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策略的提升
時間:2022-03-16 10:29:56
導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策略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并不斷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有敢于創新不怕困難的勇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有很多,如巧妙構思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問題形式等等。課堂教學語言是師生雙向信息交流的載體,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很好地體現出來,對于小學生尤為重要。教學語言的設計也至關重要。關鍵性的教學語言應該既精練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1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小學生則是一個民族的期望所在,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不僅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也是民族發展的任務。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要求教師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接受新觀念、新思想,用新的思維方式來指導教學,把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放在首位。由于數學是一門富有創新內涵的學科,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因此數學教學更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依據學科特點,努力培養與發散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創新思維。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并不斷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而創新過程不僅是智力活動過程,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有敢于創新不怕困難的勇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有很多,如巧妙構思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問題形式等等。課堂教學語言是師生雙向信息交流的載體,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很好地體現出來,對于小學生尤為重要。教學語言的設計至關重要。關鍵性的教學語言應該既精練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總之,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自己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做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同時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2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適量合理的練習
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啟發下,參與教學的某些過程,主動獲取知識。小學生獲取知識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年級越低感知越高,其思維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其具體程序是提供事實—操作、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根據小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如果每堂課都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適量合理的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主動獲取知識。這樣才能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意識,開拓小學生的創新思維。2.1鼓勵小學生動手操作: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知識的本身就是活動。”動作和思維密不可分。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動是兒童的天性,對于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來說,應把機械單調的練習轉變為學生自己的有聲有色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學生自己動手實際操作,可以培養手腦并用的能力,及初步掌握獨立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師在教學中,應倡導學生做到邊觀察邊思考,獲得全面正確的知識。例如,講授幾何認知課時,讓學生自己設計制作一些簡單的圖形,通過看、摸、數、量的實踐活動,充分感知,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各種形狀特征等。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知識,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2.2鼓勵小學生動口“演講”:動口,就是讓學生去講、去說,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問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各抒己見。例如一道數學題可能有幾種解法,在老師的引導下啟發學生動腦思考,積極發言,甚至鼓勵學生走上講臺,把自己思考的方法直接講給全班同學聽。這種方法可以為一題多解開拓思路,發散思維,相互啟發。學生在課堂實踐中,通過多向思維,甚至逆向思維逐漸學會了創新,加速了認知過程。通過讓學生把思維過程和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可以達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的效果。2.3適量、合理、生動的練習: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學應努力創造生活情境,將“生動活潑”的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對小學生而言,數學練習或者作業也同樣需要“生動活潑”。現在,某些數學練習題是純數學化的題目,題目的呈現方式乏味、枯燥,無法激起學生的熱情和興趣。相反,有些優秀的小學數學題目新穎獨特,有的還配以生動的圖片,簡單形象直觀,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對題目的理解,同時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現實生活,達到正確理解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利用學生熟悉的故事人物,創造一種融洽、寬松的教學情境,學生躍躍欲試,興趣濃厚,消除了膽怯的心理,無拘無束地充分表現自己的思想、認識、情感,就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討論過程,從而萌發創新意識和想象能力。總之,讓學生多種感官并用,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同時,老師需要設計和布置適量、合理、生動活潑的練習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開發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3增加情感交流,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積極性
韓愈在《師說》中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還要對學生的人格健康發展負一定責任。因此,教師要愛護學生,要把感情交流和心理交流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學會對學生進行表揚而非批評,鼓勵而非不屑,給予一次表現的機會,給予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都可能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教學過程中,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氛圍能極大限度的發揮人的自由創造才能。要想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就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環境,給學生留下充分表現和發揮個性的平臺。這種民主、和諧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塊肥沃的土堆,只要擁有了這片土堆,學生的創新意識才得以萌發。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就要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善于運用直觀形象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游戲、耐人尋味的故事、風趣幽默的談話等創設一種和諧的情境。在這種輕松、自由的氛圍下,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到探索、嘗試的過程中來。
總之,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充分利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過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并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者:丁永琴 單位:浙江省嵊州市黃澤鎮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王彩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3(9):378-379.
[2]杜文平.小學生數學素養評價的研究述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 上一篇:地基基礎設計與建筑工程地質勘察探討
- 下一篇:建筑工程鋼筋檢測試驗要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