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狀況研究

時間:2022-11-24 04:03:00

導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狀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狀況研究

教育是一向良心工程”是龍文的服務宗旨,要做到真正的“做教育,做良心”并非說一句話那么容易。送到龍文來的每一個孩子,都要求我們用心對待。怎樣才能讓他們的人格逐漸完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怎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呢?我個人認為只有在了解學生實際的特點的條件下,才能真正做到“做教育,做良心”。下面就針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特點及教育策略作一簡單分析。

一、五年級學生的生理發展特點及教育

五年級學生出現性成熟現象,尤其是女孩子。這同社會文化傳播、營養改良、人文行為觀念進步的刺激有直接關系。月經是普通女性都會遇到的生理現象,它是女性生理發育階段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精神和心理活動的一次重大轉變。從調查情況看,在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中根本不知道生理現象的幾乎沒有,但是對于初潮來臨時怎么處理,卻有不少學生表示恐慌,心中無數。說明家長在這方面對孩子缺乏引導,應注意到孩子可能較早地出現的生理現象。此外,男女學生開始變聲。一般要經過兩三年時間才會穩定。究竟什么時候開始變聲,什么時候結束,本人往往感覺不到。男女學生都有變聲期,但是男生能比較明顯地感覺到,女生幾乎不等發現便悄悄地完成了變聲期。變聲期經常發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聲調,引起哄笑,這是正常現象。

不少學生有了朦朧的性意識,加上外接社會環境的影響,電腦的普及,學生獲取性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廣,加上學生好奇心重,記憶接觸不健康的信息,以至于耽誤學業。家長要注意對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加以監控和引導,當然這不僅僅是家長的責任,作為我們課外輔導行業,在課間休息時也可以適當的給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識。

二、五年級學生能力發展、心理特點教育策略。

1.五年級學生可以很完整地畫完一張畫,有些機靈的學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圖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現實生活。但是五年級學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有時受特殊因素影響過于現實化,缺乏天真活潑、敢想敢干的創造性心理,發現孩子過于務實的表現,家長應鼓勵他出去玩耍。

2.五年級學生一般心理特點:

(1)競爭意識增強。五年級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如果說四年級學生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做作業,那么,五年級學生則是為了不負于同學而積極學習。動力不一樣,比照對象變成了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在競爭中傷和氣,容易過于疲勞。家長要注意調整孩子作息時間,增加身體鍛煉。

(2)敬佩優秀同學。五年級學生非常關心學習成績,對于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的心理。這個階段的心理健康培養非常重要,讓孩子正確對待成績和缺點、先進與落后,避免把羨慕變成嫉妒,還要注意不能因為一時的落后就灰心喪氣;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優秀就驕傲自滿。

(3)自己組織團體活動。獨立能力增強,放學以后幾個同學可以自發組織團體活動,并且具有明確的目的和行動方法。帶有一些普通社會團體活動特點,而且這些小團伙不輕易解散。表現在課堂上也會有受他朋友影響,互傳字條的現象,應注意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他人,取長補短,與他人和諧相處,能辨別是非,不講哥們義氣。

(4)不輕信吹捧。五年級學生已經不輕信吹捧的話。對于:“你是一個好孩子,應該……”這樣的話,他會馬上反駁:“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會馬上避開。所以,哄騙方法用在五年級學生身上已經無效了。孩子對許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學會了自己安排時間和活動。家長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當活動。這是家長和孩子在權利和義務方面互相尊重的體現。

(5)自制力增強。五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強,對他們學習的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

對孩子學習的教育要求是:

①加強預習。新課標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所以不管是幾年級的學生都要強調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能緊跟老師的思路。

②加強復習。由于現下社會的競爭壓力很大,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盡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也應該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平時多下功夫,才能在考試的時候輕松應對。

③接觸自然、社會。學習中會遇到許多自然和社會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經驗,很難準確理解其中的內涵,應利用可能的機會接觸自然界的生物和社會中的人和事,增加實踐感受。接觸社會的另一個好處是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有利于迎接更復雜的挑戰。

三、教育策略

1.完整地做一件事。

五年級學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家長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去做。無論做什么,都應該先易后難,徹底完成。如果不做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會出現類似虎頭蛇尾的做事習慣。要把將來成為什么人、應該怎么做、不準做什么這樣的概念和想法隱含在行為中,讓孩子在獨立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中去體會。

2.開玩笑的引導。

五年級學生嘲弄人的“本事”增長很快。有一句俏皮話開頭,后面就會層出不窮。這是學會開玩笑以后形成的一種語言習慣,引導好了,會形成許多幽默體裁的“作品”。五年級學生不僅會開別人的玩笑,而且對事情喜歡用“不正經”的語氣描繪一番,自己創作笑話。有時很平常的一件事,到了他們那里則能渲染得天花亂墜。不過,由玩笑引出對他人的嘲弄就不值得提倡。要提醒孩子:不能因為開玩笑而傷害他人的感情。例如身體有缺陷,體胖或著裝等。

3.應對偷竊行為

偷竊行為在五年級學生中開始出現。一般人們認為,偷竊行為與個人的貧窮有關,但是在學生中不是這樣。從心理上分析,五年級學生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是重要的心理基礎。但同時,善于夸張,敢于冒險的個性也開始顯露。除了心理原因之外,現實生活中家長和老師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致使孩子見到什么新奇東西都想據為己有,某些家長縱容孩子貪小便宜,也容易誘發偷竊行為。

四、小結

為了達到五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彌補班級授課制及家庭教育的不足,課外輔導機構,特別是一對一的課外輔導機構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我們應致力于對孩子學習技能的訓練,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引導學生樹立學習苦樂觀,激發學習的興趣、求知欲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鼓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做事情的堅持性,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教育的主題應該集中在一個詞語上: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