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素質的發展及標準論文
時間:2022-12-03 02:34:00
導語:淺談信息素質的發展及標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信息素質;圖書館;評價標準
[論文摘要]論述了信息素質定義的發展,并且結合信息社會的特征和要求,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同時論證了圖書館與信息素質的關系,強調在制定信息素質評價標準時,制定信息意識標準和終身學習能力標準的重要性。
“變化”是我們現代生活的基本驅動力。我們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下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具備一定的信息素質,培養謹慎的思維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天的信息社會,一個具備信息素質的人是知道怎樣去終身學習、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也只有學會終身學習的人,才能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
1信息素質定義
1.1信息素質定義的發展
1974年美國信息工業協會主席PaulZurkowski率先提出信息素質概念,概括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1979年,該協會對信息素質提供了官方的解釋,他們認為具備信息素質的人即“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識與技能,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同年,圖書館學信息學專家RobertTaylor將圖書館專業與信息素質有機的聯系起來,他指出一個具備信息素質的人,首先應該知道許多問題可通過信息來解決,了解信息源是必須的,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獲得信息的策略和方法。1987年,圖書館學信息學專家PatrieiaBreivik將信息素質根據為一種了解和獲取信息的過程,提出每個人都要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統,并且能夠鑒別信息的價值,能夠選擇獲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數據庫、電子表格軟件、文字處理等技能。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IA)提出了一個被廣泛引用、接受的定義,這就是“具備羅高信息素質的人,是一個有能力覺察信息需求的時機并且有檢索、評估和高效地利用所需信息的人,是一個知道如何學習的人。他們知道了如何學習的原因在于:他們掌握了知識的組織原理,知曉如何發現信息以及利用信息,他們是有能力終身學習的人、是有能力為所有的任務與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人?!毙畔⑺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各時期都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以上只是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而已。
1.221C,信息素質這一概念具有更豐富的內涵
21C是一個信息化時代,對人的信息素質要求逐步提高,信息素質的含義更加豐富。簡單的用一種技能或者能力來概括是不夠的,信息素質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要求不只是具備基本的技能,它需要有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力和洞察力以及具備相關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知識、道德的利用信息,并且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筆者認為,在信息化社會,信息素質包括四個方面的含義:(1)信息意識。指人們對情報現象的思想觀點和人的情報嗅覺程度;是人們對社會產生的各種理論、觀點、事物、現象從情報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能力。具體來說它包含了對于信息敏銳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洞察力。(2)信息能力。也可以說是信息技能,包括確定信息需求的時機;選擇信息源高效獲取信息、處理評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3)信息道德。指人們在信息活動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如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個人隱私、抵制不良信息等。(4)終身學習的能力。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是信息素質教育的目標。信息素質概念應該把焦點放在用戶身上,即受教育者或者被培訓者身上,而不是放在指導者或者教員身上,讓用戶學會學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2圖書館與信息素質的關系
自從1979年圖書館學信息學專家RobertTaylor將圖書館專業與信息素質有機的聯系起來.圖書館技能與信息素質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混淆、等同到相互區分、聯系的過程。信息素質這一概念的使用,曾引起一些爭議,有人認為它是與圖書館員聯系在一起的;有人認為它應該在大范圍內包括非圖書館員和學者;還有人認為它不能夠確切表達其含義,應該換一個新的詞來代替,卻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詞。盡管眾說紛紜,但信息素質這個概念還是頻頻出現,并成為學術界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同。大家不得不承認圖書館員在信息素質研究領域上是一直領先的,圖書館界、信息學界的專家學者為此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
在信息化社會,圖書館與信息素質的關系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1)圖書館是主要的信息源,而非唯一的信息源;(2)單純的圖書館技能對于完整的信息素質來說是不夠的;(3)信息素質不單純依賴于圖書館;(4)信息素質是圖書館素質的延伸;(5)圖書館員在信息素質教育中擔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信息素質教育不能僅僅由圖書館的用戶教育來完成,需要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的通力合作。公務員之家
3信息素質評價標準
我國在信息素質的評估、評價等方面,還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有特色的評價標準。現在國際上存在的比較完善的信息素質評價標準是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i.)基于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的信息素質定義基礎上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標準”,為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了評價的框架。在此我簡單介紹其5項標準,這就是:(1)具備明確信息需求的內容與范圍的能力;(2)高效的獲取所需信息;(3)能客觀、審慎地評估信息與信息源,并將其納入信息庫與評價系統;(4)個人或作為群體的一員能有效地利用信息以完成特定的任務;(5)理解有關信息使用的經濟、法律以及社會因素,獲取與使用信息要符合道德與法律規范。該標準側重于對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評估,沒有涉及到信息意識方面的評價指標,我們應該在ACRI_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來制定我國信息素質教育的評價標準。筆者認為應該從如下八個方面來制定信息素質評價標準:(1)信息意識的強弱,即對信息的敏銳程度;(2)信息需求的強烈程度:確定信息需求的時機,明確信息需求的內容與范圍;(3)所具有的信息源基礎知識的程度;(4)高效獲取所需信息能力的大??;(5)評估所需信息的能力;(6)有效的利用信息以及存儲組織信息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經濟、法律方面的知識,獲取與使用信息符合道德與法律規范;(8)終身學習的能力。信息意識標準很重要,因為信息意識是信息需求形成的前提,影響著用戶的信息需求和對信息需求的準確表達;信息意識支配著用戶的信息行為;信息意識決定著信息的利用率。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是我們信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終身學習能力應該成為信息素質評價的一個標準。
- 上一篇:進城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辨析并修改語病能力提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