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舞蹈人才培養思考
時間:2022-01-04 09:03:52
導語:高校體育舞蹈人才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伴隨而來是人們對精神文化和對藝術的追求不斷提升,使得我國高校藝術教學呈現了未曾有過的繁榮景象。體育舞蹈教學正是伴隨著這種社會變革而來的新興運動項目,也因為社會正在變革,高校有義務培養專業的體育舞蹈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就構建培養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意義、原則、現狀和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推進構建體育舞蹈專業人才體系貢獻一點力量。
關鍵詞: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
1構建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意義
1.1促進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斷地發展,體育教學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重視,國家、社會、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都開始重新審視體育教學,高校體育的發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體育舞蹈是體育學和舞蹈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項新興教學科目,由于該科目在高校中開設時間較短,很多因素影響著高校整體的教學質量。例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目標尚不明確、規格也不全面、課程設置結構單一等。因此,各高校必須深入研究此項新興課程,找出該課程的優缺點,確定一個適合當代學生發展的體育舞蹈教學培養方案。1.2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緊密性。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合格的建設人才,高校人才培養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當時社會發展的需求,這也是我國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社會無時無刻不在發展進步,高校教育也要順應社會發展,不斷的進行教學改革,不斷的檢驗教學成果與社會發展需求是否契合,才能保證高校培養出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才能確保教育的意義。現階段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通過體育舞蹈教學使得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發展的聯系更加緊密,提升了高校培養人才的全面性和綜合性,只有專業人才符合社會的需求,這個專業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空間。1.3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體育舞蹈是一種健康、時尚的體育活動,不僅能愉悅身心,而且能夠達到健身與健美的效果,在學校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高校要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大學生,需以社會發展要求和學生個人需求作為參考,開設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因此,在課程設置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使其得到良好的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1.4補充現有人才培養體系的不足。據調查,我國有大量的文獻資料都是關于研究體育舞蹈方向的,但是涉及到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資料少之又少,大部分文獻資料都是介紹了體育舞蹈專業的課程現狀以及對目前的現狀進行可行性分析。本篇文章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對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進行初步研究,從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意義、原則、要素進行討論分析。通過對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研究,不僅能夠完善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不足,對高校教育中其他學科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總之,本文針對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研究,不僅是對現有研究的擴充,更為體育舞蹈的開發研究提供了空間和平臺。
2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原則
2.1理論與實踐并重。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全方面人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科學的實踐活動。由于理論知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現實的困難是多樣而復雜的,當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碰撞時就需要縝密的邏輯和豐富的經驗。高校培養人才的目的是使人才能夠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而不是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紙上談兵”。高校在體育舞蹈課程體系開發時一定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以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活動,提升實踐活動的效率,鞏固理論知識的掌握。2.2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相結合。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評價從知識本位、能力本位轉移到實踐本位,學校培養人才時更加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社會招聘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多的是實踐的經歷和能力,希望招聘回來的大學生立即能夠適應崗位,這也就要求高校在進行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時將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相結合。以往的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多,教師對學生的培養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幾乎所有時間都耗在課堂上或者舞蹈室,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過硬,但缺乏與未來就業相關的實踐能力,比如應對比賽突發狀況的能力、教學能力、平復緊張情緒的能力等。只有結合知識與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2.3專業教育與素質培養相結合。就體育舞蹈教學而言,不僅要強化專業知識,還要對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針對性的提升,以確保學生整體體育舞蹈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說一個優秀的體育舞蹈學生除了要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外還要有扎實的文化底蘊,以便于理解各種舞蹈的意境和內涵。只有增強自身的全面素質,才能比別人更加深刻的理解舞蹈創作的背景、要表達的情感,從而使自身的表演更具感染力。
3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構要素及現狀
3.1社會需求要素。高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是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構建高校人才培養體系要遵循的第一要素就是社會的需求,它是衡量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成功與否的量尺。社會的需求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而時刻發生著變化,高校對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因此而設立的課程體系也要隨著而發生變化。現階段社會人才供需關系失衡,根本原因就是學校教育未能準確預測社會發展的方向,導致專業、課程設計與社會供需關系產生矛盾。社會的需要是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首要條件,是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3.2課程教學體系。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課程體系,由于我國體育舞蹈專業開設時間較短,教學大綱及相關的指導文件對教學的指導性不強,還無法完全保證課程設置的系統化和科學化。進行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體系設置時要嚴格依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改革的相關指導文件,充分考慮到學科的基本特征和社會對于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基本需求,多方面結合,制定人才培養的計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性的跨學科探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3.3教學實踐平臺。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重點在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實踐平臺至關重要,但是現階段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對實踐過程過于忽視,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多元化的教學實踐平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各種規模和形式的體育舞蹈競賽體系,通過比賽尋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行針對性的強化;第二,完善體育舞蹈教師及裁判的培訓體系,有效利用高校場地假期的空余時間進行教學工作者的能力強化;第三,完善與校外體育舞蹈相關團體的合作關系,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
4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策略
4.1加大高校體育舞蹈師資隊伍的建設。體育舞蹈教師是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也直接決定了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成果。高校要加強學校體育舞蹈教師的選拔和培養工作,提升教師的質量,擴充教師的數量,快速提升高校體育舞蹈的教育事業。首先從選拔的角度要嚴格把關,既要注重教師的舞蹈專業技能又要重視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要加強體育舞蹈教師的培訓工作,引導教師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學校也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相關的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4.2樹立正確的體育舞蹈教育思想。教學成果和人才培養的效果取決于教學思想的正確性,在本質上教學思想也是師資力量的一部分,只有保證了教師綜合能力優良的情況下才能保證教師能夠積極的吸收先進教育理念并將之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指導實際教學。建立正確的體育舞蹈教學思想,根據學生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切實的推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4.3建立健全體育舞蹈專業學科體系。體育舞蹈專業在我國發展較晚,學科體系尚未成熟,教師和相關教育工作者要結合體育、舞蹈、音樂等多門學科的體系特點,融合成獨具體育舞蹈專業特色的學科體系。學科體系的建立一定要以體育和藝術兩門學科為主干學科,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掌握嫻熟的技術。4.4完善實踐環節,與就業相接軌。高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是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就業是最直觀的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方式,高校要調整現有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出高水平的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為教學目標。高校的教學就是要為社會輸送人才,學校也要以此為目標進行有計劃的教學。只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戰機會,才能使畢業生更加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求,尋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崗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5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完善的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不僅能夠提升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素質,促進高校教學的改革,還能為其他學科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提供思路。但不可否認,在構建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道路上我們仍然面臨很多困難,但只要所有體育舞蹈教育工作者和愛好者共同努力,探索體育舞蹈的內涵和本質,必將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對體育舞蹈產生興趣,推動體育舞蹈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翟廷立,李芳,羅元翔.體育院校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1):70-73.
[2]劉芳.我國高等院校國際標準舞專業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藝術教育,2009(12):53.
[3]吳東方.中國體育舞蹈科學理論與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9):88-89.
[4]張敏.我國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項課程開展現狀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4):77-79.
作者:劉鑫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
- 上一篇:高校美育教育解析
- 下一篇:舞蹈表演育人模式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