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學教育均衡發展探討
時間:2022-01-10 10:24:11
導語:鄉村小學教育均衡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不均衡一直是制約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因素。20世紀末,我國基本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保障了廣大兒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但是,當前在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嚴重制約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當前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縮小區域之間,如一個縣、一個地區或者一個省之間的教育差距,特別是在教育條件以及師資力量的保障上,都應當保持均衡的發展,以促進我國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能夠享受同等的教育機會和教育條件。
一、當前農村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分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因此農村地區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把教育的重點放在農村,統籌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但是,由于區域發展的差異,使得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依然是影響當前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總結下來,當前農村地區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象主要如下:
(一)辦學條件不均衡
在農村地區,由于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尤其是一些比較偏遠的山村地區辦學條件較差,有些學校的教學樓、辦公樓都比較簡陋,還有一些農村地區由于村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較分散,致使學生上學得走很長時間的山路。同時,學校缺乏相應的設施設備,缺乏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有些農村地區的學校除了基本的功能教室,連個運動的場地也沒有,和條件好點的城鎮學校相比,農村地區的學校何止是“簡陋”二字可以形容的。
(二)農村學生接受的教育不均衡
在農村地區,沒有校車,學生大部分是處于走讀的狀態。對于一些較遠的學生而言,每天花費在走路的時間上就比較多,而且回家還得幫助父母干農活,這就直接減少了學生學習的時間。還有的農村地區,學生接受的其他教育較少,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對一些拓展和延伸的知識知之甚少,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相比較城鎮的學生而言,農村地區的學生在視野、文化綜合素養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距。
(三)師資力量發展不均衡
在農村地區,師資力量發展不均衡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均衡,致使農村地區的教師在收入的分配上具有很大的差異,這就難以吸引優秀的教師到農村地區任教,從而使得優勢的教育資源集中在城鎮學校,而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在配比上和城鎮就具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在農村地區,優勢的教育資源都不愿意留下,致使農村地區的教師數量也格外欠缺。雖然近年來國家實行特崗教師制度,使得一些大學畢業的學生到農村地區任教,但是這些人到農村任教之后,也會在特崗服務期滿便會跳槽前往城鎮,這嚴重影響了農村地區師資力量的建設。
二、關于促進農村地區教育均衡發展的舉措
以上分析了當前農村地區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各種現象,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看出:當前,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教育質量以及辦學條件等的差異化發展,嚴重制約了當前農村地區的教育均等化發展,也不利于農村地區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針對這樣的教育現狀,在社會政治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應當加大力度改變農村地區的教育現狀,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和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以確保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讓學生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
(一)加大對農村地區辦學經費的投入力度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農村的要求,并組織實施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實行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就學的“兩免一補”政策,有力地促進著我國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竊以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各級地方和人民政府應當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重點抓農村的教育工作,在辦學條件上應當積極改善當前鄉村學校落后的教學設施和設備,給農村地區的教育增加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氣息,確保農村地區的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二)強化師資力量的建設
師資力量建設對于促進農村地區教育的均衡化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因為對于學校的教育而言,師資力量是直接決定教育水平的關鍵性因素。一個學校,無論教育條件多好,教學設施設備如何完善,如果缺乏得力、高水平的教師,教學質量依然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加強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建設,確保農村地區擁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師,是促進農村地區教育均衡化發展的基礎。對于師資力量的建設而言,一方面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形成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吸引一些優秀教師到農村地區任教,如在工資待遇水平上或者一些其他的政策措施促進優秀教師向農村學??繑n,確保農村地區師資力量的均衡化發展;另一方面,學校要采取相應的激勵制度爭取留住現有的優秀教師,如對優秀教師實行相應的獎勵,讓優秀教師覺得在學校受到重視,從而愿意留下來。
(三)改變農村音、體、美等“副科”的教學現狀
農村地區的學生并不笨,相反,一些學生具有很高的悟性。但是,由于受到教育條件的影響和制約,使得很多學生的天賦被扼殺在萌芽階段。要想實現農村地區的教育均衡化發展,讓農村地區的學生也擁有各方面的才能,就應當改變農村地區的應試教育現狀。具體而言,就是改善音、體、美等所謂“副科”的教學現狀,確保農村地區的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不斷縮小城鄉之間教育的差距??偠灾斍拔覈霓r村地區教育發展不均衡,嚴重阻礙和影響了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針對這樣的教育現狀,就應當加大改革的力度,解決當前農村地區教育存在的問題和瓶頸,確保農村地區教育的均衡化發展。
作者:李強 單位: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南白鎮和平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教育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
- 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小學教育發展探討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