所追求的價值尺度和文化觀念。價值觀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核心和基礎,在當今價值觀多樣化、文化多元化的社會轉型期間,在社會中旗幟鮮明地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法制教育全過程,將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學校這一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促使學生全面成長,深層次的影響廣大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方式。使廣大大學生明辨是非,堅定信仰,明確責任。(2)重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教育,重視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歷史,政治的教學地位,從小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深刻認識和感受到人文主義的熏陶。特別是在高校中,應將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放在同等的教育地位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舉旗幟,就是要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大學生,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更加堅定大學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遵循規律,就是要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規律,遵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規律,遵循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有關愛國,科學發展等話題的活動更進一步地陶冶同學們的情操與修養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養的培育與提升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人人參與,為高素質人才的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優良的環境。高校大學生現今要做到的就是通過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作為今后行動的指導,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塑造良好自我品格,才可以更好的成為國家的現代化的后備主力軍,才可以更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些迷茫徘徊中的大學生們也可以借著學習理論課的機會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迷途知返,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