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概念教學法研究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16 10:21:00
導語:電子技術概念教學法研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子技術作為一個學科,其本身有一系列的概念。教學發現,學生對基本概念難以理解或難以理解透徹,這是困擾學生聽懂會用的一大難題。我認為:要使學生學好電子技術,抓好電子技術中的概念也是教學的一大關鍵。
關鍵詞:電子技術;概念;現象;抽象;形象
電子中的概念是反映電子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是電子技術事實的抽象。它不僅是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電子技術規律和公式的理論基礎。論文百事通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的過程,其實是在不斷地建立電子技術概念的過程。因此概念教學是學生學好電子技術的基礎,更是學好電子技術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運用好高中電子技術概念呢,從實際教學的經驗中體會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學的效果。
一、聯系、聯想記憶法
電子技術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電場、電力線,磁場、磁力線。電場、磁場看不到但卻實存在(可以利用實驗證明),而電力線和磁力線不存在為了分析問題方便而畫出來的(可以看到)。利用電力線或磁力線的方向表示電場或磁場的方向,利用電力線或磁力線的疏密來表示電場或磁場的強弱。
半導體中載流子的運動也是如此:一般我們看不到,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電子畫出來。空穴帶正電荷,自由電子帶負電荷,主要靠空穴導電的半導體稱為空穴型半導體或P型半導體;主要靠自由電子導電的半導體稱為電子型半導體或稱為N型半導體。空穴通常用圓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電子帶負電N就可以想成三個負號。通過總結空穴、電子,P型半導體、N型半導體就比較容易記了。
二、教學實驗演示法
電子技術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演示實驗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一個生動的演示實驗,可創設一種良好的電子技術環境,給學生提供鮮明具體的感性認識,再通過引導學生對現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學,用直流電源和單向半波整流電路演示,讓學生體會到外加電源的正極接二極管的正極,電源的負極接二極管的負極,二極管受正電壓,二極管導通,電路中通過大的電流IF;反之外加電源的正極接二極管的負極,電源負極接二極管的正極,電路中幾乎無電流通過。從而揭示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
三、電教圖像剖析法
有些高中電子技術概念,無法實驗演示也無法從生活中體驗。如PN結的形成,空穴和電子的擴散運動、漂移運動等。可以用圖像、電教手段(如FLASH動畫)展示給學生觀看。電子技術圖像通過培養學生的直覺,從而培養學生的高層次的形象思維能力,建立起電子技術概念的情景;電教手段能以生動、形象、鮮明的動畫效果,模擬再現一些電子技術過程,學生通過觀看、思考,就會自覺地在頭腦中形成建立電子技術概念的情景。這種方法符合“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基本認識規律,是現代教學中提高概念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
四、興趣引導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際生活,生產實踐及現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電子技術現象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如對放大概念的認識,以門鈴的工作過程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極管時接好電源和音樂片,門鈴發聲,聲音很小只能在耳邊才能聽到;接著接好電源、音樂片,門鈴發聲,聲音比較大,整個班都可以聽到。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門鈴發出聲響的明顯變化的現象。說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過學生對“放大”現象切身的體會來理解掌握這一概念。利用振蕩電路組成的閃光燈電路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電路的分析對知識的掌握。
五、循序漸進法
循序漸進,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是實際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復習已掌握的電子技術概念,并對此概念加以擴展,延伸,或使其內涵、外延發生變化從而得到新的概念。公務員之家
如:二極管的“單向導電”和二極管“整流”。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利用其特性組成相應的整流電路,接在交流電路中就可實現“整流”。利用三極管的放大作用,給三極管加上合適的偏置,搭接相應的電路就可實現“放大”。
總之,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只有學好電子技術的概念,才能在學習和操作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 上一篇:現代廣告中應用傳統價值觀剖析論文
- 下一篇:鐵路提速對客運的影響透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