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中小學英語教育探究

時間:2022-03-22 10:00:45

導語:大數據時代中小學英語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時代中小學英語教育探究

摘要:“第四次產業革命”聚焦信息、數據領域。英語作為中小學必修語言課程,結合信息及數據技術開展教育工作是我國當前教學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文獻梳理,探索信息及大數據技術應用中小學英語教育場景、模式。目前,我國中小學主要通過信息共享、數據采集分析等手段展開英語教學,其互動性、教育模式多變性對提升英語學習積極性、高效性具有顯著提升。

關鍵詞:英語;大數據;中小學教育;教育

“第四次產業革命”驅動信息技術與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也促使社會各領域與科技的深度融合。英語教育作為中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單元,無論從應試角度還是未來學生個人素質發展來看,其重要性日趨凸顯。鑒于英語教育的重要意義及世界科技與教育的深度結合狀況,我國教育部在“十三五”期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深化教育改革,推動信息化、數據化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結合做出了重要任務部署[1]。

一、中小學英語教育現狀及問題

(一)英語教育應試關鍵較為嚴重,興趣教育不足。從我國中小學英語教育現狀來看,英語教育作為中小學應試教育三大主修課之一,校方及學生家長對其非常重視,但其關注領域多集中于英語書本教學、英語應試教育。雖然學校及社會教育機構針對英語設立了眾多冠以“興趣、課外培養”等詞匯英語培訓,但是鑒于在傳統英語應試觀念的影響下,英語類教育興趣的內容主要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快速提升學生英語應試技能而展開,模式則趨向于“校園化”,聚焦國家考試。該模式雖然能夠快速提升學生英語成績,但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態度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忽視了通過利用英語本身語言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身英語水平,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時間成本,導致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影響了中小學生英語學習方面的綜合素質發展[2]。(二)教育模式單一,缺乏興趣引導。“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深化機制、體制改革,教育方式逐漸呈多樣化趨勢發展。但是,鑒于我國中小學人數基數龐大、學校硬件水平及資源不均、教學模式單一、傳統教育模式及觀念難改變等特征,大多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及建設仍處于初級探索階段,不利于中小學英語的應用性開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英語教育改革意義

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大數據+教育”模式應用于教育領域,例如: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從而完成教育信息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首先,強化“大數據+教育”手段在英語方面的應用深度,可以提升教育的實用價值。基于此技術手段,不斷推進教學模式改善,跳脫課本,以視頻,互聯網教育、多媒體形式展開,能夠很好地推動英語教育應用性的提升。其次,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完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英語教育,能夠共享、開放、協作、交互地轉化過去“一對多”的教育情況,變刻板教育向隨時隨地的便捷化教育模式發展,最終變傳統模式為“互聯網+”支撐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3,4]。

三、大數據提升中小學英語教育

(一)大數據促進英語教育應用。大數據在教學應用中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教育模式規格進行優化,主要體現為教育形式的改變;二是教育管理體系的改善,體現于教育機制方面。大數據對英語教育的形式改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以興趣激發的學習動力原比“填鴨式”教學要高效。在傳統英語教育中,硬件設備多為黑板、投影、廣播等器材,信息技術及數據應用較少。隨著技術的發展,以信息及大數據與課堂相結合,運用多媒體、網絡等設備,以精彩視頻、互動學習游戲等作為切入點,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發性學習為主導,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及效率。其次,對傳統英語教育理念的改善。傳統英語教育主要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展開,以教師為中心,憑借教師在本學術領域多年的經驗及課程內容展開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知識。該模式在教育過程中,由于摻雜了大量教師個人自身經驗及經歷,因此對學生會產生較大的局限性。同時,由于老師的經歷及成長履歷的不同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質量,在不好的因素影響下,學生主動學習及思考的能力會有所下降。而大數據的融合使老師在英語教育中可以完善個人教學體系,能夠全面、快速、完整地了解英語教育前沿發展情況,從而改善教學觀念,促進中小學英語教育改革和完善。(二)大數據英語教育應用效果。大數據英語應用性主要從推動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自發性開展,這也是當前中小學英語應試教育的主要問題所在。在當下英語教學中,學生欠缺足夠的英語學習興趣,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1)英語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脫節;(2)英語教育與教學模式不對等。中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展開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當前英語教育的主流行為,且結合大數據實現效果更加顯著。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及中小學生英語教育中的重點、難點數據構成針對性游戲,例如,根據重點、難點,老師開展與學生全英口語對話教學,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應用能力在游戲中得到鍛煉,同時加深學生對難點、重點知識的認識與了解。除了游戲,還可以開展英語情景劇思維演繹,通過學生英語數據的統計,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單元,在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下,要求學生使用英語將劇情演繹出來。如此做法,既提高了中小學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又促進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將教材中的理論內容與游戲與演繹,以及興趣提升形成良性循環,便于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引導,幫助其實現成績的快速提升。為促進中小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學校以及社團可以在校內可數據的分析,組織豐富的英語課余活動,為學生創造可以應用外語的環境,促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在課外活動中得到提升,為學生將英語應用于實際生活交流中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英語綜合實踐運用的能力,并發現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

四、大數據提升中小學英語教育

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的出現并應用至教育工作中已近二十年。從媒體逐漸演變到互聯網,教育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以電化教育設施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促動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我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曾在2006年對2004年及2005年做過關于互聯網信息化教育數據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教育互聯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中,中小學生機比為27∶1。資源體系雛形形成,且應用成效明顯。在此基礎上,我國才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進行宏觀教育方針轉變,推動多項互聯網教育戰略發展,如2006年我國教育信息化進入“十一五”階段,2012年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可以說,大數據、互聯網改變了我國教育模式。

作者:朱薇 單位:廣東韶關乳源民族實驗學校