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媒體輔助識字教學運用研析論文
時間:2022-12-15 10:14:00
導語:小學媒體輔助識字教學運用研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的識字方法是為識字而識字,一個字讓學生反復讀、反復寫,枯燥乏味,收效甚微。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將圖文、聲音和視頻并用,創設有利于學生意義建構的情景,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使學生樂學、會學。經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是多快好省的,正是以學為主,培養兒童主動分析字形和獨立識記字形的能力。是提高識字效率和質量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計算機低段語文識字教學興趣運用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傳統的識字方法是為識字而識字,其基本模式是“讀準字音——識清字形——理解字義——學會運用”這樣四步曲。顯然,這樣做發揮充分了教師主導作用,但學生主體地位就顯得不足,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字詞就會覺得索然無味,學得字詞多了,就容易產生混淆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它直接關系到小學生讀書、作文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除要求認識3000個左右常用漢字,還要求學生學會識字方法,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可見,識字教學并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識字,而是要讓他們利用識字方法,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低年級的學生識字質量,識字教學效果在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與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將圖文、聲音和視頻并用,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使學生樂學、會學,讓學生步入愉快的識字的殿堂。經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是多快好省的,正是以學為主,培養兒童主動分析字形和獨立識記字形的能力。是提高識字效率和質量的最佳方法。
一、以“媒”為載體,激發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果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憶那些沒有生命的漢字是學生最初學習的難點。所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幫助他們攻下字形關,培養他們辨字形的能力,掌握書寫漢字的基本技能成為了主要任務。而多媒體技術能將枯燥的漢字變成一幅幅有聲有色的圖畫。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環境下生動形象的表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一)情景交融,激發識字興趣
美國著名的創造教育家托蘭斯認為:“要使創造教育成功,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天性好動,運用多媒體,創設動態畫面,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自覺、自愿地學習。例如上《要下雨了》一課。教學“悶”,采取以情景激趣的方法,先出示圖1: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再出示圖2:一人在屋子里,一顆心不停地上下跳動,進而出示謎語“門里一顆心”(悶)最后讓學生聯系剛才的情境,說說“悶”的意思或用“悶”說一句話。一個無生命的字,因為有了電腦多媒體的介入,變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圖案。如:學生在學“飛”字時,教師在屏幕上畫了一幅圖;一只白鴿在展翅飛翔,旁邊出示“飛“字馬上有學生說:“飛”字中的“撇、點”就像白鴿展翅飛翔,位于身體的中上部,而“橫斜鉤”就像白鴿的身體要圓滑,才能減少風的阻力,飛得高。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有趣地記住并會運用生字。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寬松、民主、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主動識字。我的具體做法是:
1、用兒歌創設情境識字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果單純地教學認字,學生勢必會感到枯燥,因而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尋找一些兒歌或自編兒歌,展示在電腦屏幕上,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例如“高”字,用兒歌:一點一橫長,口字頂房梁,大口張著嘴,小口往里藏記憶。其他同學受到啟發也紛紛編兒歌記字,例如:“畫”,一塊豆腐切四塊,放在鍋里蓋上蓋;“閉”人才進了門;這樣記漢字,學生不僅記得深刻,而且能滲透學習策略與方法,有利于創新性思維的培養。長期堅持下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也能編出有利于記字的兒歌,例如:“團”字,學生編成國字玉出門,人才進了門。“富”字,學生編成一個寶,沒有玉,一張口,一塊田。
2、變文為圖,創設情境識字
采用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可誘發學生探索知識的強烈欲望,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增強認知的整體效果,加強感染力,有利于提高認知效果。例如“滾”字,它的右邊是識記的難點。教學時,學生只要點擊鼠標,電腦屏幕上就會顯現:先把“衣”字的上下拉開,然后再把“公”字推進來。看過演示后,有學生就主動地編了這樣一個歌訣:“‘滾’字左邊三點水,右邊‘衣’字上下兩分開,一個‘公’字鉆進來。”又如:在教一年級下冊第十課《松鼠和松果》的第三自然段: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我出示課件畫面茂密的松樹林,師在音樂聲中教師描述:原來這兒是一片茂密的松樹林,可是,十年以后,松樹(),二十年以后呢,松樹(),那么,總有一天()。通過觀看圖片,學生想象說話后,再問: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只剩下一座怎樣的山?(出現光禿禿的山的畫面和詞語:光禿禿)。這時候,學生對光禿禿這個詞的意思早已理解了而且學得興趣盎然。
(二)以“媒”促識,提高識字效果
在識字教學中,學生是否集中注意力進行識字,將影響學生的識字效率及識字效果。多媒體技術采用動畫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于所動的畫面,克服了分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1、以“媒”促識,幫助學生分析字音
我們的漢字中形聲字占絕大部分。形聲字是由一個或幾個表意的形旁和一個表音的聲旁相結合的方法造出來的字。多媒體技術可將呆板的方塊字演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使漢字的形和義的關系顯而易見,從而提高識字的質量。如教學第三冊《歸類識字(一)4》中的“牙——鴉、蚜”,我先在計算機上出示“牙”,讓生齊讀,再出示生字的拼音ya,讓學生齊讀,接著出現“鴉”,告訴學生這是“烏鴉”的“鴉”,同時在旁邊出示一只烏鴉。然后,再度出現生字拼音ya,讓生齊讀,并出現生字“蚜”,告訴學生這是“蚜蟲”的“蚜”,同時在旁邊出示一條蚜蟲。在學生認識了這兩個字后,教師再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前者是“鳥”字旁,而后者是“蟲”字旁呢?學生通過看圖很快就知道了,“鳥”和“蟲”表示字義,是形旁,“牙”表示字的讀音,是聲旁。正因為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利用多媒體揭示形聲字的規律,所以學生能用“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獨立識字。
2、以“媒”促識,幫助學生記住字形
字形教學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漢字好比是一家機器,是用一些部件和零件按一定順序組裝起來的,基本零件就是筆畫,而部件則是篇旁,掌握好字形的關鍵就在于筆畫、筆順和結構。多媒體的恰當運用,能使識字教學化難為易。
(1)在我國的漢字系統中,有相當一部分形近字,它們或換偏旁,或加偏旁,區別不大。小學生辨別能力還不精確,很容易張冠李戴,而多媒體的使用卻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如:在拼音識字《馬牛羊》一課時,為了防止學生把“牛”與“午”混淆,我特意,在大屏幕上向學生顯示了這兩個字的區別,將這兩個字中間的“豎”用明顯的紅色顯示,用動畫形式將“豎”伸長或縮短,并配上相應的動聽的音樂,伸長出頭便是“牛”,縮短不出頭便是“午”,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這兩個字的區別。再
如:“木”和“休”,字形相似,如何區分呢?我利用多媒體圖像出示一棵樹,打出“木”字,再將一個小人移到樹旁,讓他靠在樹上休息,打出生字“休”。簡單的兩幅圖將兩個字的音、形、義區別得明明白白。
(2)在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時,可利用實物圖片進行字形匹配,特別是象形字的教學,例如火字的教學,在屏幕上可展示一堆火燃燒的畫面。這使得漢字的筆畫結構與生動鮮明的表象聯系起來,進一步鞏固了聯想記憶。
(3)此外,漢字中有許多筆畫難寫易錯的字,常使識別能力不強的低年級孩子混淆搞錯。如“襪”字,孩子們很容易將“衣字旁”寫成“視字旁”。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動畫。先出示一件衣服,再出示一條褲子,最后出示一雙襪子。然后把“褲子的褲的衣字旁”和“襪子的襪的衣字旁”變紅再變形成“衣”字,然后又變回到“視字旁”回到“褲”和“襪”字的上面。這樣通過反復呈現,形象強化,學生就記憶猶新了。學生在書寫時便很少會再漏寫了一“、”,這樣,無形中促使孩子準確地記住了字形。
3、以“媒”促識,幫助學生擴大識字量
(1)隨文識字,擴大識字量
在進行識字教學的同時,我們教師還可以將集中識字的教學方法結合在隨文識字中,對某些生字進行偏旁部首的更換,使一個生字的學習可擴展成三個或五個生字的學習。
(2)集中識字,擴大識字量
低年級學生以識字為主,尤其是一二年級的教材中設有集中識字的大量內容。我利用課與課內容之間的聯系,將課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集中識字。利用熟字學習生字或進行比較,是對于掌握漢字結構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例如:二下語文教材中的形近字、同音字特別多,將相近的幾課內容合并,利用電腦制作課件,把幾組同音字和形近字標出相同的部分,隨機一組一組的展示給學生,讓他們發散思維,進行字的聯想。例如電腦出示第一組:票、飄、漂——車()()亮()揚;第二組:完、玩、元、園、圓——()成()旦花()()球;第三組:直、植、值()日()樹筆()讓學生練習。這樣邊讀邊記憶漢字,擴展了學生對形近字,同音字的
二、以“媒”為手段,激活再識字欲望,鞏固識字
1、組織游戲,強化生字運用。
低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大特點就是學得快,忘得也快。課堂上,教師設計識字游戲,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語言文化環境中輕松記字。學校引進了大量現成的CAI課件,為低年級學生自學識字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教師也可在教學中事先輸入所學的生字,讓學生操作鍵盤來認識生字。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學會自學。如:讓學生自己操作鼠標找準生字讀音;對號入座;看拼音寫字等等,而對錯同樣由電腦提醒。例如:教師在網上搜集一些字謎給學生猜一猜,學生很感興趣,既鞏固了生字又教會學生一種識字方法,好多學生都能自編字謎啦!運用多媒體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可促使學生更扎實地掌握生字。如教學“清、情、請、晴、蜻、睛”時,設計換篇旁認生字游戲:給“青”加上三點水,學生立即回答:清潔的清,再隨機動態顯示更換篇旁,學生快速作出反應。
2、搭建平臺,激發運用生字。
兒童心理學表明:教學中應善于找出學生的缺點,給予適當的評價,可以大大激發學習生字的興趣,鞏固生字,激活再識字欲望。我平時經常運用多媒體開展生字競賽、組詞競賽、寫句競賽,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好方法,學生們在競賽中掌握了知識,鍛煉了自己的能力。老師經常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比賽練習,更激起了他們的參與競爭、檢驗自己的濃厚興趣,
3、反復閃爍,突破重難點。
漢字中比較難的筆劃,可以用反復閃爍的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從而解決識字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頭”字時,關鍵在于前兩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同,在計算機屏幕上學生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而兩點后面一個“大”字,又和前面學過的“大”有不同之處,即最后一筆改成了點。在教學時,教師采用了反復閃爍的方法,提醒學生注意這一變化,學生一下子就領悟到了。教師在課最后的鞏固與練習時,班上學生很清楚地說出了這幾個字的注意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公務員之家
利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彌補了傳統識字教學的不足。孩子們聯想擴詞、用詞造句,及時糾正學習中的失誤,提高感知、認知、確知和反饋的程度。及時品嘗成功的喜悅,學習興趣大增強。同時使教師實現了圖像、文字和語言的互補。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計算機對識字教學的輔助,使更多的學生會更積極自主地參與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媒體在寫字教學中始終處于輔助作用,切忌喧賓奪主,還要和各種多媒體優化組合,為識字教學及識字教學中的素質教學開辟一條開闊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蔡憲《建構新型教學模式是教育技術的首要任務》(《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4月)
2《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刊。
3《小學語文教學》山西教育報刊社。2003年7月
- 上一篇:鄉村旅游開發及方案探索論文
- 下一篇:我國承接國際產業戰略轉移策略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