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育人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04 09:06:38
導語:舞蹈表演育人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舞蹈是人們內心情感的表達,是一種以情感為基礎,舞蹈表演為核心的藝術形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起到施教育人的作用。對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為學生立足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此外,通過全面認識舞蹈教學中實踐育人的重要性,探索出全新的實踐育人模式。
關鍵詞:舞蹈表演專業;實踐育人模式;特點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較高的表現力,主要是以情感為基礎的一種表達模式。我國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舞蹈專業素養,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實踐育人效果。
一、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特點
1.舞蹈表演專業自身特點。我國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與專業水平較高的藝術類高校相比,因學生自身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更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有學者認為,我國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的主要特點是對傳統知識型人才有較大的挑戰,應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實現復合型舞蹈人才培養計劃,應當具備較高的活力、專業性以及創新實踐能力,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起到實踐育人的目標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主要目標在于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這一理念下,舞蹈表演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的構建中加入實踐性教學環節,以校本課程的形式將舞臺實踐表演、舞臺形象塑造、展演、比賽等納入課程結構體系中是培養符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客觀要求。2.舞蹈表演人才的社會需求特點。全國各大企業、事業、文藝團體、群藝館、企業藝術團等對舞蹈表演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時對舞蹈表演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需要接受社會的檢驗,并為社會所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效舞蹈表演專業人才的自身價值。現階段,“高、精、強”的舞蹈專業生已漸漸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反之,精通“彈、跳、說、唱、編、導、寫、聲、光”等多能應用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青睞。此外,我國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主要是以技能為基礎,在較大程度上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實踐學習,以此滿足社會需求。
二、綜合類舞蹈表演專業實踐育人模式分析
1.實踐性教學環節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應用。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實踐性教學環節,是為提升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素質、技術技巧以及舞臺綜合能力。以往的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分為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選修課三部分,缺少對實踐教學的運用。將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入到舞蹈表演專業課程中,進而把舞臺實踐內容納入常規教學,通過校內外不同層次展演、比賽、講座、交流等形式,培養、鍛煉學生的表演及實踐能力,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教學的方式可以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參加活動,包括參與電視綜藝節目演出、參加大學生舞蹈大賽等,通過參加不同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表演水平和綜合能力,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并且能夠讓學生感知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提高對舞蹈學習的熱忱和積極性。其二,開設實踐教學課程,通過開設特色實踐教學課程,使學生在教授別人的過程中對自身肢體充分認識和把握,從而在課堂學習、訓練中對動作的規范化進行有效調節。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的方式達到育人的目的。2.實踐演出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搭建舞蹈教學實踐平臺舞蹈表演專業人才的素質構成是專業理論知識和表演能力兩個主要方面構成的。在當前地方高校轉型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育,造成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嚴重不夠的弊端。因此,針對當前舞蹈表演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中實踐課程比例較少的現狀,需要重新構建舞蹈表演理論和實踐課程比例。筆者認為,通過實踐教學與實踐演出有效結合的方式構建舞蹈教學實踐平臺可加強舞蹈實踐的培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舞臺實踐演出能夠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實踐舞臺,對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尤為重要。專業教師帶領或鼓勵學生參加正規比賽及綜合類節目演出,可以提升學生的舞臺綜合表現能力以及舞臺應變能力。2、在校園內外設置一些具有實踐價。值的比賽,鼓勵各民族愛好舞蹈的學生參賽,從而在實踐過程中潛移默化的了解我國多元的舞蹈文化,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也可結合校外比賽項目進行舞蹈創作,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提高優秀舞蹈作品的產出。3,高校與相關企事業構建定點實踐單位,為學生打造專業的舞蹈實踐平臺,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提供給學生更多舞臺表演機會,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及創造力,使學生在不斷的演出學習中積累舞臺表演經驗,達到實踐育人的效果。3.實踐育人模式的創新創業。橫向拓展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就業渠道,是解決當下舞蹈專業畢業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必要措施。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報考教師資格證、社會舞蹈培訓證書,從思想層面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拓寬就業渠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活動,比如引導學生參加大學生移速展演比賽、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以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比賽活動,通過一些創業項目的比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熱情,還可以組建規范化、規模化創業團隊,從而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此外,很多舞蹈創新創業比賽項目需要在比賽中完成創業規劃書,并且進行項目的思考,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對未來職業有提前的規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今后的就業儲備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教學環節構建實踐育人模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實現實踐育人的目標,通過實踐育人模式達到培養優秀舞蹈表演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孫瑜浛.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J].大眾文藝,2017(21):56-57.
[2]周彤燕.高校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J].大眾文藝,2016(5):256-256.
[3]閆春麗.民辦高校法學專業實踐育人模式探析[J].考試周刊,2018(3):12-12.
[4]夏美君,劉大巍.高校音樂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實踐育人模式探索——以“蘇南地方音樂文化研究及創新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建設為例[J].黃河之聲,2016(17):33-34.
作者:孫瑜浛 單位: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
- 上一篇:高校體育舞蹈人才培養思考
- 下一篇:試論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