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語病能力提升論文
時間:2022-12-03 02:35:00
導語:辨析并修改語病能力提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考試大綱》對本能力考點的要求是:能夠準確“辨析并修改語病,能力層級為D級”,即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方法:一、預感審讀法;二、語法分析法;三、造句類比法;四、邏輯分析法。
關鍵詞:基礎方法
眾所周知,《考試大綱》中關于“病句類型”的規定,有六種,即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在這里,不想再一一詳細贅述,只想談談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方法,以供參考:
一、語感審讀法
在審讀語句過程中,從對語言的感性認識上察覺語句有無毛病,如果覺得句子別扭,就再作分析比較,進而找到“癥結”所在。比如:“我們把小樹苗栽到了路邊長得很越來越高。”顯然從語感上就能察覺出這個句子很別扭,讀著也很拗口,再仔細一分析,原來是把本來是兩個承接的小句子放在一句話中進行表達,犯了結構混亂的毛病。用這種方解題,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膽大就是要果斷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前怕狼后怕虎,似是而非地去解讀句子,以至于模棱兩可,自己也搞不清楚句子是非有問題了。心細,就是要有仔細分析查找病因的耐心,不能馬虎,不能走馬觀花,敷衍了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細心再細心。
二、語法分析法
縱觀全局,抓主要矛盾,運用語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語、謂語、賓語),審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等錯誤,再清理句子的枝葉(定語、壯語、補語),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部是否有毛病,與中心語的搭配是否有毛病。
例如:“《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一部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通過主干分析,主語是《紅樓夢》,謂語是“是”,賓語是“文學”,“一部作品”怎可稱之為“文學”顯然謂賓不搭配,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只要了解句子的成分,就一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
三、造句類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時拿不定主意,光憑語感也是不可靠的,這時教你一個簡單的法子,即仿照原句的結構另造一個常用的句子,經過分析比較,從而確定該句是否有毛病。比如:“在李老師的幫助中,我取得進步。”初讀這個句子是感到別扭,可選擇兩個類似的結構來分析:“在哥哥的指揮下,我用竹條編了一個鳥籠。”再如:“從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這樣一條規律。”從這兩個結構中我們看出應當這樣搭配,“在……下”或者“從……中”是正確的,犯了兩種格式混用的毛病。
四、邏輯分析法
有的語病從語感上體會不出來,語法上又不好找,那就要從事理上分析,看看是否違反事理。邏輯分析就要從概念判斷,從推理方面進行檢查,看語句表達是否得當,句意關系是否合適,比如:“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從艱苦的環境中磨煉出來的。”這個句子用“凡是……都”言過其實,不符合生活事實,困境是成才的環境,難道順境就不是嗎?可改為“大多”,刪去“都”就可以了。
做辨析并修改病句題就好比一個醫生為病人看病,看病、治病是兩個不能脫節的環節。因此,做好病句的修改首先要辨析得準確,才能修改得漂亮。另外,我們也知道,一名優秀的醫生,一定是具有廣博的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同樣,搞好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光靠理論沒有實踐是不行的。因此,提高辨析修改語病的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長遠的規劃和與之相應的實施措施,還要有堅強的毅力,不能企圖通過做幾道題或者讀幾篇文章就奏效。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增加閱讀量,養成對優秀作品精讀細品、仔細揣摩語言的習慣,積極培養語感,努力汲取優秀作品的語言營養,夯實語言基礎,而一些庸俗的書籍、盜版的書刊,不利于語感的培養,應摒棄。
做足夠數量的修改語病的練習題。俗話說“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飛躍。”同樣,要做好修改語病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鞏固練習中不斷提高能力,總結方法。
最后指出,一名高明的醫生醫治病人一定能做到能吃藥治好的決不打針、輸液,能打針、輸液治好的決不做手術。那么,你如果想當一名高明的病句修改者,也應做到能調整語序、改好的決不能增刪,改一處就能解決問題的,決不能動兩處,因為修改決不是再造,切忌改變句子的本意。
- 上一篇:淺談信息素質的發展及標準論文
- 下一篇:水利工程統計困境分析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