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如何傳承田秋文化

時間:2022-07-04 08:46:19

導語:小學教育如何傳承田秋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教育如何傳承田秋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它支撐著我們不斷創新與前進,是一個民族可以長久的精髓。在人類文明歷史的進程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承擔了巨大的責任。田秋(1494—1556),字汝力,號西麓,思南府城人,明代廣東布政使,貴州教育先賢。田秋,這位明代出生在貴州思南的成績卓著、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他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擔任給事中、推官、參政、按察使、布政使等多個重要行政職務,還數次回到家鄉服務群眾、教書育人、修路施藥,既是一位不為權勢、名震朝野、直聲滿天下的忠臣諫士,又是一位愛民如子、崇文尚德、清正廉潔的鄉賢,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做出過惠及當代、影響長遠的突出貢獻。田秋小學以田秋先生冠名,開展以田秋先生思想宣傳與學習,傳承西麓文化,是必要的,這一舉措既可以讓學生以田秋先生為楷模,學有榜樣,做有準則,還可以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愛國愛民、孝老愛親、勤政廉政的優良品質深入學生內心,讓學生在我國的優秀文化中翱翔,做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1田秋思想對小學生的教育作用

縱觀田秋先生生平,可以發現其主要受到儒學和易學熏陶較深,對教化的作用較為看重。而小學作為我國最為主要的基礎教育機構,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進程中,學校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與責任。田秋思想中的忠孝廉等思想不僅具有較高的價值觀,還能側面反應正面的道德觀,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認知。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重視傳統優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學校要不斷發揮自己的力量,從正面引動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傳統道德觀念。田秋正己化人的育人思想在家庭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國,一直有言傳身教的教育觀念,這是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最直觀的表達。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應加強對田秋思想的學習了解,注重自身修行,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楷模意識,將西麓文化傳承下去,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一生。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增進,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影響著孩子的生活,使得孩子忽視了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小學階段,正是孩子的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而少年兒童的特性又是隨意的,所以更需要田秋思想來為學生保駕護航。

2小學教育中傳承西麓文化的策略

2.1在學校教育中傳承田秋文化。首先,學校要加強對西麓文化的研究。在學校塑造“遠拜孔子,近朝田秋”的文化導向,將學校文化建設主題定為西麓文化,用西麓文化指導學校文化建設。西麓文化的建設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與行為文化,在西麓文化建設與實施上要力求系統、完善及規范。有效利用田秋教化易學觀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讓師生逐步養成一種共同文明生活的一種方式。其次,學校要重視教師團隊的建設。要想教育好學生,必須先引導好教師,只有擁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辦好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教師作為孩子的直接教育者,學校要不斷加強對教師文化的修養建設,要求教師做到學與用并重,讓教師的整體文化修養得到提升,讓教師文化素養的提升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這也是田秋先生“教化、請學、建學”思想的重要發展與創新。最后,學校要調整地方課程的設置。組織認真編寫校本教材《貴州教育先賢田秋》,把田秋愛國愛民、孝老愛親、勤政廉政等優良品質通過課堂教學進行滲透,精心設計更加有利于學生接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西麓文化實質,做到內外兼修。教師要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加強對學生的知識以及技能的傳授,使之形成一個較為完美的整體。2.2在家庭教育中傳承田秋文化。首先,家庭教育要注重家庭文化氛圍的建設。因為家庭氛圍可以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比如在家庭墻體上懸掛壁畫,可以選用思南府城圖、烏江峽谷風光等,讓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滋生家國情懷。在書房的整體設計上,可以選用田秋家訓、詩詞或警句,如“入宮當忠君愛民,居家應謹身節用”或正己化人等內容。讓西麓文化入腦入心。其次,家長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開展親子共讀活動。以全民閱讀為契機,與孩子共同研讀田秋的經典美文,如《請開賢科以弘文教疏》《西麓訓子》《西麓奏議》等,讓孩子從中感受田秋教化為先的育人理念,貴州學子求學之艱辛,使孩子的心靈從小受到西麓文化的洗滌,樹立遠大志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身教不僅會對孩子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使自身變得更加有修養,從而在間接上提高孩子的文化水平。所以,家長應該適當的參加文化活動,自身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最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認真研究孩子,選擇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如今,教育方法各式各樣,也具有了新社會的教育特點,這就要求家長可以在新社會的發展中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并且要合情合理,可以將多種形式并存的方式進行教育,要有目的性的進行教育,從而使得孩子對家長的教育既不反感,還能欣然接受。2.3在社會教育中傳承田秋文化。首先,要形成良好的社會風貌。在社會教育中,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社會實踐中傳承優秀的西麓文化,比如,母親節,要求學生給母親洗一次腳,幫助媽媽做一件家務事;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時間,通過組織師生進養老院或兒童福利院,開展系列愛心活動,培育學生孝老愛親的優良品質,形成弘揚西麓文化的社會風氣,這對于孩子的熏陶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我們要基于傳承,學會創新。在傳承西麓文化中,要結合現實需要,學會選擇正能量,將具有正能量的內容傳播給孩子們。在小學階段,要培育學生敬廉崇潔,從小養成廉潔自律的良好習慣。通過對西麓文化的研究,引導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主動的學習及探索。最后,社會機構要組織開展用田秋冠名的系列社會活動。讓社會不同群體參與活動,擴大對西麓文化的認知,加強對田秋文化的研究。比如,開展田秋思想研討、田秋詩會、田秋杯書法大賽等,讓田秋文化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社會。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特點,在課余時間搜集、閱讀,并與田秋文化進行比較研究,這也可以讓小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3結語

“治國之道,教化為先,教化之道,學校為本”田秋先生如是說。學校堅持教化為先的敬學傳統,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挖掘并傳承田秋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它就像是一泓清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的遺產,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都應該奉獻自己的力量,讓中華民族的新力量從小接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熏陶,使我國變得更加強大。

參考文獻

[1]楊四洲.傳承歷史、引領現實、開創未來———也談學校文化建設[J].華人時刊(校長),2015(9):89.

[2]班建武.從個案研究看學校文化建設的改進路徑[J].中小學德育,2015(2):17-20.

[3]楊學良,李勃.地域文化在特色校園創建中的獨特功能與有效路徑[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7,37(5):102-106.

作者:王再學 單位:貴州省思南縣田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