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時間:2022-09-16 11:18:25

導語: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隨著國家科學教育的深入,很多學校為響應國家的號召,也越來越重視科學教育。所謂科學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科學的課本教育,還應該是注重勞逸結合的科學教育。而這里所說的勞逸結合不是指在學生學習過后給學生一定的娛樂時間,而是在安排課程的時候,給學生安排一定的體育課。適當的體育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學校不應該只是為了滿足國家的要求而給學生安排適當的體育活動,而是多多考慮學生的身心健康而給學生安排體育活動。

關鍵詞:健康標準;體育活動;心理健康;積極影響

準確地說,心理健康不同于身體上的健康,心理健康類似于一種隱藏的危害。很多學生因為各種各樣的煩惱或者是壓力,心理處于一種十分緊繃的狀態,這個時候他們不懂得如何去釋放。時間一長就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疾病,久而久之,心理上的問題也會轉化成身體上的疾病,這些身體上的疾病或者是心理問題往往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目前如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點。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緩解人們一定的壓力,也就是說,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心理健康,體育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標準

說到心理健康其實很多人并不理解。很多人對心理健康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同時其衡量標準也各不相同。心理健康,顧名思義是指人們的心理處于一種和別人相似的狀態,也就是說人們的想法、情感、觀念等與別人不矛盾的狀態。心理健康也包括兩個狀態,一是心理沒什么疾病,二是心理處于一種積極適應的狀態。學生無論是處于以上那種狀態,都可以判斷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可以分為以下幾點,(1)自身有著一定的安全感;(2)比較了解自己;(3)可以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估計;(4)可以與周圍的環境有著一定的接觸;(5)具有個性并能保持個性的完整;(6)有學習經驗的能力;(7)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8)能夠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依舊保持自己的個性;(10)在不違背道德的前提下,滿足自己的要求。

二、當代學生的心理狀況

不可否認的是,當代35%的學生是有些不同類型以及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這些學生處于各個階段。在這些學生中,大學生的情況尤為嚴重復雜。他們的心理問題大多表現為緊張、偏執、抑郁、強迫、焦慮等。這些問題輕則影響他們對于一些問題的判斷,重則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相對于其他國家,我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比較嚴峻。

三、體育活動對于學生的積極影響

(一)改善情緒狀態。多數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源于不恰當的情緒。很多的學生在經歷一些挫折時,在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很容易發泄情緒不當,而這些不恰當的情緒時間久了容易郁結心頭而造成心理問題。而這些不恰當的情緒往往是可以通過體育活動緩解的,一定的體育活動是可以起到轉移不良情緒的作用的,它可以從新的層面幫助學生擺脫當前的困境。在校的學生往往像關在籠子里的鳥兒,被學生和家長安排各種作業,難免會有一些焦慮的情緒,而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是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焦慮情緒的。(二)提高智力。學生大多還處于一種生長發育階段,而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是可以幫助學生發育的。不同的體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以及反應能力。科學研究表明,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加速有氧呼吸的速率,適當的有氧呼吸利于大腦的發育。也就是說,經常進行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大腦以及身體各部分器官的發育。(三)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實際相當于一種自我定位。有著良好的自我概念學生可以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所欲所求,自我概念從一定層面上可以理解為主觀的一種對于情感、思想和身體的評價。它可以理解為許多的自我認識,而這些自我認識包括“我是什么人”“我喜歡什么”“我覺得什么是對的”“我的主張是什么”等等。因為堅持體育鍛煉可以保持學生的精力充沛和身體健康,所以說體育活動在確立改善學生的自我概念上也是起著一定作用的。(四)培養堅強的意志。在當今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堅強的意志是學生普遍缺乏的品質。而這種品質又恰恰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說,培養這種堅強的意志是十分有必要的。而進行體育活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培養這種堅強的意志。在進行體育活動時,需要克服一些客觀以及主觀的困難。學生若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能夠有效地克服這些困難,那么就越能夠培養出這種平日里培養不出來的堅強的意志了。(五)消除疲勞。學生在一天的學習后難免會疲勞。而學生所擁有的睡眠時間又是少之又少。所以說大多數的學生在睡眠不足、疲勞不堪的情況下會滋生出許多不良的情緒,其抵抗力也會大大下降,身體健康受到威脅。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進行體育活動。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使得學生得到身心的放松。(六)治療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在學生中發病率越來越高。一些心理疾病治療藥物會對正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造成一些傷害。科學研究表明,進行適當體育活動是一種緩解治療心理疾病的好方法。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可以一步步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包括自己的焦慮癥以及抑郁癥。焦慮癥和抑郁癥多發于青少年學生,焦慮癥和抑郁癥雖說在學生中發病率比較普遍,但是其對學生造成的危害卻不容小覷。這兩種癥狀輕則導致學生學習生活不順心,重則導致有些學生有輕生的念頭。而體育活動恰恰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長時間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消除這些癥狀。(七)協調人際關系。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科技產品的不斷增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也十分薄弱。而良好的人際關系又恰恰是適應社會關系的關鍵。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可以有效地擺脫這種現狀,體育活動是一定的社會環境下進行的,學生必須要和人進行一定的交流,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得不與周圍的人接觸,而恰恰是這種接觸,讓學生能夠卸下自身的防備而主動與人交流,從而通過交流使得自身不再痛苦煩惱。(八)提高應激水平。應激實際是指人們對于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研究表明,科學規律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激水平,使得學生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可以做出準確快速的反應,以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四、帶動體育活動的建議

(一)進行體育活動優勢的宣傳。盡管進行體育活動是存在著許多的優勢的,但是很多的學生還是更愿意在課余時間玩手機睡覺。而這個時候,教師或者是學校有關部門可以進行一定的宣傳,告訴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優勢,讓學生從根本上明白體育活動的好處,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二)學校積極組織體育活動。因為學生迫于學校學業的壓力,很少進行體育活動。因此,學校可以主動組織一些體育活動來改變這一現狀,換句話說,學生自己能夠支配的時間是非常少的。學生是很難以非常少的課余時間來進行體育活動的。所以,學校可以組織一些類似的活動,這樣既不耽誤學生的學業,又給了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

五、結束語

不論是從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問題考慮,學生都應該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可以說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維持人們身體健康的保證。所以說,不論是學生本身還是學校,都應該重視這一問題,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李會增,于楠.學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01):67-70.

[2]韓軍,李翔.體育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9(01):57-60+71.

[3]漆昌柱,徐培.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05):117-119.

[4]朱林,李健.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體育科學研究,2002(03):43-46.

作者:蔣曉絮 單位: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