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

時間:2022-05-22 09:53:09

導語:高職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要辦出特色,必須要有明確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本文著重闡述了高職院校應根據市場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既有理論又有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時二者的關系及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學;素質教育;要求

因為在教育過程中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現階段高職教育中出現了大量學生“懂理論,缺技能”的情況,這與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大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是不相符的。而筆者認為體育教學正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此淺論如下。

一、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體育教學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途徑,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體育課區別于其他學科課堂的特點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生處于動態的大環境中,并主要以身體練習和思維活動作為教與學的手段方法。素質教育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一是身心素質教育;二是科學文化素質教育;三是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它的核心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身心素質是其他素質的生理學前提,是其他素質的載體和重要的物質基礎。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能經得起大浪淘沙的優秀人才必須具有強壯健康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心理、極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堅強的意志和毅力。體育教學是培養個體意志極為有效的手段,不僅能培養競爭意識,而且能培養合作意識,并能求得二者內在的統一;不僅能培養競爭勝利者的良好心態,而且能鍛煉競爭者對失敗后果的承受力;不僅能培養學生嚴密的組織紀律性、集體責任感、榮譽感,培養對規范的服從,而且能培養學生在客觀規范的制約下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的品質;同時,體育教學也是塑造勇敢、堅韌、禮貌、克制、協作等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二、素質教育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素質教育的全部含義在于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素質教育的靈魂就是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培養和形成學生健全的個性和精神力量,使學生健康的成長,促進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選擇、測試項目和標準的制定必須顧及全體學生的學習實際,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教學方法是要善于將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引入體育教學之中,要多樣化、靈活化、實效化、人格化。在教書育人中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既要促進健康、增強體質,又要提高心理素質和體育文化素質,著眼于學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促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學的內容

學校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等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體育教學的內容包括:一是傳授體育基本知識,培養體育文化素質。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的正常發育;二是設置集體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三是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養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四是注重學生培養綜合體育素質的提高,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協調性、敏捷性、反應力和耐久力的鍛煉。

四、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1.教學設計上要改革傳統模式,提高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既要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又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優良品德,使學生身心和諧發展。2.在教學方法上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努力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會學善學。3.樹立現代體育健康教育觀,拓寬體育教學的渠道,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體育教學,為學生的發展及創造意識培養提供條件。4.建立注重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的過程性、全面性評價標準。5.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體育活動,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提供一個預期的平臺。

五、結束語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培養目標的具體情況組織實施素質教育,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是高職教育面向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04年7月.

[2]《學校體育學》.金欽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3]《素質教育研究》.燕國材.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4月.

作者:周小剛 單位:甘肅省酒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