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健康教育的必要透析

時間:2022-07-20 06:08:00

導語:小學健康教育的必要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健康教育的必要透析

《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思想為指導,原先體育課的評價方法已不符合現行體育教學的理念。“新課標”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過去體育成績一般都是以學生體育項目的考核成績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發展,其中存在著許多弊端,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建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我們應對學生進行比較完善的、公正的、合理的即時評價,促使學生積極地投身于體育運動中去,形成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學習氛圍。

評價的功能在于喚醒、激勵、促進,如今受諸多如班額大、學生人數多、體育教師缺編等因素的影響,要想面面俱到的喚醒、激勵、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發揮評價的最大功能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究。但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克服客觀因素,盡可能的使評價最優化。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我感覺到即時評價在教學中猶如一貼興奮劑,能促使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積極進取、奮發圖強,其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會同步提高,這種改變會影響到他的同伴、家人,甚至在他的一生中都會刻骨銘心的記著贊揚他的那句話。

經專家們的指導和運用互聯網查詢及結合本身實際情況,我對即時評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弄明白了它的多個效應。

1.及時效應

體育課堂的即時評價,毋庸置疑具有及時性,它是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種種表現做出的同步反應,是與教學同時進行的共時性評價。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其他學科的教學可以通過課后的書面作業來考察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而體育的教學與評價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因此,即時評價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運動表現、運動技能掌握情況及情感態度意識等,并及時根據學生的表現發現問題,進而調整課堂內容。

2.直觀效應

對于課堂上學生的具體表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本身都能夠很直觀地發現,體育教學的內容多是一組一組的身體練習,小單元較多,而學生的能力素質本身各有差異。

因此,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優勢,給予肯定的即時評價,鼓勵其作示范,通過比較讓大家直觀地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利用學生渴望進步、積極要求進步的心理,以直觀的即時評價為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多元效應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專業教學的特征體現在它是在動態的空間中進行的,受到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教育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即時評價不像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只能測量可量化的、相對淺層次的體育學習效果,而是采用了綜合的、多元的評價體系,深入到體育學習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從不同視角對體育學習進行描述和評價,評價方式靈活,增加了反饋,增加了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含量,既有利于教師自身和教學的完善,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及體育學習習慣的形成。

4.指向效應

目前,體育教師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的綜合應用,這種理念是正確的,是順應新課程的,但是到底學習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學生和教師的心理都沒有定論。有人說,沒有評價的“教”與“學”就像一盤散沙,學生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繼續學習的動力,教師也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我們說,即時評價就給了學生和教師一個學與教的指向,使他們明白該怎么去做。針對上述所說,作為一個體育教師要提升自身的評價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提出:評價的主體是學生,應該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去尊重、欣賞??涿兰~斯曾經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因為你的一個微笑,學生們感受到了老師的信任;因為你的一個眼神,同學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為你的一個手勢,學生們感到無比的自信。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肢體語言的表現尤為重要。一句幽默的評價、一個豐富的肢體表情,都有可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渴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一種良好的心態去挑戰新領域。在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過程中,需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條件的差異,又要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差異,在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對體育弱勢群體特別對待。在即時評價過程中運用鼓勵性的評價語言,肯定學生的表現,全面而辯證地評價學生,對表現不好的學生要多用善意的、鼓勵的話語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進步,而不是太過關注自己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使他們喜歡體育,并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中。

總之,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正確地運用即時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多元化方法、合理發揮評價的多元化手段,巧妙發揮評價的藝術性,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勵學生去學習,去挑戰新的高峰;才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正視自己,發展自己;才能鍛煉學生健康的身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